居民建筑生活史,史前洞穴时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导语:

居住建筑是各种建筑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居住建筑的形成,早在远古时期,北京人居住洞穴的最高处,当时留下了一段空隙。经过十几万年风雨的剥蚀,空隙扩大,成了一个新的洞口。大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又来到这里安了家,一直居住到大约1万年前。这个洞的洞口高约4米,宽约5米。洞穴东半部的"上室"向南伸进约8米,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洞的西半部是一个"下室",是埋葬死者的地方。

居民建筑生活史,史前洞穴时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山顶洞人

像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居住过的这种天然洞穴,全国各地已发现50多处,属于50万年前到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有的甚至晚到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这些洞窟大部分位于河湖岸边的山坡上,以便汲取生活用水并有较丰富的食物来源。洞口一般高出附近水面20~60米,洞内较为干燥,而且洞口总是选在背风的地方。就是这些天然洞穴,作为人们最初的住所,伴随着生活在山林丘陵的远古人类度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 当生活在山林丘陵地带的人们以洞穴为家时,生活在平原上的远古人类以什么为家呢?

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们虽然在平原的许多河旁阶地发现过古人类化石,以及远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器等,但至今尚未找到当时人们居住的遗迹。他们或许像古文献上所记载的那样在树上架木为巢;也许像世界上的一些原始部落那样将树干和树枝插入土中,形成一道围墙,上面覆盖树枝和茅草,构成一个简单的临时住所——风篱。但无论如何,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历史的前进,人们终于开创了用双手建造永久性住所的时代,居住建筑终于出现了。

居民建筑生活史,史前洞穴时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洞穴居所

史前建筑住居的不同形式经过上百万年的漫长岁月,人类的体质在劳动中不断进化,智力不断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和经验逐渐积累起来。到1万多年前,人们在植物采集活动中开始了植物的栽培,在动物狩猎活动中学会了动物的驯养,于是要求人们在一个地方相对永久性地居住下来,以便从事植物的栽培和家畜的饲养;人口的不断增加,婚姻形态的发展变化,对住所的结构和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合工具的发展,磨制石器的出现,上百万年居住洞穴和构筑临时简单住所的经验的积累,使大规模建造永久性人工住居成为可能。

于是,人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凭借双手和简单的劳动工具,依靠群体的力量,开始了永久性人工住居的建造。永久性人工住居的建造一经出现,便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各个地区很快出现了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结构不同、形态各异的住居。到4000多年前,人工住居的建造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地穴式住居、干栏式住居、半地穴式住居、地面建筑住居等是中国史前住居的主要类型。

居民建筑生活史,史前洞穴时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干栏式住居、半地穴式住居

地穴式住居地穴式住居,又叫做"穴居",即掘地为穴,作为住居。它是人工住居的最初形态之一,是从以天然洞穴为住居而发源的,在古代文献中称之为"营窟"或"掘室"。地穴式住居又有横穴式和竖穴式两种形式。 横穴式住居,又称窑洞式住居,是在黄土断崖或陡坡上横向掘一洞穴作为住所,是黄土地带人们直接模仿天然洞穴而创造的一种居住空间形式。

关于这种住居的形制结构,古代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述,考古学家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揭开了窑洞式住居的面纱。宁夏林子梁遗址窑洞式住居的发现和复原研究,把4500年前的窑洞式住居及其村落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林子梁是宁夏海原县菜园村南的一条南北向山梁,1987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了一处4500年前的村落遗址。

居民建筑生活史,史前洞穴时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窑洞式住居

遗址南部发掘的13座住居中,有8座为窑洞式住居。窑洞式住居坐落在半山腰,分上、中、下三排南北并列:上排2座,中排4座,下排2座。其中的3号住居,由居室、门道和场院等部分组成,是一处普通住居。居室是一个挖建于生土中的不规则半球形居住空间。居住面呈不规则圆形,南北面阔4.8米,东西进深4.1米,面积约17平方米;周围是高2.4米的生土壁,其上部逐渐内收;顶部为双曲生土拱,即常说的"穹隆顶",室内空间最高处约3米左右。洞室中央有一圆形锅底状灶坑,用来烧烤煮食;西北部近洞壁处有一片红烧土,为长年燃火所致。

洞室挖建之初,居住者曾在室内挖建有2个储藏物品的窖穴和2个放置器物的小圆坑,但后因废弃不用而被填平了。门道开在洞室的东北侧,方向约北偏东77度。门道宽1.44米,长1米左右,顶部为拱形。宽宽的门道利于室内采光和通风防潮。门道中央设一条南北向土塄,用作防水门槛。门道及其附近没有发现掩闭设施的遗迹,推测当时或许是用草木扎成的门帘来遮挡的。门道外面是一片在生土坡上挖填而成的场院,场院呈不规则半圆形,面积约37平方米,是当时的室外活动空间。这一住居曾被长期使用,室内地面逐渐被垫高。在使用过程中住居突然坍塌时,有一成年人被压死在洞里,直至今日考古学家才把他挖掘出来。

居民建筑生活史,史前洞穴时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窑洞式住居

窑洞式住居

林子梁遗址发现的其他窑洞式住居,布局和结构与3号住居大致相同,但又各有特点。如9号住居,居室平面呈扇形,顶部为单曲筒拱式,室内立有若干用于防险支护的木柱,门道中间发现了用于安装门扇的木柱遗迹,内壁抹有黄土草拌泥,门前场院为细长的沟状甬道,直通外边的路沟。又如13号住居,洞室平面呈马蹄形,面积达30多平方米,中央的椭圆形灶坑长径达2.2米。

内有用隔墙划分的小空间,还设有套窑,用作储藏间;有用作防险支护的立柱,洞壁布满插松明用的壁灯孔,是中国最早的壁灯遗存。洞口前有架于甬道两侧土壁上的雨棚设施。由此可见,13号住居不是普通的住居,有可能是氏族成员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林子梁的横穴式住居虽建于4500年前,但无论布局结构,还是建造方法,都与近代的靠崖式窑洞民居极为相似。住居选建在避风向阳、黄土覆盖较厚的半山腰,以利于长期居住和就近进行农牧业生产。

建造时,先挖出崖面子(挖建窑洞的崖壁),再在崖面子下部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分段逐层挖掘,最后再对洞壁和洞顶进行修整,并挖掘灶坑,修整场院,一座窑洞式住居就建好了。在四五千年前的史前时代,人们使用骨镢、石铲等原始工具,挖建这样一座住居可称得上是一项大工程,这需要依靠氏族成员集体的力量。除林子梁遗址外,史前时期的横穴式住居在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也有发现并各有特点,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横穴式住居不仅已经成为黄土地带居民所喜用的居住形式,而且已经表现出因地而异、因住居而异的特点

居民建筑生活史,史前洞穴时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横穴式住居

竖穴式住居,是在平地上挖一竖向坑穴、在穴顶构筑覆盖物而成的一种住居形态。它作为从横穴式住居分化演变出来的一种居住空间形式,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甘肃镇原常山发现的14号住居址,由竖穴居室、拱形门洞及斜坡状坑道组成,是由横穴式向竖穴式演化的一种过渡形式。

而河南省偃师汤泉沟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的6号竖穴,即是比较典型的竖穴式住居。汤泉沟6号竖穴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口小底大的袋状竖穴,平面呈圆形,底部直径2米,口径约1.5米,深度约2米。穴底的一侧发现有红烧土堆积,推测是灶的遗存;另一侧发现一直径约25厘米的柱子洞,相应的穴壁上发现有直径10厘米的小柱子洞,复原为支撑顶盖兼作上下出入之梯架结构的立柱和横木遗存。顶盖部分,是从穴口周围向柱顶斜架椽木,再将横向联系杆件扎结成框架,框架上面铺盖茅草、树叶等构成屋面。立柱的一侧敞开着,既作出入口,又可通风采光。

居民建筑生活史,史前洞穴时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史前住居

竖穴式住居竖穴式住居的出现,摆脱了横穴式住居只适用于黄土覆盖层较厚地区且必须依靠陡坡断崖的局限,使地穴式住居的挖建地域扩展到了非黄土地带的干燥地区。但是,竖穴式住居出入不便,且穴内潮湿,湿则伤民,不易于长久居住。

于是,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竖穴逐渐变浅,穴顶结构逐渐增高、增大而演化为围护结构,居住空间逐渐由取土而成向构筑而成转化,

竖穴式住居迅速发展为半地穴式住居。 半地穴式住居半地穴式住居,顾名思义,是居住空间一部分为生土挖建而成,一部分为围护结构构筑而成的住居。它是竖穴式住居向地面建筑发展演变的一个中间形式,在中国史前时期分布最广、使用最为普遍,其结构、平面及形式千差万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圆形和方形半地穴式住居。 圆形半地穴式住居,是半地穴式住居的原始形式。圆形便于挖建,并易于构筑其顶部的围护结构。

居民建筑生活史,史前洞穴时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竖穴式住居

半地穴式住居

半地穴式住居无论在平面布局、细部结构上怎样变化,但其基本的构造是相同的,即住居内部空间的下部系挖建而成,上部系构筑而成。也就是说,下部是就地取土形成的四壁,上部是利用树枝枝干及草泥土等构成的围护结构。这种在竖穴之上构筑顶盖的住居形式,已经具备了建筑学上的空间与体形两个方面。而在结构上,半坡41号住居等所代表的木骨涂泥的构筑方式,奠定了中国古典建筑土木混合结构传统的基础,成为土木混合结构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始祖。

居民建筑生活史,史前洞穴时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半地穴式住居遗址

居住建筑的空间结构的出现

地面建筑式住居的最初形式是圆形的,而且顶部和四周的围护结构浑然一体,屋盖和墙体尚没有明显的分界。山西芮城东庄村201号住居址即是代表,它是从圆形半地穴式住居中蜕变而成的,其发展速度异常惊人,如6000多年前的半坡遗址3号住居,其形式和结构已相当进步。它的出现,标志着史前居住建筑在空间功能的组织上已经启蒙。两隔墙之间形成的独立的缓冲空间,不妨看做是后世的"门厅",即中国传统建筑中"堂"的雏形。这一空间纵向扩展,则将室内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形成后世"前堂后室"的布局;作横向发展则与两侧的隐奥形成"一明二暗"的格局。因此建筑史学家认为,门内两侧隔墙的出现,是建筑史上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

方形地面住居在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布局结构也由一栋一室向着一栋多室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新时期家庭生活的需要。河南省邓州八里岗、淅川下王岗、郑州大河村等地发现的仰韶文化晚期的连间式房屋和排房建筑表明,大约在距今5500年前后,一栋多室的住居已经出现在中国的中原大地上。

这使我们看到,即使在史前时代,居住建筑也是为着不断满足因家庭和社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居住要求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干栏式住居人工建造永久性住所的时代开始之后,中国北方地区的居住建筑沿着地穴式─半地穴式─地面建筑的道路向前发展,而南方地区则由巢居发生和发展起了另一种居住建筑类型——干栏式住居。所谓干栏式住居,就是在由柱、桩构成的架空基座上构筑的高出地面的居住房屋建筑。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7000年前的干栏式建筑遗存,可以窥知中国史前时期干栏式住居之一斑。

居民建筑生活史,史前洞穴时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干栏式住居

结语:

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勾画出了中国史前住居的发展轮廓。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干燥寒冷地区,住居由地下上升到地面,经历了地穴—半地穴—地面建筑的发展道路,为中国传统建筑土木混合结构以及抬梁式屋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长江中下游为代表的水网湖沼地区,住居由树上降至地面,走过了巢居—干栏式建筑—地面建筑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南方民居穿斗式屋架的主要渊源

在长江和黄河流域以外的其他地区,史前时期也存在着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住居类型,如西藏高原的石壁房屋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一地区的某一时期,虽然有一种为人们所喜用的主要住居类型流行,但还会有其他形式的住居同时并存;一种新型的住居出现之后,原有的住居形式并不是马上消亡,而是在继续营建,有的甚至延续数千年之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