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特别适合考研和“二战”

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快半个月时间了,几家欢喜几十家愁,就如同2020年一开年就来了一波猝不及防,今年的上半年的日子大家恐怕都不太好过,想出去玩有点担心受怕,想找工作发现没什么公司要人,对于今年这届学生来说,可能还没踏上社会就先提前感受一下生活不易。

受疫情影响,整个国家机器变得异常缓慢,现实状态是设计院/设计公司裁人,政府项目停工,地产开发停滞,业务量萎缩,原本年前有招人计划的企业纷纷取消招聘计划或者暂且按兵不动,对于高校来说,原来这时候应该是如火如荼的春招时节,而现在学生都还在家里上网课,对于毕业生来说可能真的有些着急了,我家里有人在高校任职,给的消息据说是等疫情完全控制后半个月开学,而钟南山说最快也要四月底疫情才能结束,看来今年暑假也是成疑甚至泡汤了。真到五月份开学,毕业生不知如何毕业这才是社会问题。

没办法的办法只能是暂缓就业吧,国家明确鼓励大家考研进行学历提升,好像也没有其他好的办法。2020年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目标很简单就是“活下来”,客观经济环境必定导致大量毕业生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甚至是找到工作。这种背景下,确实挺适合考研的,暂且避一避吧,未必是坏事。

当然,对于半个月前刚出分的这波19年考研学子来说,“幸运儿”也真的是少数,考研人数跟几年前相比已经翻了两翻,报道说2020年庞大的考研群体中能够按照自己理想院校录取的也不到两成。我一直关注考研和就业动态,对南林风景园林较为熟悉,今年南林前十名有三分之一是二战学子,这个比例应该还是相当高的,也可以见得现在选择“二战”的同学也是越来越多,结合今年的经济环境以及就业形式,无疑“二战”看起来似乎比以往更顺理成章一些。

最近收到很多同学关于是否“二战”方面的种种疑问,简单的说一说我自己的理解吧。

要不要选择二战,关键还是在于自己,自己如果对于“研究生”有一种执念般的追求,那么就要放下心理包袱,平常心看待这件事,也并没有什么可丢人的,因为现在选择“二战”的人真的越来越多,往往很多同学在第二年也能够考出出乎意料的成绩。家人允许不允许其实倒是其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现在的家庭条件应该是足以支撑“二战”甚至“三战”的,而且和同学的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反而可能家里支持再考一次的往往比较多。

对于自己而言,可能很多觉得自己需要经济独立,毕竟已经毕业,当然如果能找到经济独立的方式是最好,比如找兼职每个月能够保证2000块钱的收入,边备考,这种状态也是很多选择“二战”的同学经历过的。但是我还是不推荐大家用这种方式。尤其不推荐边工作边考研,因为这么多年下来,碰到的学生无数,没有几个能够边工作边考研最后考上的,因为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工作会消耗掉自己大部分的精力,最后的结果就是两头都疲于应付,两头都取不到好的结果,更不用说从事设计相关工作再边准备考研,几乎是很难实现两者的平衡。所以,既然选择再来一次,那么就要一心一意,心无旁骛。

这个是我觉得选择“二战”需要建立好的一个心理状态吧,其次对于复习计划,整个复习过程的安排相信不需要外人多讲,完整经历过一次考研全过程,其中每个时间点细节的把握相信对于二战学子来说都是有很多直观的体会,自己也应该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补强自己的短板,保持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在“二战”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愿望。

写于2020.03.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