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转型综改蓄动能 稳中求进再腾飞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如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强弱项,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灵石:转型综改蓄动能 稳中求进再腾飞

智慧灵石建设指挥平台

2019年,灵石县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加速动能转换,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市委“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金光大道”总体思路和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大力实施新理念、新动能、新优势、新蓝图、新局面“五新方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奋力谱写“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民风好”的幸福灵石新篇章。

紧扣一条主线

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

咬定“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主线不动摇,精准把握县域转型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经济运行趋势,在比较优势中找准定位,在调优结构中加快转型。

以工业结构反转加速转型。按照“两稳、五扩、一提升”的发展思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非煤接续产业,努力形成多轮驱动、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两稳”即稳住煤炭、洗煤基本面,通过减量重组、技术升级、关小上大,实现传统产业稳产增效。“五扩”即扩大铝制品、装备制造、碳素、建材、电力五大行业规模。“一提升”即推动焦化产业提质升级。重点抓好聚义、聚源、天星、中煤九鑫4个焦化项目建设,通过技术改造、链条延伸,着力打造千万吨级焦化集聚区。

以文旅产业上档升级推动转型。高举5A景区和全域旅游创建“双创”龙头,点面结合,示范带动,进一步提高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主动融入晋中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持续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注重旅游资源保护,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强化影视创作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以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助力转型。扎实推进入企帮扶常态化,落实好减税降费等政策,为企业提供“零距离、零干扰、零障碍、零烦恼”服务,下大力气解决企业在融资、用地、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持续推进质量强县,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强化两个引领

全面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强化规划引领提升发展新境界。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精心谋划、超前布局,理清路子、定好盘子、开对方子,全力绘就“十四五”规划的“作战图”“施工图”。

强化项目引领增强发展新动能。坚持项目为王,持续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快形成“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格局。

——提升项目招引精度。坚持“延链、补链、强链”,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制造业十二大领域和重点培育的千亿级产业,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着力引上游、接下游、带配套,精准招引一批行业龙头和配套协作企业。精准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招商奖励、管理、考核办法,正向激励,反向倒逼,全线出击,全员上阵,力争全年招商引资200亿元以上。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完善项目建设库,实行按月调度、滚动管理,扎实开展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全力抓好97项年度重点项目,卡死时间节点,倒排实施计划,积极组织推进,力争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

——拓展项目服务深度。健全完善县领导包项目、重大项目指挥部、重点工程月调度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强化企业、部门和乡镇三个主体责任,优化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供给,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聚力三大攻坚

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

坚持底线思维,聚焦风险隐患、短板弱项、突出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统筹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兜底政策,多措并举,持续发力,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深化驻村帮扶“六大行动”,完善产业带贫益贫机制,强化就业扶贫,推进消费扶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切实抓好扶贫资金和资产管理,强化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打好蓝天保卫战,以化解“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矛盾为重点,全面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和“公转铁”无组织排放改造、工业窑炉和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抓好企业用电监管系统和氨逃逸监控设施建设,对新上“两高一危一化”重点行业项目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管理,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指标达到考核要求。围绕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力推进汾河流域污染治理,完成12个市考核断面及河道整治,抓好汾河灵石段水质提升工作。围绕打好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工业用地污染状况详查,深入推进工业固废堆场、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持续推进生态修复。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协调推动金融机构多渠道清收处置不良资产、有效压降不良贷款。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舆情监测,完善风险处置机制。加强网络经济风险防控和金融秩序整顿,坚决打击网络传销、电信网络诈骗等非法活动。高效稳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抓实五项重点 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抓实改革创新 增强发展活力

扎实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以煤炭“减优绿”为重点,明确具体任务和目标,加快推动重大改革、重大事项、重大攻关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面提升开发区牵引承载能力。把推动转型项目建设、形成有效投资作为开发区核心任务,扎实做好环评、能评和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建立权责明晰、风险共担的财政支持机制。

加大国资国企改革力度。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体制改革。

引深“放管服效”改革。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健全“互联网+政务服务”运行模式,深入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

●抓实城市建管 打造宜居山城

以“两区一线”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区域承载力和宜居度。以基础设施完善为抓手提升功能品质。完善交通路网,强化电力保障,继续抓好集中供热供气扩面工程。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

以静升古镇提质修复为突破提升窗口形象,真正把静升古镇打造成留得住乡愁、经得起回望、感受得到传统、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对外形象窗口。

以智慧灵石建设为牵引提升管理水平,高标准搭建智慧城市数字平台,实现对城市的一张图态势感知、运行监测、决策分析、综合治理。

●抓实“三农”工作 推进乡村振兴

深入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以传统农业增产增效为目标,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两养三种”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养猪、养蜂和核桃、中药材、花卉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体系。推动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总结推广王禹、坛镇创建经验,全面推开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收集处置,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非承包耕地、非承包林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四荒地、宅基地和经营性资产“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和劳务收入。

●抓实安全稳定 强化发展保障

狠抓安全生产。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统筹抓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冶金工贸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坚决遏制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

强化应急管理。牢固树立大安全、大应急理念,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推动预防与救援责任链条无缝衔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能力建设,健全统一高效、响应迅速、科学精准、联防联控、多元参与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毫不松懈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打造平安灵石。引深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村、企业、单位创建,创新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抓实民生事业 倾力惠民利民

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扎实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劳动力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开展援企稳岗行动,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教育、医药卫生工作提档升级,深入开展国家文明县城创建,抓好文化惠民工程。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继续推行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

县政府今年重点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一是实施28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及维修养护工程,改善提高4万名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条件。

二是为全县60—80周岁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三是完成5.5万平方米的8个老旧小区改造。

四是硬化改造乡村道路40公里。

五是继续实施残疾人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六是完成东城、西城、静升3个农贸市场建设。

七是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3000座。

八是完成城区11条小街巷改造。

九是启动实施功能完备的公共殡仪馆建设项目。

十是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健康体检。

本版文图由灵石县新闻中心提供

[编辑:段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