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普通话,官员说地方话皇帝能听得懂吗?

JD开开


到了唐朝,开始了三省六部制,各地都有节度使,巡抚衙门的政治制度。地方官不能时常见到皇上的,基本上每年原则上只有一次机会进京述职,在这个过程中,地方官先要进行一个简单的培训,也就是觐见皇帝的一些礼仪,说话规矩的培训。如果地方官的口音太重,皇上听不懂的话,基本上都会给予纠正的。



再继续发展,每个朝代都以都城所在地的方言,作为正统的语言。而在都城里的官几乎都会被同化,所以上朝的时候,不存在交流障碍的问题。而地方官是没有资格上朝的,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可以见到皇上,如果进贡不够,或是政绩不够出色,说不定还见不到,就更不用说跟皇上说话了,也不用担心皇帝听不听得懂这个问题。


想起大宅门里的一个场景,广东的官到京城述职,因不懂北京话和规矩,被白景琦捉弄,错失了候补的机会。这就是地方官和京官的差别,吃了交流障碍的亏。可见,交流的重要性。

同一个中国,同一种语言,虽然推广普通话有它本身的意义,但不得不说地方方言还是很有魅力以及代表性的。


看房爱好者


古代一般有官话,一般想当官都会学官话,当然也有例外。像福建潮汕一带的就学不会官话,导致朝堂上满嘴闽南语,皇帝也听不懂出过很多强制措施见效甚微让皇帝很头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