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原创不易 抄袭必究)

“动画大师”宫崎骏几乎填补了每个人对“动画”的幻想,他总是能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我们创造出缤纷多彩的神奇动画世界,他的作品总能在不同时刻给人以不同的感触,《千与千寻》亦不例外。

2001年《千与千寻》在日本上映,荣获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52届柏林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熊奖”等9项大奖,拿下日本总票房第一。

18年后,这部奇幻之作在中国大荧幕上崭露头角,豆瓣评分9.3,这部宫崎骏的经典之作再一次掀起了一场热议。

《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执导、编剧,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配音,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

影片讲述了少女千寻在和父母搬家途中,穿过一条隧道,误入“神灵世界”,被“神灵世界”里的美食所吸引的父母大块朵颐之后变成了猪,为了解救父母,千寻不得不留在这里,适应这里的生存法则,历经种种考验后成长,并成功救出父母离开的故事。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宫崎骏的影片,每一次看都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触,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更是能看到不同的层面。

天真无邪的孩童,能看到《千与千寻》中奇幻的“神灵世界”,看到勇敢无畏的千寻,看到形单影只的无脸男,看到白龙和千寻纯真的友谊,看到的是一幕幕故事。

而稳重成熟的大人却能在《千与千寻》中看到现实,千寻父母对物质的贪欲,无脸男对精神的贪念,汤婆婆对权财的欲望,千寻巨婴宝宝他们的成长等等。

作为宫崎骏隐喻较多的一部影片,《千与千寻》有着太多的话外音,关于诱惑贪欲、关于金钱地位、关于孤独成长,每一次看都能体会到不一样的感受,本文从影片中的诱惑、权财、成长3个方面来看《千与千寻》的现实。

  • 关于诱惑:灯红酒绿的诱惑,总会牵动人内心的贪欲
  • 关于权财:至高无上的权财地位,容易让人迷失身份
  • 关于成长:考验重重的成长路途,勇敢无畏才是出路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01 关于诱惑:灯红酒绿的诱惑,总会牵动人内心的贪欲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千与千寻》中,宫崎骏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奇幻多彩的“神灵世界”,在“神灵世界”里有着让人眼花缭乱的美食,有着富丽堂皇的宫殿,更有着奢侈迷醉的人们,而这样的想象和设定正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写照。

孩子看可能看到的是影片中美味可口的佳肴,宏伟壮观的建筑,甚至是千寻父母变猪的神奇和魔幻,而大人却能从这奇幻的“神灵世界”里看到现实:灯红酒绿的诱惑,太容易激起人内心的贪欲。

《说文解字》中提到过:“贪者,欲物也。”

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贪婪的欲望蠢蠢欲动,然后支配着人做出一些错事,甚至是违背道德原则的事,在《千与千寻》中,宫崎骏便为我们再现了面对诱惑时,人内心贪欲的躁动。

  • 千寻父母

影片中,千寻同父母误入“神灵世界”后,父母被眼前琳琅满目的美食所吸引,象征性地喊了几声老板,无人应答便坐下来开吃,大块朵颐之后却变成了猪,千寻在一旁说:“老板来了会骂的!”,可爸爸却说:“钱包和信用卡都带了,到时候随他要。”满脸“壕气”却不曾想贪吃导致自己变成了猪。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汉刘向在《说苑·敬慎》中曾说过:“夫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祸之马也。”

意思是说贪图会成为追逐祸害的快马,即贪欲成灾

宫崎骏创造的“神灵世界”是一次考验,在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里,充满了诱惑,一眼望去全是富丽堂皇的建筑,而引入眼帘的美味佳肴更是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从食欲、物欲还是贪欲上来说,千寻父母都没有经得住考验。

面对美食的诱惑,他们便已经挪不开脚步,而更不敢想象他们如果进入“油屋”之后的样子,可能会如“油屋”里的人一般,贪欲成灾,为了金钱地位开始阿谀奉承、卑躬屈膝。

在这个纸醉金迷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存在着太多的诱惑,面对诱惑,很难有人做到像千寻那般镇定,影片便是通过千寻父母的面对诱惑时内心产生的贪欲来告诫我们:别贪(吃),会变成猪(怪物)。

  • 无脸男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无脸男无疑是影片中让人感触颇深的一个人物,他是以一个虚无缥缈、孤独无依的形象出现在观众视线里的,而这正是宫崎骏赋予他的人物性格特征,他是一个极其孤独,缺爱的人物,因此在感受到一点点温暖之后,他才会贪恋这种感觉。

你可能会说无脸男虽然进入“油屋”之后变坏了,但是他却大把大把地把金子往外送,他没有贪,那就错了,如果说千寻父母的贪欲是物质,那无脸男的贪欲便是精神。

站在桥上自卑孤独的他第一次看到了千寻时,就被这个小女孩的善良所吸引,于是一路跟着她来到了“油屋”,站在雨中的他就像是一个孤独无依的幽魂,可千寻却为他留了一扇门,而这扇门恰好打开了他孤独的心房,温暖了他的内心。

贪恋这份温暖,无脸男才开始在“油屋”里想尽办法见千寻,为她“偷”来药浴,为了吸引她变出了大把金子,但是千寻并不会被这些物质所吸引,于是,他便开始“吃人”,以此博取千寻注意的眼神。

中世纪波斯诗人萨迪曾说:“贪心会使雪亮的眼睛失明,贪心会使鱼、鸟在网中丧命。”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无脸男对温暖的那份贪欲蒙蔽了他的双眼,就像千寻说的那样,他其实是善良的,只是进入“油屋”之后才变坏了,这是因为他没能抵得住精神诱惑,内心的贪欲促使他丢失了善良的本心。

莎士比亚曾说过:“贪欲永远无底,占有的已经太多,仍渴求更多的东西。”

千寻父母的贪吃终究让他们变成了猪,无脸男的不知足也最终让他迷失自我,而这些都是面对“神灵世界”中的诱惑所产生的内心贪欲,影片正是以千寻父母变猪和无脸男变坏的贪欲悲剧告诫我们:贪欲终会害了自己,面对诱惑我们该如千寻般坚定不移。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02 关于权财:至高无上的权财地位,容易让人迷失身份,忘掉自己

影片中,来“油屋”消费的客人都是“有钱人”,而作为“油屋”的最高管理者,汤婆婆更是视财如命,无疑她是权力地位的代表。而作为汤婆婆的手下,白龙拥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在“油屋”里干活的人都害怕白龙,因为他代表着汤婆婆,是影片中权利的化身。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小孩可能会看到汤婆婆五光十色房间,可能会看到汤婆婆的巨婴宝宝,也可能会因为白龙和千寻的真情而动容,但大人却能从汤婆婆和白龙的身上看到现实。

  • 汤婆婆

集权利地位和金钱财富于一身的汤婆婆,无疑是权财地位的代表人物,她标志性的形象便是“穿金戴银”,闪耀硕大的钻石无不彰显她的奢靡,每次看《千与千寻》都会被她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所触动,不是因为“见钱眼开”,而是因为她权财背后的现实讽刺。

她剥夺人们的姓名,然后让他们在这里给自己干活,而作为“油屋”里最有钱,最有权,最有地位的人,她还是不满足。

当“腐烂神”(河神)洗完澡留下很多金子时,她会夸奖千寻让她赚了一笔,当无脸男变出大把金子的时候,她也会跟上去想要获取,甚至面对无脸男她也会变得“低头哈腰”说:“您再稍等一会儿,千马上就来了。”

要知道,所有人一开始都当无脸男是个妖怪,可当他能变出金子时,就连至高无上的汤婆婆也会毕恭毕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平行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的人权。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汤婆是宫崎骏笔下资本家的代表,她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以及财富, 但她还是会为了更多的权财而去剥削压榨甚至忘却了自己最珍贵的之物该是什么。

在钱婆婆把巨婴宝宝变成小老鼠后,白龙和汤婆婆曾有过一段对话,他对汤婆婆说:“你还没发现吗?你的珍贵之物都已经被调包了。”令人惊讶的是,汤婆婆第一时间竟是去检查自己的金子。

这一讽刺性的刻画,将汤婆婆对于权财的追逐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影片正是通过这一讽刺性表达,让观众陷入了一个反思:那些因为权财迷失身份忘却珍贵的人,该多么可悲。

  • 白龙

塔西佗曾说过:“权力欲是一种最臭名昭著的欲望。”

白龙在我们眼里是“正面人物”,因为他不仅仅是主人公千寻的朋友,更是帮助千寻度过考验,最终走出“神灵世界”的人,我们羡慕于白龙和千寻的真诚友谊,他们会为彼此努力付出,我们感动于他对千寻的照顾,会想尽办法帮助千寻,但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白龙,其实是权利的代表。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虽然他是被迫成为了汤婆婆的手下,替汤婆婆办事,但他还是被汤婆婆赋予他的权利所影响,在这个世界里,他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只记得他是“油屋”里冷酷的管理层。

“油屋”里的人对白龙的印象大致都是冷酷又有些凶,大家都不敢接近白龙,这是他“高处不胜寒”的权利表现,而这权利却也让他迷失了身份,忘记了自己曾叫“琥珀川”

小孩从汤婆婆身上看到了万贯加身,从白龙身上看到了英俊潇洒,但大人却能看到他们隐射出来的现实,在我们身边也存在着很多为了金钱地位“磕破头”的人,他们为了权财迷失善良的本心,为非作歹,不惜代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影片正是以权财的代表人物作为讽刺和反面教育,呼吁我们:不要为了权财地位迷失自我。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03 关于成长:考验重重的成长路途,勇敢无畏才是出路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成长无疑是影片的核心主题,经历了种种考验的千寻不再是一开始那个爱哭爱撒娇的小女孩,而是成长为一个懂事稳重的人,而影片中成长的不只是她,更有汤婆婆的巨婴宝宝。

面对考验的成长路途,千寻选择了勇敢无畏地面对,面对舒适的圈子,巨婴宝宝最终走出,而这将是他们成长的开始。

  • 巨婴

作家尼尔·唐纳·沃许曾说:人生开始于舒适圈的尽头。

巨婴宝宝一直呆在汤婆婆为他一手打造的“温室”里,没人打扰,没人伤害,堆积如山的玩具让他无忧无虑,可这样的舒适圈其实是毁了他,他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没有看过外面的多彩,如“井底之蛙”一般遇到事情只会“大哭大叫”

而在钱婆婆用魔法把他变成小老鼠后,他才走出了舒适圈,跟着千寻一起去了钱婆婆那里,一路上,他跟千寻一起经历磨难考验,最终回到了汤婆婆身边,而回来的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只会哭闹的巨婴了,而是真正地成长了的孩子。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在回到“油屋”前时,汤婆婆准备训斥千寻,他却对汤婆婆说了这样一句话:“要是惹小千哭的话,我会讨厌婆婆哦。”

德西得乌·伊拉斯谟曾说:一个人成为他自己了,那就是达到了快乐的顶点。

在没有踏出舒适圈之前,巨婴宝宝并“不是”他自己,他只是一个没有想法,缺乏思考,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存在,但当他跟随千寻一起解救白龙,经历考验之后,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 千寻

当千寻刚来到“油屋”时,她不懂得给帮助她的锅炉爷爷说“谢谢”,也不会给照管她的小玲说“请多关照”,也不知道进门前要敲门,遇到事情胆怯又爱哭。

“是个没教养的小丫头!”

“一看就知道很笨,又撒娇又爱哭!”

这是汤婆婆对千寻的第一印象评价,而那时的千寻的确是个爱哭闹爱撒娇,没长大的孩子,但在“神灵世界”里经历了成长的考验,她勇敢无畏的勇气使得她找到了出路,最终成功解救了父母。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在最后千寻解救了父母要离开“神灵世界”时,白龙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头。”

别回头,往前走,人生的路就是充满了重重考验,但我们都要有勇敢无畏,头也不回往前走的勇气,这样我们终会找到出路。

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在其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中提到:

每个人都要给自己一点儿危机感。因为生活永远在变化中,而变化就意味着危机。

别以为目前的舒适是一种享受,享受惯了这种舒适,你也就变成了呆子、傻子,最终必将一事无成。

人生是一段充满考验的路途,每个人都要面对成长带来的各种变化,可能孤身一人,可能脆弱不堪,也可能被父母安排好了舒适圈,但世界这么大,我们总要自己去经历一些事情,然后才能真正意义上成长。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踏出舒适圈,笑着面对,重重考验的人生路途中,勇敢无畏才是成长的出路。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04 结语:

奇幻的“神灵世界”是宫崎骏创造出来的,但其实,在“神灵世界”里我们所看到的种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

如千寻父母一般,面对诱惑因为一时贪欲而遭遇灾祸的人,如无脸男一般,面对诱惑迷失自我的人,如汤婆婆一般,为了金钱地位不择手段甚至走上邪路的人,如白龙一般,为了权力地位忘却自我的人,也有如巨婴宝宝一般,一直活在父母创造的“温室”中的人。

大人总是能从《千与千寻》中看到这些现实,因贪欲变猪的千寻父母最终被千寻解救,因权财地位失去宝宝的汤婆婆最终也等回来巨婴宝宝,因在舒适圈成长而只会哭闹的巨婴宝宝也成长了。

宫崎骏以美好的童话故事为我们这个“神灵世界”的纷繁复杂画上了句号,但现实并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更应该从影片中思考这3点。

《千与千寻》:小孩看的是故事,大人看的是现实

  • 第一,面对诱惑,坚定初心。

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诱惑,人人都想成为人上人,每一次诱惑都是对人内心的考验,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依然选择坚定初心,这才是我们克服诱惑的方式。

詹姆斯·艾伦曾说过:当被欲望控制时,你是渺小的;当被热情激发时,你是伟大的。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童话故事,我们没法依靠魔法抵御贪欲,只有靠着自己的坚定意志来抵挡诱惑,时刻反省,时刻警醒,时刻提醒自己。

  • 第二,面对权财,坚守原则。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拥有家财万贯的身价,这大概是很多人的梦,而在现实生活中,会有人因为想要实现这个梦而努力,但却也会存在着有的人,因为想要获得金钱地位而选择不择手段,做起违背自己良心的事,甚至是你触犯道德法律底线。

面对权财,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做人原则,更要坚守道德和法律,然后再去努力,这样得到了权财才是踏实的成就。

  • 第三,面对考验,勇敢无畏。

人生是一趟有去无回的旅途,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考验,然后达到终点站。

父母制造的“温室”,胆怯懦弱的内心,这些都将是成长路上的绊脚石,面对前行路上的考验,我们要勇敢无畏地往前走,如千寻一般,保持初心,不回头,这样终能找到出路。

【注: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琐碎闲谈

能码字,能追梦,治愈系90后女孩。用最暖的文字,治愈最孤独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