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完全融入漢族的少數民族,快來看看你身上有沒有鮮卑血統!

中華文明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是一部多民族歷史,從有明確史書記載的周朝起,少數民族便長期輪番出現在這片歷史舞臺上。周朝被劃分為西周和東周,其原因便是犬戎人攻入周朝都城,逼迫周天子遷都洛陽。

鮮卑,完全融入漢族的少數民族,快來看看你身上有沒有鮮卑血統!

在形形色色的少數民族裡,其中不得不提鮮卑族。鮮卑族不僅對歷史進程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徹底地融入了中原漢族。傳統的中原地區(陝西、河南、山西等地)基本上都帶有鮮卑族血統,現在的部分姓氏也是從鮮卑族演化而來。

鮮卑,完全融入漢族的少數民族,快來看看你身上有沒有鮮卑血統!


鮮卑,完全融入漢族的少數民族,快來看看你身上有沒有鮮卑血統!

鮮卑族的發家史

據考證,鮮卑族最早屬於東胡的一支。匈奴人強大的時候基本上佔有了北方的草原,東胡人被壓縮在東北一帶,並分裂成烏桓和鮮卑。當匈奴人被漢朝擊敗,被迫西遷,東邊的烏桓和鮮卑便有了往西的機會。

時間逐漸到了東漢末年,烏桓由於在南方,與中原政權接壤,摩擦是避免不了的,結果被憤怒的曹操同志滅了。鮮卑人這下子基本上完全沒有了對手,允許在草原上發育起來。

如果中原朝廷強大的話,北方遊牧民族是很難有機會的。但是碰巧遇上了中原大分裂,先是三國,隨後晉朝短暫統一,但很快自己作死弄出了“八王之亂”。這下子北方的少數民族都嗨起來了,這就是著名的“五胡亂華”。

鮮卑,完全融入漢族的少數民族,快來看看你身上有沒有鮮卑血統!


晉朝皇室看局勢不對,自己往南逃難了(永嘉南渡),中原則亂成了一鍋粥,前前後後弄出了十幾個政權。不過最亮眼的還是鮮卑族,他們堅挺的時間最久,影響最大。這段時間裡,鮮卑族舞臺主要有“三大”主角。

鮮卑三大姓

  • 慕容氏

慕容氏也就是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慕容復的祖先。鮮卑慕容部落在西晉時期佔據遼東一帶,慕容皝的父親受封遼東郡公。到慕容皝時,中原已經徹底混亂,羯族政權後趙已經建立。慕容皝擊退後趙的吞併攻勢後,自己也建立新政權,國號燕,定都龍城(遼寧朝陽),史稱前燕。

鮮卑,完全融入漢族的少數民族,快來看看你身上有沒有鮮卑血統!


但是前燕並沒有存在很久(主要是自家人內訌),被氐族的前秦政權所滅。慕容皝的五兒子慕容垂忍辱負重,韜光養晦,終於等到淝水之戰。前秦覆滅,慕容垂趁機建立新政權,史稱後燕。慕容垂是個好漢,但可惜等到機會稱帝時已經58歲,他的子孫也不爭氣,終於被北魏所滅。

鮮卑,完全融入漢族的少數民族,快來看看你身上有沒有鮮卑血統!


其後慕容氏分別建立西燕、南燕,但都只是曇花一現。慕容氏也算屢敗屢戰,所以慕容復才會對復國一事心心念念。慕容氏本來是鮮卑族裡最強大的部落,但卻喜歡內鬥,沒能翻出太大的浪花。

鮮卑,完全融入漢族的少數民族,快來看看你身上有沒有鮮卑血統!


  • 拓跋氏

拓跋鮮卑部落最早位於大興安嶺一帶,後來烏桓滅族之後南遷,並一直對曹魏、西晉保持友好態度(實際上在偷偷發育)。

西晉八王之亂後,拓跋氏已經佔據山西大同一帶,並建立代國。但也跟前燕一樣被前秦所滅。拓跋氏也同樣等到了淝水之戰的機會,由首領拓跋珪建立政權,國號魏。拓跋珪率領北魏在參合陂(天龍八部有參合指的武功)之戰中擊敗後燕,奠定了日後北魏強大的基礎。

拓跋珪晚年昏庸,但好在他有個好兒子,更有個好孫子。他的兒子拓跋嗣北伐柔然,南征劉宋,將北魏的實力拓展到河南等地。隨後拓跋燾(辛棄疾永遇樂詞中有“佛狸祠下”句,佛狸便是拓跋燾的小名)進一步擴大父親的戰果,完全統一北方。經過三代人的努力,北魏政權順利度過瓶頸期,成為南北朝時期壽命最長的朝代(150年)。

鮮卑,完全融入漢族的少數民族,快來看看你身上有沒有鮮卑血統!

北魏孝文帝時期,發動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漢化改革。孝文帝借南征之名遷都洛陽,並廢黜鮮卑族、鮮卑姓氏,改用漢語、漢姓,史稱“太和改革”。漢化改革之後,鮮卑族逐漸融入漢族。

  • 宇文氏

宇文鮮卑原本是慕容氏的勁敵,在鬥爭中失敗後依附於拓跋鮮卑。北魏末年,宇文部首領宇文泰在六鎮起義中崛起,並逐漸佔據關隴地區。後北魏分裂成西魏與東魏,宇文泰便是西魏的實際操盤手。

鮮卑,完全融入漢族的少數民族,快來看看你身上有沒有鮮卑血統!


宇文泰死後,其侄宇文護取代西魏建立北周(皇帝為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覺)。北周在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在位期間殲滅北齊,統一北方,為日後隋朝統一全國結束南北朝分裂奠定了基礎。

鮮卑,完全融入漢族的少數民族,快來看看你身上有沒有鮮卑血統!

宇文鮮卑建立的關隴軍事集團陸續建立了北周、隋、唐三個政權,影響中國三百多年。而隋唐的皇室也均帶有鮮卑族血統。

除了影響較大的拓跋、慕容、宇文三姓以外,鮮卑族還有段氏、獨孤氏等也在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