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雄羅坎:脫貧走茶道

鎮雄羅坎:脫貧走茶道
鎮雄羅坎:脫貧走茶道

鎮雄縣羅坎鎮引進公司成立坤農白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大廟村、花園村建設標準化萬畝白茶基地。進入豐產期後,基地每年可以實現產值1.2億元。茶產業已成為當地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力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

鎮雄縣羅坎鎮大廟村白茶種植基地裡,翠綠的茶樹長出新芽,勤勞的人們在採茶,歡聲笑語在基地裡迴盪。

鎮雄羅坎:脫貧走茶道

大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駱義會正在和大家一起採茶,採摘1斤就有25元工資。在明前春茶高產期,她每天要採摘10多斤,收入300多元。

2016年6月,羅坎鎮引進公司在大廟村種植白茶,採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成立鎮雄縣坤農白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白茶種植、生產、加工和銷售。駱義會響應號召,先後把自家的29.7畝土地流轉給合作社,自己在合作社務工。受益於白茶產業,駱義會靠著自己的辛勤勞動,收入增加了,腰包鼓起來了,2017年,全家光榮脫貧。

大廟村轄28個村民組,有1910戶7652人,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49戶2122人,已脫貧416戶2000人,全村2019年脫貧出列。大廟村海拔在800到1400米,氣候條件、自然環境和土壤非常適宜白茶生長。白茶是一種高端的綠茶,經濟效益高。合作社按前三年每年每畝土地租金100元、第四年每畝租金200元、第五年及以後每年每畝租金300元的價格,在大廟村流轉土地6628畝種植白茶,覆蓋了16個村民組668戶3278人,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201戶1004人。農戶把土地流轉到合作社後,可以在合作社務工。合作社一次性支付前三年的土地流轉租金198.84萬元給農戶。三年來,合作社累計帶動大廟村群眾創收900多萬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12戶193人就業,管理人員21人穩定就業,建檔立卡貧困戶共增收380萬元。

鎮雄羅坎:脫貧走茶道

目前,合作社共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吸納產業扶貧資金591.15萬元、村集體資金180萬元入股,在大廟、花園兩個村建設標準化白茶基地10028畝,覆蓋了兩村1045戶4985人;建成加工廠房3000平方米,生產車間及加工設備已經投入使用。2019年,合作社就兌現建檔立卡貧困戶保底分紅41萬多元,村集體入股分紅12.6萬元,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和村集體經濟保值增值。

據介紹,萬畝白茶基地進入豐產期後,每年可以實現產值1.2億元,可以提供穩定就業崗位150多個,臨時就業崗位1200個以上,直接受益群眾6000人以上,白茶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凸顯,白茶將成為大廟甚至羅坎鎮的支柱產業。

鎮雄羅坎:脫貧走茶道

鎮雄縣坤農白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魯紹坤:

在縣委、政府和羅坎鎮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以後有信心把坤農白茶這個產業做得更大更強,也讓更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能夠早日脫貧,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來源|鎮雄融媒 吳長寬 碎金 申開光

審核|楊宇航

編輯|高朝

鎮雄羅坎:脫貧走茶道鎮雄羅坎:脫貧走茶道
鎮雄羅坎:脫貧走茶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