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我来到上海之后,不再想要成为中国队的主教练

19岁的我来到上海之后,不再想要成为中国队的主教练

梦的开始

我是贾维聪,19岁,来自河北省辛集市,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大一学生,是辛集市沸腾足球俱乐部的球员,上海哇咔星空足球俱乐部的青训教练。

2018年高考完,我的人生导师咪哥带我来到了安古城小学的操场,这是我第一次作为教练站在足球场上。

高中时期,高一时我建立了足球社团,高二我申请了校足球队,高三时我们学校被评为全市唯一一所足球特色高中。

那时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现在想想确实有点天真,少年么,谁没有点梦想呢。

但是我在我梦想上实践了两个月便夭折了。因为我复读了。

老实说,复读这一年我有在很努力的在学习,甚至连我视为生命的足球也没怎么碰。

但忙里偷闲时我也会继续做梦,规划着我的以后,梦想着拥有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梦想着我能带领中国队赢得世界杯,放假时我也会继续研究“足球教练”。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2019年6月8日下午,走出学校,我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有着“出狱”的感觉,因为我知道,我的路才刚刚开始。

第一件事我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我的足球场。

5月2日,我的生日,咪哥说要给我一个特殊的生日礼物,于是来到了这块足球场。

这一年,我们从带着一批热爱踢球的孩子踢球的大哥哥变为了一家足球俱乐部,从在公园,空地踢球变为拥有了自己的足球场。

这个暑假,我没有像其他高考完的学生一样烂在家里,每天我都会五点三十分起床去球场教学,晚上会去给我们的“沸腾杯”做裁判。期间我还和咪哥一起带队赢得了教练生涯的第一个奖杯,市长杯的第二名。

再后来,我考取了哈比足球的L1教练,对我的思想和理念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暑假快结束时,我还去了鲁能足校,也做了哈比杯的工作人员。

十一月份我还作为领队带队参加了河北省俱乐部杯。

19岁的我来到上海之后,不再想要成为中国队的主教练

来上海继续追梦

19年九月份开学,我来到了上海,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的我看到什么都感到新鲜。九月份到十月份,我和其他新生一样到处浪,疯狂享受大学生活。

十月份,军训结束,刚来到上海时的新鲜感已经逐渐消失,我开始试着继续实践我的梦想。

就像咪哥说的一样,我的优点只有一个,就是我年轻,在足球教练这方面,相对他们来说我就像一张白纸。

于是我找到了潘潘,在潘潘的邀请下我来到了哇咔星空,观看哇咔的训练课。

进入球场的第一眼我就被最表面的东西震撼到了:场地,震撼到我的并不是多么漂亮的球场,而是不论教具的摆放还是教练的着装都让我很舒服,这不是什么训练标准,而是教练对于这份职业的尊重。

训练课和训练方式更加令我震撼,虽然在那时我还不理解教练的一些做法是为了什么,也不是特别理解哈比的理念,但我坚定地认为,这是我以后要走的路。

刚到上海时我发过一条朋友圈:上海很美,也很累。我认为这大半年最大的改变就是,现在我想说:上海很累,但很美。

我很幸运,在足球教练这条路上,无论在哪里,我都有“贵人”相助,潘潘帮我办理了入职,这里有大米,军部哥,还有喜欢白胖子的赵老师。

我知道自己到不了加入他们的水平,但是他们还是愿意带领我这张白纸。

后来我知道,不是因为我有多么出彩,是因为这些足球人看到了有年轻人新鲜的血液注入。

他们愿意把年轻人的这一腔热血变为现实。

我不会辜负他们,一周需要三天的工作时间,一天的研讨,两天的训练课,我特意调课空出周一到周五其中一天的时间。

军训过后,我没有周末,平常上课,学习,写教案,我还是班里的班长,要做很多琐碎的工作,基本没有再去哪里玩过。

从学校到俱乐部需要两个多小时的地铁,但我没有一次迟到过。

19岁的我来到上海之后,不再想要成为中国队的主教练

哇咔星空

刚来到哇咔星空时,我没有直接去做一名教练,而是做一些杂事。

半个月后我成为了一名助教,再到后来,我开始正式带课了。

这种成长的速度刚刚好,不快也不慢。

潘潘,大米,军部哥,每个人对我的成长都非常重要,这里的工作氛围很好,一点没有那种“办公室”工作的感觉。没有上下级,没有所谓教练水平高低,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哥哥。

第一次做助教,我根本不理解那些教练工具是如何运用的,更不懂得完整系统的教学点,我甚至不理解为什么这些孩子一直要练控球。

几乎我的每一个提问都是傻乎乎的,但是这些哥哥对我的回答总是耐心且细致的。我慢慢学会了一些教练工具的使用,慢慢学会了如何让一节课拥有安全,乐趣,流畅,高效,慢慢的学会了怎样去写一篇真正的教案,也正在补充我的教学点盲区。

在工作上,潘潘是给我帮助最大的,潘潘有时会对我严厉,我没有信心在这个课堂质量要求如此之高的大城市做一名主教,潘潘逼我去做,开始带一节课的几个环节,给我指出错误,后来允许用他们之前的教案,再后来要求我每周自己写教案上课。

潘潘很聪明,每次给我增加一点点压力,但我必须要承受这一点点压力,我做到了我就会很快的成长。

潘潘也许在心里早已规划好了我这几年的成长路线,咪哥是我的第一个人生导师,潘潘是第二个。

这里的工作要求真的是一丝不苟,课前的准备,课上对教练的严格,课下的整理研讨,平时的各种内训,我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做一名教练。

潘潘大米和军部哥会带我在上海见识各种关于足球的场面,场地的运营,赛事的运营,不同理念,不同国家的训练方式,俱乐部的管理方式,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会很大,下半年我会在学校成立足球教练社团,我希望可以影响更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

在哇咔星空的工作,我很开心。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时间这么长,对于一个少年来说,难免会想家,但是哇咔给了我家的感觉,我会给他们讲梦想讲人生讲平常的琐事,他们和我沟通不会把我当成一个孩子,会教给我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19岁的我来到上海之后,不再想要成为中国队的主教练

在这里我学到的不仅仅是足球。

上海,对年轻人来说,生活真的很辛苦。

每个人每天都有着巨大的压力,每个人也都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对于俱乐部的其他人来说,我真的是个孩子,我看到了潘潘一丝不苟,军部哥的夙兴夜寐,大米的始终不渝。

他们都有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但从未传递给我任何坏情绪,每次去哇咔,我也许身体会很疲惫,但是每当我坐上返回学校的地铁时,我总会很欣慰,充满信心。

每个人对我都很照顾,实习阶段我的每个月的工资有1000元,但是几乎每次午饭,晚饭,他们从未让我掏过钱,也会经常给我准备一些小礼物,到冬天了,潘潘给每一个人买了一副手套,军部哥送给我了一个保暖的帽子......

理念上的照顾更加多,因为我在足球教练上的思想、教学方式很落后,助教,主教的阶段我都很没有信心,但所有的哥哥都没有批评过我,每次下课之后他们都会给我总结出来我整节课做的好的地方,然后细心的给我讲解。

记得有一次我和军部哥讨论讨论到了晚上十点半,但军部哥完全没有感到一丝烦躁,也没有困意。

潘潘每周三和周五会在俱乐部办研讨会,我会学到很多很多,这些哥哥们会给我讲解许多我的空白,慢慢把我这张白纸填补上去。

19岁的我来到上海之后,不再想要成为中国队的主教练

上海很累,但很美

正如题目,到了上海之后,我不再梦想着成为中国队的主教练。

现在我觉得,我的使命不是培养国家队的队员,我达不到那个能力,我的使命和任务是做好一名合格的青训教练。

何为合格?

我之前听到很多人说过:“青训,先是教育,后是足球。”

对于之前的我来说,只是一句口号。现在的我要通过我的努力把这句口号变为能力。

记得有一个孩子,上课总会捣乱,踢足球也没有任何信心,我没有像以前一样对待他,我和潘潘、大米、军部哥通过几节课让他变得可以认真参与上课,踢足球也信心十足,我相信他在学校的学习,在家里的生活也有了巨大的改变。

这是我长这么大最开心的一件事,我通过足球改变了一个孩子。

我的个人观点,国足真的是基本功差么?

并不是,让这些人去和国外那些球星去单独比传球,控球之类的基本功,分不出胜负。缺的也不是所谓的战术,中国队换过几个拿过世界杯的教练了?可是他们到了球场上呢?毫无创造力,每次看国足,我都会有一种球员懵逼,没有信心的感觉。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上面写到了,职业球员,足球占百分之六十,心理占百分之四十。这百分之四十,在我看来,他们的性格,心理,做事风格,为国而战的荣誉感,在15岁之前基本就形成了。

可是我们身边的一些教练员呢?

训练中的训斥,毫无参与,毫无球员自己思考的训练,从小固定位置,再加上为了成绩,还有我们国家的一些制度,怎么可能有一支牛逼的队伍?

哇咔星空教会了我,我要通过足球改变一些孩子,在完善这些孩子足球的同时,也要帮助这些孩子的心。

我们儿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足球训练,但是这批孩子接受了,他们到我这个年龄时,要比我厉害很多,中国足球的平均水平也就上去了,我照样为中国足球做了自己的贡献。

我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成为中国队主教练,但是我一定会是以后中国队某位队员的启蒙教练。

上海很累,但很美。

19岁的我来到上海之后,不再想要成为中国队的主教练
19岁的我来到上海之后,不再想要成为中国队的主教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