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科技創新創投產業化,推動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科技高地建設

17.8萬平方公里的淮海經濟區,囊括了20個地級市。幅員遼闊,人口密集。由來已久經濟區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一直處於窪地,近年來作為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徐州取得了長足發展,一七年國務院批覆成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期望徐州能以點帶面,引領推動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

加快科技創新創投產業化,推動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科技高地建設

現代經濟的主引擎是高科技工業,智能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工業互聯物聯產業,新能源、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在國內一線城市蓬勃發展,產業升級轉型成效顯著。徐州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枯竭型城市,這些年來在產業轉型方面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但新興產業與這些城市的差距有不斷拉大趨勢。其實徐州有其他經濟區城市不可比擬的高校教育資源,在全國來講也是人才較為聚集的城市。加快科技創新創投尤其是稀缺的高校科研資源科研人才的科研成果的產業轉化,在新興產業能有一席之地,是值得研究的一件事。

一、建立科技創新創投投資基金,形成資金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技術進步往往離不開資金的推動,資金的本質就是追求超高的投資回報。但傳統資金往往在產業相對成熟時或成熟前的臨界點才追加投資進來,對產業推動屬於錦上添花從不雪中送炭。要想推動新產業興起除了科學技術的研究積累外需要一批有創業精神的白馬騎士的風險投資推動。徐州有礦大醫大等高等科研人才和資源,政府可以考慮建立一批種子風投資金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並以此吸引批量市場投資基金的參與產業轉化,將會在市場上形成一批很有力量的科研、轉化、產業投資一套完整的投資產業鏈,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新型科技企業應該是非常有潛力的工作。淮海經濟區金融服務中心建設理應為此項產業留有一定空間。

二、推進政校合作,共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培養人才,留住人才。

人才是最稀缺的資源,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就等於留住了高競爭力資源。政府應加強政校合作,充分考慮地方產業需求和高校人才培養、科技研究的無縫對接,共建一批高校建設科研基地和產業技術研究院,以彌補創新能力不足的短板。應在大學教育階段就對在校生持續投入大量科研經費搞研發。使其在校教育時就能追蹤產業前沿和技術熱點,使其既能熟悉企業和經濟發展需求,完善和發展實驗室已有的技術,幫助它們儘快、儘可能好地走向市場,又能緊抓前沿產業技術,具備建設一批新興的高技術壁壘的有廣闊前景的產業能力。

高校人才成熟後走向社會,地方要有能力把他留下來,有就業平臺,有企業高價值研究崗位和吸引人的職業前景,有成熟的配套的住房和子女教育配套政策,留住人才就是留住有競爭力的未來。

三、培育引進一批有競爭力的新興產業企業,催化高科技產業創新創投。

企業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是產業的實踐者,更是創造就業的大平臺。徐州要建設中心城市,率先在淮海經濟區基本實現現代化,重中之重是加快經濟轉型升級,關鍵是要在發展新興產業上取得根本性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發展新興產業的基石是企業,企業強則產業強。只有切實做大做強以規模優勢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為代表的全市新興產業重點企業,才能真正做強做大全市新興產業。培育和引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形成新興產業發展的集群優勢。要下大力氣舉全市之力形成一批有行業首位的新興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把徐州建設成為經濟區內最重要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高技術含量的新興產業製造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