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航道项目环评报告被曝抄袭造假,竟出现35次“湛江”

据央视新闻报道,最近,深圳湾航道疏浚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被发现出现另一个城市的名字“湛江”,出现次数达35次,涉嫌抄袭造假。目前,案件已经进入立案处罚阶段。

经统计,这份“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出现“湛江”字眼的次数有35次,包括“湛江湾”“湛江港”等,以及“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是落实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体现”等内容。

深圳湾航道项目环评报告被曝抄袭造假,竟出现35次“湛江”

据深圳湾航道疏浚项目的主管单位——深圳航道事务中心介绍,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深圳市拟对现有的深圳湾航道进行疏浚,将目前的300吨级航道拓展到千吨级,因此需要将航道加深约1.5米。

深圳湾航道项目环评报告被曝抄袭造假,竟出现35次“湛江”

​深圳航道事务中心主任 郑晓峰:我们施工的这个地方离红树林保护区还有7公里左右,是在保护区限制范围之内,这个限制范围施工就是要做环评,要经过批准才行。

深圳航道事务中心通过招投标,确定由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为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包括进行环评。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后,将环评这项工作分包给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公布的调查过程显示,从2019年12月底,相关技术团队就开始投入工作。今年1月19日、3月3日和3月19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陆续将环评报告进行了3次挂网公示,在第3次公示期间,市民发现了环评报告存在抄袭的问题。

目前,这份环评报告的评价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经过自查,已经确认报告存在抄袭。根据官方资料,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是一家历史悠久、科研成果颇丰的国立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成立以来取得的科研成果近800项,设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圳航道事务中心表示,作为代建方,他们无权对第三方环评机构出具的报告进行审查,便将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环评报告直接上网公示。

深圳湾航道项目环评报告被曝抄袭造假,竟出现35次“湛江”

事件发生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连续发布通告,成立调查组对相关情况开展调查,并在最新的调查处理情况的说明通告中明确,认定涉事报告书部分内容,与研究所编写的《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定性分析部分相同或高度相似,确实存在抄袭。

深圳湾航道项目环评报告被曝抄袭造假,竟出现35次“湛江”

针对这一事件,在生态环境部4月15日召开的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事件暴露出抄袭、造假问题,性质十分恶劣,生态环境部已责成广东省、深圳市生态环境部门依法严肃查处。目前省市联合调查组已完成对编制单位的调查取证,案件进入立案处罚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