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十有八九,母乳媽媽哪些食物一定要忌口呢?

用戶1710492901977911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

1:生理性黃疸。是指這寶寶出生三天左右,會出現皮膚髮黃,膽紅素值增高(但是在正常值範圍內)。高峰期在出生一星期左右,然後會自行退黃。

這類寶寶不需要特殊護理,可以在早上和下午,適當給寶寶曬曬太陽,要注意避開眼睛。勤快哺乳,是退黃疸最好的辦法。

2:病理性黃疸。這主要是由醫生化驗膽紅素值以後才能判斷。如果已經確認的病理性黃疸,只能讓寶寶在院照藍光等一切護理,千萬不要迷信偏方。因為嚴重的情況,會讓寶寶有腦癱的風險。

至於母乳的話,沒有太多忌口。只需要正常飲食,注重葷素搭配,多喝湯保證乳汁足夠供應寶寶即可。

香辣刺激的食物少吃或者不吃,冰冷的食物不吃,吃多了寶寶會拉肚子,產婦也會受涼。不宜飲酒、喝濃茶、喝咖啡等等。


西西小玉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在剛做母親的時候,也跟大家一樣對“黃疸”這件事非常緊張。每天好多次盯著孩子皮膚看,生怕孩子變黃。

我們都知道,“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絕大部分媽媽都是對“病理性黃疸會讓孩子得腦病”這件事嚇到。這點請大家放輕鬆,病理性黃疸發病快是一大特點,排除個別情況常見在產後24小時內病發。這個階段大家都在住院觀察,有什麼問題醫護人員會及時發現。所以到家後,媽媽們不用過於擔心此事。

接下來要應對的,就是生理性黃疸。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黃疸屬於人體代謝功能的一種現象,沒有研究表明,母乳媽媽通過忌口可以幫助退黃疸。

生理性黃疸有三種:一種就是生理性,也叫新生兒生理性高膽紅素血癥;第二種叫飢餓性黃疸;第三種叫做母乳性黃疸。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聽名字可以知道是因為人體代謝引起的一種現象。高膽紅素存在於血液,通過大便排除體外。所以新生兒期會讓寶寶看上去“有些黃”,有個說法“多吃多拉”就可以應對。

並沒有研究表明,母乳媽媽可以通過忌口幫助孩子退黃疸。所以在哺乳期,媽媽遵循膳食標準就可以。不過於迷戀單一品種食物,做到飲食均衡。

【飢餓性黃疸】聽上去特別有意思,難道還有家庭不給自己寶寶吃飯嗎?真的會有而且很常見,原因是很多新生兒家庭不清楚小寶寶生理特點,也不知道孩子什麼情況下叫“吃飽了”。吃不飽大便少,膽紅素排不出體外又在腸道間接吸收,孩子便會久黃不退。

建議每個新生兒家庭買一個寶寶秤,3-5天稱重一次,同時觀察孩子二便。請參考我提供的圖片。

【母乳性黃疸】同樣是比較常見的生理反應,不是病。最理想的做法,就是不干預,寶寶黃疸會在2-3個月慢慢消失。現代醫學對此原因還沒有定論,而且黃疸消退個體差異也非常明顯。有些醫生主張斷母乳,有些醫生支持母乳餵養。我做為泌乳顧問,同樣支持您維持母乳照常喂就可以了。

好了,還有疑惑歡迎給我留言。

更多父母必知科學育兒技巧,關注我吧!



聊餵奶的王老師


對於母乳性黃疸只要黃疸數值沒有達到病理值建議繼續母乳餵養,而且應該勤餵母乳促進孩子多解大便,有利於黃疸消退。如果黃疸 嚴重的話,一般是要寶寶戒母乳的,要等寶寶的黃疸明顯好了後,才可以繼續母乳。


媽媽們要注意儘量不吃過於冰冷的食物,免得寶寶拉稀,從營養學來說,媽媽不用限制飲食種類。


母乳性黃疸母親不能吃什麼


新生兒母乳性黃疸想要快點消退,給寶寶增加乳汁的攝入量,讓寶寶多吃多排是黃疸消退的一個常用的方法。所以母乳餵養的媽媽要注意自己的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寶寶吃了自己的乳汁之後上火。


寶寶上火會影響黃疸的消退。此外需要注意生冷性食物最好也不要吃,因為母親吃了生冷的食物,會使乳汁也變得有寒性,會影響腸胃功能,繼而導致寶寶消化不良,從而影響膽紅素的排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