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伯:703分成为状元,放弃上清华,却遭美国11所高校拒录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上句说的是项羽破釜沉舟,矢志灭秦,实现了百二秦关终属楚的愿望;下句说吾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完成了三千越甲可吞楚的梦想。

中国学生李泰伯在成为高考状元以后,放弃了上清华北大,一心想要去美国名校念书,中间几度波折,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争取,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李泰伯:703分成为状元,放弃上清华,却遭美国11所高校拒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孩子总是在父母的精雕细刻中长大,不得不说李泰伯是他父母最优秀的作品。李泰伯从小在父母的精心教育下,学习成绩就非常优秀。爱与朋友交往,读书广泛,虽是理工生,历史哲学之类的书籍也经常翻阅。弹琴书画音乐都很喜欢。

中学老师对李泰伯印象极佳,说他德才貌兼具,是领袖级人才他学习灵活,颇有古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风范,不一味的读死书,而是喜欢在假期走出家门,游览风情,增长见识。上海博览会的时候,就一人畅游上海,一面领会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一面思考总结找出自己的未来之路。

李泰伯:703分成为状元,放弃上清华,却遭美国11所高校拒录

善于思考又擅长交往的李泰伯不仅是班长、学校志愿者领道人,还是模拟联合国的主席。在高考前对自己的前途就有了理智的思考。他觉得年轻人应该多一些挑战。

他非常喜欢缤纷多彩的物理世界,对他来说,芯片和it就如同一道道彩虹,奇妙而美丽。所以,在高考的志愿上他不假思索的填了清华电子系。高考之前李泰伯就取得了保送北大数学系的资格,但他依然参加高考,想通过高考的成绩证明自己。

李泰伯:703分成为状元,放弃上清华,却遭美国11所高校拒录

美国读书是李泰伯的愿望

在高考之前李泰伯就有了去美国读书的愿望。在中国博览会上,美国层出不穷的各类科技研究成果与未来展望,让他了解到美国科技的强大与兴旺,也使他有了去美国读书的渴望。

高考前,对各类学校的对比,美国大学雄厚的实力与优越的读书条件对李泰伯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李泰伯:703分成为状元,放弃上清华,却遭美国11所高校拒录

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说,美国大学简直就是天堂。首先,你如果成绩出众,会有奖学金的奖励。获得美国大学全额奖学金的消息,在新闻里不时可见。第二,如果你符合条件,你还可以申请减免部分学费。

虽然美国读书的成本比中国要高很多,但对成绩始终都非常优异的李泰伯来说,美国大学是自己最理想的读书圣地。

李泰伯:703分成为状元,放弃上清华,却遭美国11所高校拒录

放弃中国名校

成为2010年高考状元之后,一片片的录取通知书雪花般飞来,都是来自中国的名校。不论是清华,还是北大,最终李泰伯都没有选择。因为,他的愿望是去美国的名校读书。当李泰伯将丰富成功的履历邮递给美国名校的时候,结果出人意料。

续有美国11座顶级学府拒绝了他的请求,李泰伯心里非常失望。他不明白原因。北大、清华再次向他发出了邀请,他还是拒绝了。消息传出,引起了很多批评的声音。许多人纷纷说李泰伯“高分低能”,是一个书呆子,不知天高地厚,好高骛远,完全就是一个失败典型。

李泰伯曾经总结自己被美国拒绝的原因,他说我的申请中集中突出的是我的好奇心,而非各种头衔。我的essay中,完全没有提我的各种头衔,完全没有提到数学竞赛的奖项。我的主题全部是兴趣,特别是对于这个世界、对于生活的兴趣,对于文化和文化交流的兴趣。学生会和班长的工作并不是我的侧重。恰恰相反,我的申请中着重于展现在模联、志愿服务和宿舍管理方面。

李泰伯:703分成为状元,放弃上清华,却遭美国11所高校拒录

最后他说原因大概有起步晚,对美国了解不细。SAT分数不够高。美式竞赛AMC-AIME系统成绩不算最好。不了解很多讯息和包装手段。介绍自己过于全面,想面面俱到,结果面面不到。总之确切原因他也不知道。

虽然如此,李泰伯没有放弃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他先去清华大学学习了一年,随后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转入香港大学。

只用了一年,他就获得了64万的全额奖学金。之后不久,他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获取了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就读资格。就这样,他拐了一个弯,实现了自己去美国读书的梦想。

成为麻省理工的学生并不容易。进入麻省理工学习的学生必须达到两项基本条件,一是具有优秀的学习成绩,二是在课外活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第一项李泰伯很容易达到,第二项则是通过他几经波折从清华到香港大学,期间奋斗的经历得到麻省理工的认可。

李泰伯:703分成为状元,放弃上清华,却遭美国11所高校拒录

美国现状

李泰伯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然而,他的命运依然需要他不停的奔波。很快,因为麻省理工与牛津进行交换生的学院交流,他再一次中选了。他背起行囊向着英国出发,领略了牛津学府诱人的校园风光,他回到麻省理工读完了硕士学业。

之后,李泰伯又对医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干脆又考入美国第一的医学院霍普金斯医学院攻读博士。从理工转入医学,这样的跨越有点难度。

李泰伯:703分成为状元,放弃上清华,却遭美国11所高校拒录

在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学习非常辛苦,学术大讲座与专业讨论上午八点开始,常常到下午一点,才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紧接着,下午就是医院实习,需要去现场观察临床病人,通过现场的观摩让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到了晚上小组的讨论要及时进行。一周一次考试。这样的学习模式强度大,考试及格也很不容易。

现在李泰伯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神经工程,他希望通过计算机破解人类基因的携带信息,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避免人类的遗产疾病。如果真的能够有研究成果,这将对人类医学上做出很大的贡献。也祝愿李泰伯在他的研究领域取得成功。

李泰伯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按照自己的理想,坚定走下去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