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泥泥狗”将“访问美国”参展

淮阳“泥泥狗”将“访问美国”参展

第三届海外炎黄子孙拜祖大典将于4月8日(农历二月二十三)在美国旧金山市府广场举行。根据活动安排,现场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览,淮阳“泥泥狗”将和剪纸、捏面人一起作为中华传统工艺一同展出。

根据美国旧金山第三届海外炎黄子孙拜祖大典组委会安排,今年现场将举办富含中华文化元素的作品展。淮阳县侨联获知后,极力推荐“泥泥狗”参加展览。随后,拜祖大典组委会委派专人到淮阳实地考察“泥泥狗”打泥、搓坯、成型、染色、点花等制作流程及了解其“真图腾、活化石”的文化内涵后,最终认定“泥泥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参加本次展览。

淮阳泥泥狗是河南省淮阳县著名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是豫东一带妇孺皆知的泥塑艺术品。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其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有,造型虚幻、神秘。林林总总的怪异形体中有九头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 蟾蜍、晰蜴、豆虫、蝎子等等,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在豫东,最大的庙会莫过于淮阳太昊陵庙会。庙会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它几乎遍布所有的乡村。一到这个季节,淮阳周边十几个县市的群众就会云集来,虔诚地祭拜人祖伏羲,然后逛一逛规模宏大的庙会,算是了却一年的心愿。泥泥狗是斋公、香客们避灾、求福,争相购买的“神圣之物”。

“泥泥狗”是一种黑色泥塑玩具,黑色上再施以红、黄、青、白色,色彩对比强烈,而又不失和谐。中国各地的泥玩具中白底色玩具极普遍,黑底色玩具较少。日本人伊藤三郎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第九届年会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从祭祀礼仪方面来思考“泥泥狗”》一文中,对中国泥玩的深层文化内涵,作了双重构成假说。他认为“白色”泥玩流派的文化属于表层文化(汉文化);“黑色”泥玩流派的文化则迫近华夏民族的基层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两流派文化又相互影响并且发展下去。

“泥泥狗”以黑为基调,再饰以红、青、黄、白,统称“五色”。红、青色艳丽,白为明色,黄则为中和色(现多用广告色、加品红),在黑色的包容中通体鲜艳夺目,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五色”则源于中华民族的“五色观”,由来已久。

《历代名画记》载“泊平有虞作绘”注引《蔡传》说:“彩者,青、黄、赤、白、黑色。色者,言施于僧帛也。绘于衣,绣于裳,皆饰‘五彩’,以为‘五色’也。”《画论》引《冬官考工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贾公彦疏曰:“天玄与北方黑,二者大同小异。”“古有墨分五彩之说。”

《山海经》记载

“泥泥狗是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留下的。”“自有太昊陵就有泥泥狗,因为这是纪念伏羲造人育物时开始制作的。”这样的观点在淮阳泥泥狗艺人中是共识。我省民俗学者王悦勤说:“淮阳民间泥塑的功利目的在于对人类祖先神太昊伏羲氏的崇祀和祈子巫子活动,每个形象都有其深刻内涵……祭祀活动中的‘陵狗’(泥泥狗),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图腾群体,与《山海经》诸神形象不谋而合’,二者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远古初民对始祖神癨\和动物及其变异图腾极端崇拜的心理倾向。”淮阳艺人彭兴孝先生在《淮阳泥泥狗艺术考》中说:“我们不能再把伏羲、女娲以及他们在淮阳的事当成言必加‘传说’二字冠顶才能成立的莫须有人物事情了。泥泥狗与《山海经》的记载相一致,决不是无意的巧合。因为它们不是大致的相合,而是字字句句完全相合,它们肯定是一回事儿。”当地作家董素芝说,关于泥泥狗的艺术形象,《山海经》的文字记载给我们中华民族远古文化树起了一个丰碑。

近年来,海外华人华侨一直保持着慎终追远、祭拜祖先的优秀传统,彰显海外华人华侨对祖先的敬意和对炎黄子孙的认同感。美国旧金山市侨界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海外炎黄子孙拜祖大典,今年拜祖大典仍沿用“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主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