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病的病因和治療方法研究

免疫學的本質特徵是識別“自我”和“非我”。正常情況下,“自我”的成分不會引起免疫應答,“非我”成分會引起免疫系統的攻擊,導致免疫應答。人體免疫系統對“非我”成分的免疫應答,是“免疫防禦”的本來含義,屬於正常的免疫反應。

自身免疫是人體免疫系統對自身細胞或自身成分發生免疫應答。因自身免疫而導致的疾病稱作自身免疫病。顯然,自身免疫病是異常免疫反應惹的病。

常見的、嚴重的自身免疫病有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1型糖尿病。

關於自身免疫病的病因,目前西醫學界認為,概括地說,是因為免疫系統的免疫能力過強,錯誤地對“自我”成分發生免疫應答。短時的自身免疫反應通常不引起病理性的損傷,但失去控制的自身免疫反應持續不斷地對“自我”組織進行攻擊,結果造成人體細胞的破壞或組織的損傷,引發疾病。

相應地,對自身免疫病的治療,目前西醫學主要採用免疫抑制療法,對免疫反應的各個環節進行阻斷,削弱人體免疫系統的免疫能力,以緩解疾病的進程。顯然,如果免疫力被削弱了,即使發生了自身免疫反應,對正常細胞、組織的損害也大大減輕。

筆者研究認為,準確地說,自身免疫病的病因,不是免疫系統免疫力過強,也不是免疫系統對“自我”成分的誤傷。

免疫系統識別“自我”,是免疫系統的天然本能。如果某人的免疫系統不具備這項天然本能,恐怕這個個體來不及出生就已經被自身免疫系統消滅,不會等到長大以後才發生自身免疫病。

西醫學研究發現,免疫系統並不是對“自我”成分都不開展免疫攻擊。例如,吞噬細胞會吞噬、消滅被病原體感染的“自我”細胞。免疫系統對“自我”成分的攻擊,目的不是消滅“自我”,而是為了消滅“非我”,攻擊和消滅“自我”成分是手段,不是目的。舉個類比的例子,外敵入侵我國國土,盤踞在某一建築物內,我軍炮轟該建築物,損毀了建築物,同時把建築物內的外敵消滅。在這個過程中,明知建築物是“自我”之物,仍然實施攻擊;損毀建築物是手段,消滅入侵之敵才是目的。

自身免疫病的病因,不是免疫力過強,反而恰恰是免疫力不夠強大。免疫系統與致病因子的正邪之爭,可分成三種情形:①正勝,病癒;②邪勝,人亡(或某器官、組織亡);③正邪相持,表現為慢性病態,器官、組織不亡但持續受損。

顯然,第③種情形是因為免疫系統對致病因子有一定的抵抗力,但不能消滅致病因子,使人體持續處於正邪相爭的戰爭狀態。如果免疫系統的免疫力足夠強大,一下子把致病因子消滅,戰爭結束,自然恢復為正常的生理狀態。

可以引用中日戰爭作類比。中國軍隊力量薄弱,苦苦抗戰但長期不能取勝,陷於持久戰之中,中國許多國土淪為戰場,受到戰爭的破壞。如果中國軍力足夠強大,短時間內把日軍消滅或驅逐出境,那麼,就不會有大片國土持久受到戰爭的破壞。

戰勝敵人,可以使戰場歸於平靜;採取綏靖政策,或者投降、議和也可使戰場的緊張氣氛緩解,趨於平靜。免疫系統放棄抵抗致病因子,疾病的症狀也可趨於緩解。

自身免疫病的病因,不是免疫系統對“自我”成分的誤傷,而是免疫系統在精準打擊能力不足的條件下不得不對“自我”成分實施故意的免疫攻擊。這就如上文所舉的炮擊藏有外敵的建築物的例子。但是,如果免疫系統精準打擊能力足夠,能夠既消滅“非我”成分又不損傷“自我”成分,那麼,就可以避免對“自我”成分的攻擊傷害。打個比方,一個敵人混入一群國民之中,如果追緝軍隊只有大炮和手榴彈,那麼,只能用大炮或手榴彈炸。這樣,雖可損傷或消滅敵人,但不可避免傷害一批國民。如果軍隊手裡有狙擊步槍,那麼,可以精準瞄準敵人射擊,既可消滅敵人,又可以避免損傷國民。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致病因子環伺,難以完全避免致病因子入侵。人的新陳代謝過程中也會不斷產生致病因子,某些正常成分也有可能轉變為致病因子。所以,人的一生之中,免疫系統與致病因子不斷作鬥爭。這項鬥爭不可避免。免疫系統的免疫力不夠強大或不夠精準,就會引發自身免疫病。

採用免疫抑制療法治療自身免疫病,其機制是削弱免疫力以減弱免疫應答反應,相當於在外敵入侵時採用綏靖、不抵抗政策。這個療法是可以使自身免疫病症狀緩解,但不可能真正治癒。

治療自身免疫病更有效的方法是增強免疫力,主要是增強三個方面的免疫力:①識別力:及時準確識別致病因子,防止致病因子逃脫,又避免把“自我”誤為“非我”。②精準打擊力:精準打擊致病因子,避免傷及無辜。③強大殲滅力:迅速殲滅致病因子,杜絕致病因子逃脫或長期潛伏。

筆者臨床經驗,按照以上增強免疫力的思路,採用中藥治療風溼、類風溼,都能取得治癒的效果。治療腎病綜合徵,也可治癒。期望有機會治療紅斑狼瘡呢。


2020年8月16日夜於頤園

【參考書目】

[1]《8年制大學教材·醫學免疫學》第3版第2~22頁、309~323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