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下一代!每年都有2億家長在犯這個錯…

對於孩子的成長,你焦慮過嗎?

去年,噹噹聯合艾瑞諮詢發佈了《孩子的成長,父母的焦慮—2019成長焦慮白皮書》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真相:91.5%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充滿了焦慮。

我們的掌中寶,成為了最大的焦慮製造者。

中國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下一代!每年都有2億家長在犯這個錯…

為了孩子的成長,中國的父母究竟有多焦慮?

我想起了前段時間香港的一部紀錄片《沒有起跑線》,裡面有些家長的瘋狂操作不禁讓人瞠目結舌。

在香港,為了保證孩子每天有6個小時讀書,甚至一天要上兩個幼兒園;

為了讓孩子掌握藝術特長,參加的藝術班不僅要拼質量,更要拼數量,別的孩子參加6個班,我就要參加8個;

因為頭一胎2歲時爭取名牌幼兒園學位面試失敗,二胎還沒出生就已經提前制定一系列的興趣班,讓下一胎贏在子宮裡!

中國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下一代!每年都有2億家長在犯這個錯…

中國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下一代!每年都有2億家長在犯這個錯…

身為家長,雖然我們可能沒有像那位媽媽一樣做法那麼極端,但也一直處於焦慮中。

“孩子準備上幼兒園了,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呢?”

“孩子很快就幼升小,如何才能讓孩子進入名牌小學接受更好的教育呢?”

“為了讓孩子有個一技之長,要怎樣才能在有限的預算裡為孩子報些興趣班呢?”

關於孩子學習的焦慮,始終緊緊地牽引著我們家長的神經,生怕因為自己的不給力,就錯失了孩子更好的未來。

畢竟,孩子的未來,我們輸不起。

中國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下一代!每年都有2億家長在犯這個錯…

於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很多家長把這些焦慮,悄悄地轉移給了下一代,慢慢地扭曲成“拔苗式教育”。

為了讓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不惜以犧牲孩子的童年甚至健康為代價,也要讓孩子嚴格地踏上自己精心制定的康莊大道上。

不是孩子輸不起,而是父母怕輸

所以,我們到底為什麼而焦慮?

著名心理學者張怡筠說:

“大多數父母焦慮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內心不夠強大,在諸多比較的環境中迷失教育方向,從而失去對自己情緒的控制,開始變得焦慮不安。”

簡言之,就是當被焦慮充斥大腦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迷失對孩子的教育方向。

中國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下一代!每年都有2億家長在犯這個錯…

媽隊的朋友小莉就是這樣活生生的例子。

因為自己本身出生於農村家庭,吃了不少因學歷較低而受到社會毒打的虧,痛定思痛的小莉,把全部的希望都給予在女兒身上,希望女兒接受好的教育,不要重蹈覆轍自己慘淡的人生。

可是,人的慾望就像無底洞一樣,當女兒無法滿足自己的高要求時,小莉就忍不住對她冷嘲熱諷。

語文考了第一名,小莉毫不留情地罵她:“有什麼好驕傲的,你看自己的數學,連及格分都達不到!”


運動會拿了400米冠軍,小莉卻冷漠地質問她:“怎麼在學習上就不這麼努力,你看看你們班長,成績又好,各方面都比你強。”

好不容易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績,卻被媽媽批得一文不值……

中國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下一代!每年都有2億家長在犯這個錯…

知乎上有個很火熱的話題:什麼樣的孩子最累?

其中,一個最高讚的回答戳中了無數孩子心:父母的慾望有多深,孩子活得就有多累。

很多次,我看到小莉女兒都是默不吭聲地坐在一旁忙自己的事,不愛與人溝通,完全失去了孩子在6歲這年齡段該有的童真與靈性。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不想讓孩子輸,不是孩子輸不起,而是父母怕輸。

怕自家孩子不如別人優秀;

怕孩子重走自己的錯路。

與其說,這種“拔苗式教育”是為了孩子好,倒不如說它切中了家長的攀比和自我補償的心理。

中國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下一代!每年都有2億家長在犯這個錯…

父母的焦慮不應由孩子買單

前段時間,世界冠軍田亮曬出女兒的健身視頻火爆熱搜,小小年紀卻擁有如此流暢的腿部線條,瞬間羨煞幾十萬網友。

中國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下一代!每年都有2億家長在犯這個錯…

出生於跳水冠軍的星二代家庭,森碟並沒有被強迫繼承爸爸的跳水之路,沒有要有“女孩子該有的樣子”而強行送去學鋼琴芭蕾,也沒有被活生生地調教成愛穿裙子、能歌善舞的小名媛。

相反,在這樣寬鬆的環境下,森碟長成了一幅陽光明朗的模樣。

不僅完美地繼承了爸爸的運動基因,網球、衝浪樣樣不在話下,更在第一次參加世界比賽就獲得了標槍和跑步的銅牌。

中國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下一代!每年都有2億家長在犯這個錯…

網友們都很好奇:別人家孩子都在埋頭苦幹的時候,自家孩子在放任地跑,不會很焦慮嗎?

葉一茜說道:“不能因為自己的擔憂而去壓抑女兒的天性,唯有在她上山下海時,守在她身邊,為她的安全兜底。”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不會把焦慮轉移給孩子,讓孩子為自己的焦慮買單,而是尊重孩子的的天性,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掌舵者。

中國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下一代!每年都有2億家長在犯這個錯…

著名作家小霍丁·卡特說:“我們希望有兩份永久的遺產能夠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是根,另一個是翅膀。”

希望我們都能幫助孩子長出飛翔的翅膀,而不是成為禁錮孩子的“牽線人“。

<code>原創不易,喜歡的話歡迎關注和轉發喲!/<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