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孩子,希望你能珍惜那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

滴水穿石,靠的是日復一日的慢功夫。

教書育人,靠的是年復一年的傳道授業。

孩子,媽媽希望你能遇到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陪伴你一路成人、成長、成才。

你要知道,管你最嚴的老師,愛你最深。

1

嚴是愛,寬是害

不管教怎能成才

那天,你悶悶不樂地回家,跟媽媽抱怨說“老師太嚴格了”。

“我只是忘了帶作業,又不是沒有做,第二天補上不就行了嗎?”

我反問道:“你自己想想,這是第幾次忘了帶作業了?”

你沉默了,似乎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孩子,媽媽不會怪老師,反而感激老師。

任何一次縱容,都有可能讓你變本加厲,任何一次忽視,都有可能讓你行差踏錯。

正因為老師對你有所期待,才會對你有所要求,目的只有一個:讓你變好。

老師若不嚴格,吃虧的一定是你。

媽媽上小學的時候,遇到過兩位截然不同的班主任。

第一位班主任歲數比較大,她為人很好,性格溫柔,同學們都很喜歡她。

可是,她管不住學生,大家不聽課,不寫作業,成績也一塌糊塗。

上三年級的時候,學校給我們換了一個新老師,她個子不高,但很兇。

如果我們不做作業,就要把作業抄三次;

如果我們考試不及格,就要去操場跑圈。

正因為害怕被懲罰,同學們反而開始認真學習。畢業的時候,我們班大多數同學都考上重點中學。

只有負責的老師才管學生。

只有嚴厲的教育才能成才。

天底下沒有幾個老師不愛學生,但如果你把老師的縱容視作愛的話,那麼,老師其實“不愛”你。

孩子,請你珍惜那些對你好的人,他們原本可以不那麼做的。


2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有懲有戒,教育開始

哲學家盧梭說過一句話:

“你知道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老師對孩子不溫柔,不鬆懈,不放任,是為了孩子好,沒想到成了孩子眼中的“壞人”。

沒有人願意當壞人,但為了讓孩子學好,老師願意做這樣的“壞人”。

因為只有當孩子有了敬畏之心,才會敬畏知識,敬畏未來。

還記得去年看的電影《老師·好》嗎?媽媽記得,你說苗老師很像你的班主任。

他會沒收學生上課看的武俠小說;

他會親自抹掉女同學嘴上的口紅;

他會把上課搗亂的學生趕出教室;

……

可這麼嚴厲的老師,卻讓你哭紅了眼。

當他弄丟了自行車後,全班同學一起逃課幫他找車,卻被他狠狠批了一頓:

人民日報:孩子,希望你能珍惜那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

“再這麼折騰下去,你們這輩子都不會有人看得起!”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有管、有教、有懲戒、有激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個真正負責任的老師,不管別人怎麼看,也不管落得怎樣的下場,一定會把戒尺握在手裡。

因為率先垂範,是教育的起點。

因為懲戒學生,是教師的良知。

多年之後,那群曾經被看不起的學生,終於長大成人。

他們當中曾經喝酒打架的學生,成了拿著兵器的軍人;曾經沉迷小說的學生,成了拿著戒尺的教師。

人民日報:孩子,希望你能珍惜那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

人民日報:孩子,希望你能珍惜那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

教育,不僅僅是傳道授業,不僅僅是懲戒約束,更是發自內心的溫暖、坦蕩,是予人予己最大的善意。

一個嚴厲的老師,足以改變一群孩子的命運。

孩子,那個願意批評你、懲戒你的老師,你要心存感激。


3

教師,眼中有光彩

學生,未來有希望

孩子,你見過打鐵嗎?

把在火爐中燒得通紅的鐵塊拿出來,用鐵錘反覆、用力地敲打,它才會成型,變得堅硬。

被鐵錘敲打的過程,一定很疼,可如果不打磨,這塊鐵就會生鏽,被丟在角落裡變成廢物。

寶劍鋒從磨礪出,無論鐵塊,還是少年,必須經過打磨才能變得有用。

教育一定是熱火朝天的,教師一定是心懷理想的。

曾經有人說:一個老師願意嚴格管教學生,說明她對教育還有希望。

媽媽讀中學時的語文老師,國字臉,戴眼鏡,他的嚴厲全校皆知。

那時候但凡班裡有一個不及格的學生,他就天天抓著他聽寫、背課文、改作文。

可我們都喜歡他,或者說,喜歡他上的課。

他的課總是充滿激情,聲音洪亮,每每講到歷史人物的故事,眼中總是綻放光彩,甚至動情落淚。

正因為他的感染,我們都喜歡上語文課,成績也越來越好。

托爾斯泰說過:“如果一個老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

眼裡有光的老師,才是學生心中的燈塔。

一個畢業多年的大哥哥,十分懷念自己的學生生涯:

“多麼希望有一天突然驚醒,發現自己是在高一的一節課上睡著了,現在經歷的一切都是一場夢。

老師揪起你的耳朵,叫你好好聽課。

你看著窗外的球場,一切都那麼熟悉,一切還充滿希望……”

孩子,那個願意管教你的老師,哪怕你即將跌入懸崖,也會拼了命抓住你的手。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個人會真心管教你:

一是父母,二是老師。

只有真正負責的老師,才不忘教書育人的天職,頂著種種壓力與風險,去嚴格地管教你。

這是為人師者的深情,也是老師對你的殷切期待。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被打過的稱之為弟子,被罵過的稱之為學生,不溫不火禮遇相待的只能稱呼為學員。

校園之外沒有溫室,不寵著你、慣著你的老師,才能真正教好你。

孩子,希望你的未來平安喜順,更希望你在漫長的求學路上能遇到手握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心懷敬畏,勇敢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