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重返记忆中的自然博物馆

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天桥剧场, 位于这个重要地理位置的就是占地面积 15000 余平方米,拥有321829件馆藏的北京自然博物馆。

穿越时光,重返记忆中的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

岁月的变迁1951年4月,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成立了,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1962年它被正式命名为我们所熟悉的北京自然博物馆。如今69年过去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为无数参观游客带来了难以忘怀的体验,它承载了各个年代的独家回忆。

今天,小编就采访了BTV观众俱乐部后台不同年龄段的同事们,和大家分享每个年代的声音:

记忆中的自然博物馆

80 后有话说

我记得小学的时候每次社会实践课学校都会组织大家参观自然博物馆。那时候小学课文有一篇文章叫作《黄河象》里面写着“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感觉这一句话能深深的烙印在我们每个 80 后的脑海里。书本上的描述终归是文字,在没有去 真正参观过黄河古黄河象化石之前,我根本无法想象黄河象骨架有多大。那时候虽然没有 3D、VR 这些高科技,但感觉在博物馆看到那些化石仿佛都活过来了,我能和它们肩并肩的站在一起。那时候特别盼着每年多几次社会实践课,走出课本,走出校园,能真正走到这些化石的面前。

穿越时光,重返记忆中的自然博物馆

黄河古象化石

90后有话说

从出生到长大,贯穿我整个童年的声音就是“寻找长江白鲟”。公益广告,专家分析,搜索救援等等,这些最终都没能换来白鲟的出现。今年1月2日,经过十年的探查,长江白鲟最终还是被宣告灭绝了。今年当我再次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时候,特意留意了1.2亿年前白鲟的先祖——刘氏原白鲟化石,希望真的从中可以看到白鲟的身影。

除了感叹敬畏自然以外,也惋惜着“天子始乘舟,荐鲔于寝庙”的自然原貌不会再出现了,就像青春一样,一去不复返。


穿越时光,重返记忆中的自然博物馆

刘氏原白鲟化石

00 后有话说

比起具有年代感的馆藏,我会被充满科技感的4D电影所吸引。我记得2018年参观博物馆,那时候正逢国内掀起4D电影的热潮。北京自然博物馆也推出了首部原创科普类4D电影《小侏罗兽历险记》。

我还能清晰地记着电影讲述了在远古时期的一只小侏罗兽和妈妈在走散后经历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动感的座椅,视觉上的3D效果使整个生机勃勃的恐龙时代都呈现在了我的面前。

虽然有些只有几秒钟镜头的恐龙不会被人熟记,但通过后来的查阅我才知道,这些 “小角色”都是世界级的重大发现。本以为自然博物馆会生硬沉闷的陈列馆藏,却没想到现代科技让自然博物馆画上了生动深刻的一笔。


穿越时光,重返记忆中的自然博物馆

4D电影宣传海报


比起 4D 电影,北京自然博物馆在今年更是通过拍摄《藏品有话说》的科普类纪录片向大

朋友和小朋友们介绍自然博物馆内“从未谋面”过的珍贵馆藏:

藏品们的自我介绍

还记得几年前热播的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系列中,那些午夜复活的展品吗?

在《藏品有话说》系列纪录片中,我们的编导也将采用这种脑洞大开的形式,让 藏品“活”起来: 鹦鹉嘴龙、黄河古象、中华侏罗兽等珍贵的藏品们将“走”出 教科书,自己开口“讲述”那些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种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科普方式会让小朋友和大朋友们都更容易走进那段神秘悠久的远古时期。而且多个未被公开展出过的藏品们将一同出现在大众面前,属于各个年代的回忆齐聚一堂,满足了大家想一饱眼福的愿望。

如果说沉默的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第一手资料;那么自然的演变就是历史记忆的碎片,是在这广袤的大地之下,尘封已久的故事。如果大家也对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展览很有感情,想一起回忆、分享一段不为人知的展厅故事,请在下方留言给我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