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若苏州,一座精致到骨子里的千年古城

不知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就乱入了姑苏城。

过越溪,出石湖莫舍,转蠡墅,通北寺塔。似乎过一个地铁站,便有一段足足的故事够遐想连篇。谁叫这城,两千年里有太多见识。

婉若苏州,一座精致到骨子里的千年古城


苏州夏天的风很大,但不会让街道的空气显得疲惫而杂乱,这穿堂走巷的风,反而使得埋在巷子里的土味儿着了各种新鲜。旧里往生着流动的街景。洒落一阵针尖一样的毛毛雨,刚刚滑了面,却又戛然。于是雨过成风,即无事状。若古间的女子,行走于此时节,便不可少一方绣锦,不然,羞了面的难堪,也只得莞尔一笑了了。

婉若苏州,一座精致到骨子里的千年古城


湖石之兴盛于北宋,而造极于明清。苏州的人,真是精致到了骨子里。迥异于单调的楼台高阁,方寸之间,就将这太湖的精灵堆砌地巧夺天工。不过狮子林一处,洞天福地,琅环相衔,究竟是让人着了迷。以乱易整,本是末流,然于此间,倒是造出了别样风流。那爱极了风雅的乾隆帝,也将这狮子林数访了后搬去,到避暑山庄,到圆明园,于是,天下江南。然带走了制式,却没能尽带去这一方雅致。苏州的园林,是从属于苏州的。“未能抛得姑苏去,一半园林一半愁。”只有在这姑苏城里,才能真正知道,所谓园林,堆出的不只有范式,还有过了太多解不开的绵愁。

婉若苏州,一座精致到骨子里的千年古城


苏州的水养过了苏州的园林,更涵养了苏州的人。苏湖熟,天下足。幸福很简单,有一口田,吃饱穿暖。可从水乡走出来的苏州人,却成为了天下的苏州人。“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当年的蚕妇想不到,自是这养蚕缫丝以足令苏州富甲一方,更何况苏州人远未止步于此。

婉若苏州,一座精致到骨子里的千年古城


小事情反映人心,小玩意反映用心。苏州人对于珍珠的使用,可谓用心到了极致。那将珍珠视作婴儿的苏和盛,硬是用数载时光培出了名动京城的太湖五品珍珠。便是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轻轻一拍,化为齑粉,依旧能够成为上等的材质供人妆颜。磨砺中发生,苦难中长成,光芒过后乘风而去,倒是像极了人的一生。

婉若苏州,一座精致到骨子里的千年古城


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万年修得一桥安。出胥门,乘船随护城河而去,沿途千年的古城墙依旧,苔痕累累,这里没有屈原,可有伍子胥,到曹娥到沈万三再到唐伯虎。一个人,一座城。家国情怀在的地方,哪里从来都不会显得老迈。一茬又一茬的新芽,是春风又绿,待明月照我,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刚说罢了前朝往事,奋笔疾书,也追不上新的传奇。

婉若苏州,一座精致到骨子里的千年古城


诚品书店是难得的可以在书堆里游着就摸到了厨房里的书店。书是生活,生活是书。然后,安静漫卷。堆出来的格调,当真是不如自然来的好。于是,蹲坐着读书的人少了,摆着各色造型拍照的人多了。这倒是与之前的园景小筑成了比对,或许若干年后,也会有好事者,回想起这样的书店,也应是当时值得一提的一段,毕竟,谁又知道,怎么就成了明天的经典呢?

婉若苏州,一座精致到骨子里的千年古城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城市里的老者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风骨。他们合手而拍,拾级而上,完全不记得来往间的匆匆忙忙。他们鼓乐而歌,围栏而坐,好像举手投足就是几十年的时光。正是这些老者,在岁月里活出了姑苏城的性格。而那些嬉杂其间的孩童,或许早已忘记了升起纸鸢的东风,但蹲坐在箩筐售卖的莲蓬前,依旧是不可多得的天真欢颜,于此甚好。

婉若苏州,一座精致到骨子里的千年古城


夜月丰满。在妆成画布的天空里,云也定住了风。华灯透过河水秀出排排倒影,往复着旧时的安宁,摇曳吧,荡过了一船一船的人。这样的城,看多了,便不容易睡着,因为看到了舍不得。于是拥她成眠,且说晚安。

婉若苏州,一座精致到骨子里的千年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