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國人娶老婆和中國人娶老婆的區別 差距有些大

多年前有個段子,略加改編,如下:

經介紹,一個大齡女跟一個大叔相親.大叔40多歲,工作20年了。女問:有積蓄嗎?男答:有20年積蓄,大齡女就嫁給他了。洞房花燭夜,第二天,新郎精疲力竭、新娘披頭散髮,口中喃喃:“20年積蓄…”

分析美國人娶老婆和中國人娶老婆的區別 差距有些大


這個段子,其實可看作“高級黑”,諷刺的是女方苛求“有房有車有積蓄”的風氣。

我有個美國朋友,40多歲,最近春風滿面。他大兒子已經上大學了。政府給了助學金,加上稍稍打工,已經完全經濟獨立了。朋友給他太太買了個結婚鑽戒,Tiffany的,“欠她20年了”。結婚那時,只給她買了個普通的婚戒,1百多美元。那女孩也沒有逼他買鑽戒,畢竟是嫁給一個男人,而不是嫁給一隻鑽戒,只留下一句話,“等以後有錢了,再補吧。”婚後,有了老大,後來老二、老三又爭先恐後加入這個小家庭。

結婚時候,是租的公寓。有了老大後,就存錢買房,到老三出世後,終於能夠拿出10%的首付,4萬多,買了個40多萬的獨立房,三臥兩衛帶車庫。在美國首都的外圍,房價比首都的便宜。每月還貸,加上孩子汽車水電伙食手機保險等等開銷,工薪階層的這對夫婦,基本就是月光族。如此,一個鑽戒,欠了二十年。

在美國,一枚Tiffany鑽戒,怎麼也得數千美元,大約相當於工薪夫妻一個月的薪水,對他們來說,是個大數字。通常,如果有數千元的積蓄,他們情願選擇去旅遊,或者換一輛車,不會去買奢侈品。

這位美國朋友若投胎投在中國的某個大城市,估計得推遲20年結婚。

前幾天,我給國內親友打電話。有位是上海30多歲的白領,明年1月結婚。7天國慶長假,6天主動加班。婚禮費用,壓力山大。光是十來桌酒席,就得10萬。雖然到時候能收到禮金,但現在得先付出去,而且以後還要隨份子隨出去。房子裝修約20萬。再加上婚慶公司什麼的,百元大鈔,嘩嘩地流出去。

前兩年有個統計,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結婚成本很高,約為2百多萬。不少網友吐槽,按現在的房價,討老婆成本得提高到3百多萬。以前有句話,“談錢傷感情”;現在有句話,“談感情傷錢”。

那30多歲的上海白領,很幸運,拜拆遷之福,不需要買房子,討老婆成本大大降低,所以才能基本做到“三十而立”。不然的話,不知要再熬多少春秋。假設,購房首付和其他的費用,比如“聘金”、“改口費”等等,總共縮減為1百萬。大學畢業後,每年存錢,逐年增加,若平均每年積蓄5萬,也得20年,才能存滿1百萬。

所以,那位美國朋友若投胎投在中國的大城市,他的老大就不可能已經上大學,可能還未跟上億個精英同伴競爭唯一的優勝獎呢。

美國青年談戀愛,談的就是戀愛,而不是談買賣,沒有一個女孩或者她母親將“有房有車有積蓄”作為“定價標準”。若到談婚論嫁時,“有工作”倒是作為要求之一。這個,很是實在,不是苛求。若有穩定的工作,包括自己當老闆的工作,以後自然可以買房子。

不過,美國人似乎沒有什麼“房子情結”。據人口統計資料,美國約三分之一的人沒有買房子,一輩子租房子。而青年更是多數沒有買房子。據美國新聞(U.S.News)2014年4月30日的報道,美國35歲以下年輕人擁有房屋的,從2013年的36.8%,降低到36.2%。(homeownership for Americans 35 and under declined to 36.2 percent,down from 36.8 percent in 2013)。

​加之美國傳統上,結婚費用是由女方支付的。所以,男人討老婆,成本實在低。即使是屌絲,想結婚就結婚了,絕對不會為了討老婆而當積蓄苦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