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離我們有多遠?

很多人特別討厭說風險,認為是不吉利;也有人說風險離我們很遠。那麼我們來看看風險離我們有多遠?

一般的家庭成員分佈如下,一家三口或四口,年輕的父母,幼小的寶貝兒。這看似和諧美滿的家庭,令人羨慕,誰也不會想到它會發生風險。

有人說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第一賣保險的應該是孩子的教育金。沒錯,孩子是我們的寶貝,是家庭的希望,是家族的延續。孩子的教育是家庭最大的而且是不可少的開支。

但我們設想一下,家庭成員中,誰的風險最大?對爸爸的風險,或者可以說是家庭成員中支撐經濟的哪一位成員風險最大,因為他出行辦事的機會最多,他本人的壓力也最大,假如萬一他有了風險,孩子的保費誰出?家庭的支撐誰來頂起?

對,第一個買保險的應該是家庭的第一支柱,我們來設想一下,王先生今年35歲,有兩個寶貝,妻子為了照顧兩個寶貝,在家裡做全職媽媽。

王先生工作非常成功,是公司的法人,收入匪淺。於是夫妻倆沒有經濟壓力,一人安心照顧孩子和家庭,一人一心經營公司,王先生的公司效益不錯,買了一套別墅,當然有貸款。

每月還貸兩萬元,大孩子上小學課外輔導班費用每個月約1萬元,小孩子上幼兒園,在北京上幼兒園的費用,遠遠超過了大學的費用,王太太每月瑜伽,健身,化妝品等費用大約1萬多,保姆費5000多。假期,全家人出國旅遊等費用,外加上王先生在外頭應酬,養車的費用等等,他們家一個月的固定開支最少在8萬元以上。

所以儘管王先生公司效益不錯,但他維持一家人的開支之後,幾乎所剩無幾。而且凡是經營公司的大多都有貸款等經濟週轉。

某日,王先生突發疾病住院檢查,發現得了肝癌。這個家的天瞬間塌了,高昂的治療費,王太太手裡的那點積蓄很快就見底。而公司沒了王先生的坐鎮,很快也亂成了一鍋粥,三個月後房貸還不上,銀行的電話每天不斷,後來的情形大家可想而知……

我們換位思考,假如當初王先生給自己買一份重疾保險,保額500萬,那情況又會是什麼樣?

在這兒需要提醒大家一下的是,保險理賠款,不得作為債權債務的償還。也就是說保險理賠款不管他外面欠多少錢,他都可以不還,這筆款可以作為他日後的生活補貼醫療營養等費用。

所以人們常說“成功在於選擇”,一點兒沒錯。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躍文,大家都知道,因為突然離開,來不及留下隻言片語。他走後別墅被銀行收走,屋裡的財產,被侯耀華轉移。他的兩個孩子無奈之下只能請求法院的支持,才要回一小部分的財產,人心叵測!

還有一個例子,北京一對夫妻,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一天晚上其中一個孩子發燒了,夫妻兩個開車送孩子去醫院看病。

在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他們按照規定,停車等紅燈。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後面的一輛車像喝醉了酒似的,以超快的速度飛奔過來,撞上了他們的車。

爸爸和一個女兒當場遇難,媽媽經過搶救,成了胸部以下全身癱瘓的重度殘疾人。在爸爸和女兒舉行葬禮的時候,媽媽被擔架抬著參加了葬禮,場面極其悽慘。一家四口瞬間就剩下一個女兒,身體健康,這個故事新聞上有報道。

好在因為他們家提前買了保險,雖然有兩個人遇難,媽媽也重度殘疾,但畢竟有一些經濟補償,可以作為後期媽媽的護理費和營養費,以及小女兒的生存教育基金。

我們的一個鄰居年齡比我大幾歲,男的也腦出血,腦血栓以及糖尿病多年,經常住院,後來發展到腎衰竭,住院時間加起來好幾年,他們就是,有社保的同時也有商業保險,所以在他住院的那麼多年裡,除了社保報銷之外,還有商業保險也給他們減輕了很大的負擔。

所以現在國家強制和提倡人們買保險,就是預防一個家庭有一個人生病,就會使這個家庭造成貧困的局面,甚至有好多人因看不起病而提前結束了生命。

也有人說,如果我得了病就不看啦!我就提前結束生命,可是這個行簡單的想法也是有很多人實現不了的,很多人都見過在ICU病房裡,插著呼吸機的那些病人,他基本已是完全昏迷,已成植物人,那個拔掉呼吸機的小小舉動,對於他來說是天方夜譚,他自己根本沒有辦法實現,而且即便有能自己實現的人,也不忍心給活著的親人留下心理上的巨大傷害。

所以說講了這麼多,大家有沒有總結出風險離我們有多遠?

胡適說——

保險的意義,

只是今天作明天的準備;

生時作死時的準備;

父母作兒女的準備;

兒女幼時作兒女長大時的準備;

如此而已。

今天預備明天,

這是真穩健;

生時預備死時,

這是真曠達;

父母預備兒女,

這是真慈愛。

能做到這三步的人,

才能算作是現代人。

一生平安是美好的祝福,也是美好的願望!但是,如果沒有但是該多好啊?

永遠不要忘記這句話:“平時注入一滴水,難時擁有太平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