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影攝影,一種非常有趣面又特殊的攝影藝術形式。它給攝影師與觀眾提供了足夠的想象空間。在以夜晚或早晨的天空為背景襯托的剪影照片中,銘刻著一種美感和一定的神秘感;隱藏進了黃昏與黎明的陰影中,展示了攝影藝術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今天,小編分享一版《中國攝影報》中,有關剪影的內容,快來看看剪影攝影的魅力吧。
剪影
注: 本篇內容摘自《中國攝影報》2020年4月21日 第31期 第4版,朱欣欣——《剪影》 文/點評
光線、角度與曝光
點評內容:通過對天空的正常曝光,將處於大光比之下的人物和建築剪影化處理,使其形成生動的輪廓形狀,並利用建築結構形成框式構圖,集中觀者視線,而攝影師對瞬間的精彩捕捉更是增加了畫面的吸引力。
點評內容:明亮的樹花在黑暗的環境下更加璀璨,但同時也加劇了與人物的光比反差,因此在攝影師對樹花作準確曝光的情況下,人物就變成了生動的剪影,在四射的樹花映襯下,充滿了想象的空間。
點評內容:逆光角度下拍攝並根據天空亮度曝光後的畫面,呈現出生動的剪影效果。不過攝影師很好地掌控了曝光範圍,沒有將勞作場景全部剪影化,而是保留了部分主體的細節,從而增加了畫面的對比與過渡效果,營造出階梯狀的排布特點,使形式感得到增強。
點評內容:因為獨特的光照條件和色調效果而呈現出吸引人心的視覺物質,同時林立密集的建築在逆光之下富有了虛實層次,與明空曠的海面形成對比效果,共同渲染出了城市的繁忙景象和活力氣息。
注: 本篇內容摘自《中國攝影報》2020年4月21日 第31期 第4版,朱欣欣——《剪影》 文/點評;朱瑞芳/圖、謝長血/圖、呂建軍/圖、隋彪/圖
構圖設計
點評內容:落日的位置被處理得恰到好處,水平線的平直保證了畫面的穩定性,這與充滿動感氣息的水面形成一種制約和均衡,而水面中排布有序的小船則以剪影效果與背景中的太陽形成呼應之勢,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性。
點評內容:攝影師逆光拍攝,並巧妙利用了前景中岩石的立體形態和紋理質感來生動畫面,增加了畫面的真實感,而作為趣味中心的人物則被安排於天地之間,在空間上形成了一種過渡和呼應關係,有效信中了觀者的注意力。
點評內容:這張照片因為清晨霧氣和側逆光的作用,產生出了濃郁的光影意境,看上去似人間仙境。層疊的山峰虛虛實實,充滿了空間上的變化感,而蜿蜒的河流明明暗暗,引導觀者視線深入畫面,前景山腳下的村莊則為這一仙境增添了煙火氣。
注: 本篇內容摘自《中國攝影報》2020年4月21日 第31期 第4版,朱欣欣——《剪影》 文/點評;謝斌/圖、梁慧軍/圖、陳正祥/圖
生動的形態輪廓
點評內容:利用窗戶的逆光效果來拍攝人物,比較容易營造出剪影效果,只是需要注意把控的是人物形態的生動性和畫面的簡潔性。這張照片對此做了較好的處理,並巧妙利用了窗戶的幾何結構構圖,進一眇增加了畫面的形式美感。
點評內容:在人物的拍攝中,利用建築的結構形成構圖是屢試不爽的拍攝手法。在這張照片中,建築的對稱形態和框式結構被攝影師巧妙地運用,並在人物行至高點時拍攝,即突出了人物形態,又使畫面富有了形式美感,可謂生動。
點評內容:攝影師選擇的拍攝角度,充分發揮了傘的質感特徵和光影效果,賦予了畫面以新意。三把並排的傘在畫面中形態生動,簡潔有力,而吸引人心的光彩,尤其是每把傘上的人物投影,為畫面帶來了聯想空間。
點評內容:高角度俯拍有利於呈現大場景的廣闊感,同時逆光下拍攝,將地質結構的層巒疊嶂之感作了生動表現,而前景中鱗次櫛比的建築則帶來了一種鮮明的地域民族風尚,表達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
注: 本篇內容摘自《中國攝影報》2020年4月21日 第31期 第4版,朱欣欣——《剪影》 文/點評;陳欣/圖、李運清/圖、張鋼/圖、盧綺平/圖
襯托的運用
點評內容:排列有序的樹木和涼亭因為背景的襯托而形態醒目,並與朦朧的背景在對比中產生空間氛圍,使得冷色調之下的景觀看上去更富靜謐氣息,而色彩的對比——由暖色調的帳篷所帶來的視覺點綴,則彰顯了主題,突出了趣味。
點評內容:光線和煙霧所帶來的光影和虛實變化使其看上去非常富有美感,但是正在搶險的人物卻在傳達著現場的危險和緊迫,這種反差會增加觀者的觀看情緒,使畫面的表現力更加充沛。
點評內容:因為反射金色陽光的水面與人物形成了強烈的明暗反差,在對水面進行曝光的過程中,人物形成了剪影效果。金光閃閃的水面渲染出了情緒,而人物的剪影形態也在明亮水面的襯托下,更加突出和生動。
注: 本篇內容摘自《中國攝影報》2020年4月21日 第31期 第4版,朱欣欣——《剪影》 文/點評;李波/圖、高磊/圖、歐陽淑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