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比日本人多,為什麼抗戰打了一年,國軍兵源近乎枯竭了?

中國比日本人多,為什麼抗戰打了一年,國軍兵源近乎枯竭了?

抗日戰爭爆發之前,幾乎所有的分析人士都認為中國最大的優勢就是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人口眾多。日本人口遠遠沒有中國多,地狹人少,無法支持長期戰爭。所以,只要中國持久抗戰,就一定能夠贏得戰爭的最終勝利。

但是當戰爭真正爆發的時候,人們才發現,情況並不是這樣。因為日本當時已經實行了預備役制度,而中國因為長期處在軍閥混戰狀態,所以除了廣西之外,其他省份都沒有實行預備役制度。所以兵源儲備很緊張。

淞滬會戰爆發之後,國民政府幾乎將自己所有的中央軍精銳都全部投入進去了,之後又陸續投入了廣東來的粵軍,廣西來的貴系部隊等地方部隊,但是持續了三個多月之後,國軍還是全線崩潰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軍的後備兵員補充不上。

在抗戰爆發之前,全國只有廣西實行了全民兵役制度,所有16歲以上60歲以下的男子都經歷了軍訓,成為了預備役人員。這也是原本只有第七軍一個軍的桂系部隊能夠在戰爭爆發之後迅速擴編到4個軍的原因。

中國比日本人多,為什麼抗戰打了一年,國軍兵源近乎枯竭了?

其他地方部隊就沒有這種情況了。比如中央軍當時在淞滬會戰中損失慘重,兵源補充只能從地方保安團抽調,主要是當時已經被國民政府控制的湖南,湖北等地抽調而來。這些後備兵員到達戰場之後,再被分批補充到前線的部隊。

現在一般都認為,抗戰爆發時全國的部隊總數應該在130萬人,也有的說法認為是200萬人左右。這其中既包括中央軍,也包括地方部隊。而這些有經驗的老兵,在經歷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之後,就基本上消耗殆盡了。

所以戰爭進行到1939年的時候,國軍部隊就表現出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戰鬥力和作戰水平。在武漢會戰結束之前,國軍還有能力在局部地區發動反攻,而在武漢會戰結束之後,國軍就只能被動防禦,而沒有能力主動反擊。

也是在這之後,國民政府才不得不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強行徵召老百姓參軍上前線,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拉壯丁。尤其是在大片國土已經淪喪的背景下,國民政府所能夠實際控制的領土和人口都已經大幅縮減,從而只能強行抓壯丁,來補充在前線受到損失的部隊。

中國比日本人多,為什麼抗戰打了一年,國軍兵源近乎枯竭了?

這就是說,即便一個國家名義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如果沒有進行工業化的改造,國家實際上也沒有能力動員這些資源來服務於自己的目標,尤其是參與戰爭。只有國家能夠有效的控制和動員這些資源和人口,才能把他們變成自己的戰爭資源。

國民政府當時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基層社會自從晚清以來就已經完全崩潰了,而國民政府也沒有能力重建。我們現在都說皇權不下縣,國內政府的情況還要更慘一些,在許多省份實際上連縣都到達不了,更不用說縣以下了。

所以當時的國民政府不僅無法有效的動員全國老百姓參軍抗戰,實際上也沒有能力在自己控制的範圍內,通過徵稅來獲得資源,支持戰爭。當時人們所說的中國的優勢其實都只是紙面上的,國民政府並沒有能力有效地動員和使用。

反過來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八路軍和新四軍能夠在各個抗日根據地內,通過減租減息來動員群眾參軍,對八路軍和新四軍所到之處,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重建地方的基層組織體系,把當地的老百姓都編織進自己的網絡裡,這樣也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根據地內的人口和資源。


專欄

血沃中華:抗日戰爭中的國軍

作者:蕭武

10幣

122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