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衡》第二十五卷│祭意篇第七十七(5)

2020年04月20日 星期一

農曆庚子年【鼠年】三月廿八


《論衡》第二十五卷│祭意篇第七十七(5)

【原文之五】

孔子之畜狗死,使子贛埋之,曰:“吾聞之也,弊帷不棄,為埋馬也;弊蓋不棄,為埋狗也。丘也貧無蓋,於其封也,亦與之席,毋使其首陷焉。“延陵季子過徐,徐君好其劍。季子以當使於上國,未之許與。季子使還,徐君已死,季子解劍帶其冢樹。御者曰:“徐君已死,尚誰為乎?”季子曰:“前已心許之矣。可以徐君死故負吾心乎?”遂帶劍於冢樹而去。祀為報功者,其用意猶孔子之埋畜狗也。祭為不背先者,其恩猶季之帶劍於冢樹也。聖人知其若此,祭猶齋戒畏敬,若有鬼神;修興弗絕,若有禍福。重恩尊功,殷勤厚恩,未必有鬼而享之者。何以明之?以飲食祭地也。人將飲食,謙退,示當有所先。孔子曰:“雖蔬食菜羹瓜,祭,必齋如也。”《禮》曰:“侍食於君,君使之祭,然後飲食之。”祭,猶禮之諸祀也。飲食亦可毋祭,禮之諸神,亦可毋祀也。祭祀之實一也,用物之費同也。知祭地無神,猶謂諸祀有鬼,不知類也。經傳所載,賢者所紀,尚無鬼神,況不著篇籍,世間淫祀非鬼之祭,信其有神為禍福矣?好道學仙者,絕谷不食,與人異食,欲為清潔也。鬼神清潔於仙人,如何與人同食乎?論之以為人死無知,其精不能為鬼。假使有之,與人異食。異食,則不肯食人之食。不肯食人之食,則無求於人。無求於人,則不能為人禍福矣。

凡人之有喜怒也,有求得與不得,得則喜,不得則怒。喜則施恩而為福,怒則發怒而為禍。鬼神無喜怒,則雖常祭而不絕,久廢而不修,其何禍福於人哉?

《論衡》第二十五卷│祭意篇第七十七(5)


《論衡》第二十五卷│祭意篇第七十七(5)


《論衡》第二十五卷│祭意篇第七十七(5)


《論衡》第二十五卷│祭意篇第七十七(5)

【拙解】

孔子養的狗死了,讓子貢埋掉,說:“我聽說,破舊的帷帳不丟棄,可以埋馬;破舊的車蓋不丟棄,可以埋狗。我貧窮沒有車蓋,埋狗,亦只能用席子,不要讓其頭陷入土中。“延陵季子路過徐國,徐國國君喜歡他的劍。季子因為正要出使中原各國,未答應贈劍給他。季子出使回來,徐國國君已死,季子解下劍掛到徐君墳墓的樹上。駕車者說:“徐君已死,贈劍給誰呢?”季子說:“之前我已在心裡許諾贈劍與他。可以因為徐君已故而負我初心嗎?”於是將劍掛在墳墓的樹上後離去。祭祀是為報答功德,其用意猶如孔子用席埋葬其養的狗一樣。祭祀是為不背棄先祖,其報答恩德猶如季子掛劍于徐君墳墓的樹上一樣。聖人知道祭祀的意義如此,祭祀前仍需齋戒以示畏敬,仿若確有鬼神一般;持續不斷舉行祭祀,好像確有避禍降福一樣。尊重先祖的恩德功業,殷勤厚待,未必確有鬼神享用祭品。何以證明?以吃飯時祭地一事即可證明。人們將要吃飯,先有謙讓,以示應當先行祭地。孔子說:“即使只是蔬菜瓜湯,也要祭地,必須像齋戒一樣。”《禮記》中說:“服侍君王吃飯,君王讓他先祭地,然後才吃飯。”祭地,如同禮中所規各種祭祀一樣。飲食之前亦可不祭祀,依禮需祭祀的諸神,亦可以不用祭祀。飲食祭祀與諸神祭祀實質是一樣的,祭物的耗費是相同的。知道祭地並無神,仍說各種祭祀皆有鬼,此為不知類推。經傳中所記載,賢者所記載,尚且無鬼神,何況沒有著寫於書中,世間雜亂祭祀非鬼,可以信其有神能避禍降福嗎?喜好道術求仙者,不吃穀食,與常人所食不同,是欲得清潔。鬼神比仙人清潔,為何會與人的食物相同?詳論則認為人死後無感知,其精神不能變為鬼。假使有人死後變為鬼,與人所食也是不同的。飲食不同,則鬼不會食人之食。不肯食人之食,則無求於人。無求於人,則不能給人帶來禍福。

凡人有喜怒,有所求便有得與不得,得到則喜,得不到則怒。喜則施恩而為福,怒則發怒而為禍。鬼神無喜怒,那麼即使經常祭祀不絕,或長久廢棄而不祭祀,對人又有何禍福呢?

【小議】

孔子倡仁義,以席葬狗體現的正是孔子所倡導的仁義博愛。對上天的敬仰,對大地的敬重,古時的人們都表現在虔誠的祭祀之中。祭祀,原本是很莊嚴的儀式,所祭者或為天地,或為先祖,所展現的是人們心中的尊敬之意。然而,鬼神論者巧妙地植入了祭祀鬼神的概念,臆造出無數的天地鬼神,從天上的日月星辰到地上的門戶井灶,甚至人所居住的房屋中,鬼神無處不在。進而又各種忌諱之說,也就是人們決不能對鬼神有任何觸犯,如有觸犯,輕者無福,重者遭禍。如此一來,迷信鬼神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會觸犯鬼神禁忌。若依鬼神論者,鬼神何其多,禁忌何其多,世人何以生存?避禍求福,人之所願,卻不在鬼神,而只在人自身。正如王充所言,鬼神“雖常祭而不絕,久廢而不修,其何禍福於人哉?”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東漢時期思想家,唯物主義者。

《論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僅存篇目,實存八十四篇,是東漢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義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義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論衡》的出現,在中華歷史文化發展進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由於作者身處的時代使其世界觀存在一定的侷限性,但並不影響其著作的歷史重要性。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對待歷史經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學態度。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讀國學經典,從中汲取有益養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