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百戲之祖”的“內心世界”


探求“百戲之祖”的“內心世界”


今天的很多傳統戲曲,其中都可以“見到”崑曲的影子;準確地說,在不少劇種的形成過程中,都曾吸收過崑山腔的成分。畢竟,崑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自明代中葉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在它以後的各劇種都曾從崑曲中汲取過營養,所以崑曲又有“百戲之祖”的美譽。

事實上,當崑曲於14世紀發源於蘇州崑山的時候,一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流傳區域,也僅限於蘇州一帶。嘉靖年間傑出的戲曲音樂家、戲曲革新家魏良輔吸收了當時流行的海鹽腔、餘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調的某些特點,對流傳於太倉崑山一帶的戲曲唱腔進行加工整理,將南北曲融合為一體,終於形成了一種格調新穎、唱法細膩、舒徐委婉的“水磨腔”,這樣崑山腔才從一隅之地擴展到了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甚至還流入北京,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作為知名的“紅學家”,俞平伯同時還是一位崑曲家,曾經創建了北京崑曲研習社,對崑曲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他的這些成果,就體現在《俞平伯說崑曲》這本“大家小書”裡。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張均把俞平伯對崑曲的研究成果分為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曲事為主,評論較多;第二部分以曲學為主,主要探討崑曲的音韻、唱法、改編等;第三部分主要介紹的是俞平伯與崑曲《牡丹亭》之間的不解之緣。

對崑曲有研究、有了解的,或許讀起《俞平伯說崑曲》裡的文章來說,會有一種熟悉之感;讀之後,對崑曲的理解會更進一層。而對於僅僅只是聽說過崑曲之名的諸多“門外人”來說,認識、理解這個已有600餘年歷史的劇種的魅力,那還真是具有相當的難度。假如實在不是很懂,那就非得再額外地多做一些功課,再返過頭來讀》俞平伯說崑曲》裡的諸篇,或許才會相對容易一些。

中國傳統戲曲現在應該是又到了一個值得慶幸的時代,畢竟現在對於傳統文化有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具體到崑曲,愛好者也是越來越多。所謂愛好者,大概是學習戲曲本身、崑曲本身的要多一些,而對於崑曲理論,特別是俞平伯所喜歡的崑曲的音韻、唱法、改編等,或許不見得能有多麼熱衷——這可能需要時間和過程,需要更多的崑曲專家來作更多的普及。有了深且厚的根基,崑曲的未來發展道路才會越來越寬廣。不僅崑曲如此,對於其他傳統戲劇,哪怕是諸如京劇、豫劇、黃梅戲、越劇、評劇這些已經在全國有了影響力的大劇種,都無疑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讓更多的人首先要喜歡聽,才會繼續傳承下去,而不只是成為了稀罕之物、受保護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