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宋朝文化,从宋朝女子的日常生活,探讨宋朝的发展

导语:

  从古至今,女性的数量在我们国家一直都是占总人口的一大部分,他们担当着繁衍后代、抚养子女的重任,在不同的时期,女性的地位也有所不同。在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社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女性有较高的地位,作为维系氏族的生存和繁衍子孙后代的妇女,在氏族公社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而在经济生活与生产生活中,也是处于一个主导支配的地位。但随着后来,女性与男性本身上面的差距与劳动分工的差距大,是女性在一个氏族群体中失去了本来的重要价值,不再存在一个重要的地位。

与众不同的宋朝文化,从宋朝女子的日常生活,探讨宋朝的发展

在历史上看,一个时期的女性地位的高低,以及女性生活的状况反映着一个时期的文化精神的风貌。宋朝经历了唐朝的更迭,在文化上重文轻武,而文化的特征显得比较内敛。这些都表现在用宗法、乡约等规矩对人民民众的约束与禁锢;文人思想过于迂腐;还表现在用程朱理学对妇女行为与心智的囿限。在宋朝这时期,就很明显地体现了文化的精神风貌与妇女们的生活状况是紧密相关的。


与众不同的宋朝文化,从宋朝女子的日常生活,探讨宋朝的发展

 

  一、宋代时期,女性的服饰与装束明显的与唐朝有了很多的不同

  往回看唐朝时期女性的服装服饰以露为美、可以身穿男装,而到了宋朝时期这一些都一去不复返,北宋建国时期,女性不再被允许“抛头露面”,公共场合,妇女们一定要头戴盖头,这个来遮蔽自己的面部,不让其他人去轻易窥视自己的面目;南宋时期,女性的服装以窄小的袖口对襟上衣为主,窄小的袖口与对襟上衣使得衣服更加的贴体,也不再被允许佩戴披帛,一反唐朝时期的服装特征,而是遮蔽全身;脚穿尖小莲鞋,也就是“三寸金莲”。

在宋朝时期,女性裹脚已经逐渐的广泛化。朱熹别出心裁的在莲鞋底下装了一些木块,使得女性走路的时候会发出咚咚的声响,以便家人们监视女性的一举一动。宋朝时期的女性服饰特征,不论是不再允许暴露而选择面部遮蔽甚至是全身遮蔽,还是已经开始了女性的裹脚,都是体现了宋朝时期受文化的影响女性地位极其低微的表现。

与众不同的宋朝文化,从宋朝女子的日常生活,探讨宋朝的发展

 

  二、一改从前,宋代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娘边做女,莫出闺门。行莫乱步,坐莫摇身。”

  接下来说到宋朝时期女性的出行,上文有讲到因为妇女们穿着小莲鞋,莲鞋的底部装有木头,在出行的上面,宋代妇女们是深受着家里人们的监控与约束。宋朝的妇女出门的机会很少,一般都尝试选择在世界总是有着一帘之隔,如果有妇女选择探头探脑的去窥看,便会被别人说三道四与嘲笑。

同送人的娱乐话本中,我们也可以读到,细看《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里面的女主角蒋淑珍,在说话人口中的蒋淑珍,长的十分的漂亮,但却常难遇到自己心爱的男子,总是“垂帘不卷”“高阁慵凭”,说话本的人对蒋淑珍的这个形象表示有非议。话本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她描画着眉毛和眼睛,略施粉黛,梳起了一个纵鬓头儿,身上穿着一件叩身衫子,有时候已在高台栏杆上出神凝视,有时候走在街上对人们献笑,因为这样子的行为受到了邻里之间的鄙视与嘲讽。话本里面的描写就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宋代女子被限制的可怜,平常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难免有机会出门一睹尘世的样貌,却要被人耻笑与说三道四。

与众不同的宋朝文化,从宋朝女子的日常生活,探讨宋朝的发展

 

  再是对比唐朝时期,唐朝时期的女性可以不需要遮住面部上街,甚至可以像男人一样骑马打马球,在唐朝女子在马上奔驰着,也不需要带任何的头饰与帽子遮盖自己的头发。而唐朝的这一些都是宋朝时期不被允许的,一个朝代的更迭,却又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也是十分令人惊叹。

与众不同的宋朝文化,从宋朝女子的日常生活,探讨宋朝的发展

 

 

  三、“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以缠足为美,去缠住女性的内心,这是一种病态的美

宋时期有许多的文献,用了大量的文字去对女性进行限制与约束,司马光曾写道,男女有别,这个是礼仪的大节,因而管家的家主必须把礼仪放在首位,男子与女子不可以交错杂坐,不同使用椸枷与使用巾栉,男女之间授受不亲,嫁出去的女子返回到家中,哥哥与弟弟不可以与他们同在一张桌子上坐,也不可以同用一个器皿吃东西……,这样一写,反而使得更多人产生了巨大的男女有别的思想观念。而宋朝也没有将这种思想观念停留在纸上谈书的阶段,是用了一些行动去真正意义上面的去残暴地限制女性禁锢女性。尤为突出的一样行为就是“缠足”。

与众不同的宋朝文化,从宋朝女子的日常生活,探讨宋朝的发展

 

大家都知道缠足在中国的历史上保留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孙中山辛亥革命时期,才废除了缠足。当时朱熹在福建岭南这一地带,大肆地宣扬和推崇缠足这一风气,朱熹认为,只有这样子才能将男女之间进行隔离,完全的做到男女有别。在宋代的话本中,我们就可以看见,女性缠足已成了一种社会风潮,总社会风潮并非是从女性身上发自出来的,而是受到男性的压迫而产生的。如话本《碾玉观音》中的女主角秀秀,刚出场的时候,作者对她的描述是“莲步半折小弓弓,莺啭一声娇滴滴”。

与众不同的宋朝文化,从宋朝女子的日常生活,探讨宋朝的发展

 

  其实缠足也并不是宋代时期才出现的。根据史书记载,南唐李后主觉得小脚女人很好看,因而让自己的嫔妃进行裹小脚。但最初缠足之风大约还只在宫中流行,到了两宋时期,统治者的率先倡导下,缠足的风气才逐渐的从宫廷之中到了民间。简单的来说就是当时宋代人以缠足为美,觉得如此的形态是十分美妙的。缠足其实是一个非常残忍去损害自己身体与肢体的一种行为.

  四、从女性的日常生活的角度去看待宋朝迂腐的思想与文化

  裹脚的本身不是缠住与裹住足部,而是缠住与裹住女性对自由向往的内心,宋明理学中很强调“心”的定义,朱熹认为,只要“天人合一”才能“从心而欲而不逾距”,主张的也是一种客观的唯心主义。是在古代的时候,也有很多很多对女性的教化,女教十分的普遍,但在两宋时期在从内心去控制女性的女教大肆兴盛。像很早之前,刘向的《列女传》、班昭的《女诫》,体现了女教的内容已经开始系统化了,但到了两宋,文人儒士的迂腐文化,又将女教推到一个新的阶段。

两汉时期,班昭在《女诫》中,有主张女子其实是可以跟男子一样进行读书学习的。到了宋代,虽也同意女子读书,但是把阅读的书目严谨的规定在了《列女传》这类强调女教的作品书籍,而反对女子去学习诗歌,也就是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去强调一些伦理道德伦理纲常。这样子的行为的目的是去约束女子的内心,防止女子从诗文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产生女性新思想,而这个目的也在迂腐的文人儒士的行动中昭然若揭。

与众不同的宋朝文化,从宋朝女子的日常生活,探讨宋朝的发展

 

 关于寡妇再嫁关乎贞节的议论,三国时期,甄宓就是一个再嫁的代表,在唐朝时期,女性可以选择改嫁,唐朝统治者的女儿也有20多次的改嫁经历,而到了南宋时候,程朱理学的兴起强调女性必须要讲贞洁,讲贞操,严令禁止女性改嫁,反而男性也注重起了“处女情结”,新婚之夜检查新娘是否是完璧之身,这成为了婚礼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礼仪。

参加婚礼的宾客们会在第二天极为关心男方出是新娘的“落红”标志,如果该新娘为完璧之身,南方家属还会向女方家属送去书信,夸赞女方家里教女有方,淑女可钦,然后女方家里就会大肆的向邻里夸耀,但倘若新娘不是完璧之身,女方便会有被男方所修的可能,然后女方家里也会颜面尽失,会被邻里嘲笑与讽刺,而女方家里为了颜面保全变,从小的去规范自家的女儿,让他们尽量少出门,待字闺中。

司马光提倡“女子十年不出”。因为对于在嫁的一些争论,所以后来出现了许多的贞洁烈妇的形象。可这一些形象难道就是对女性的赞扬与歌颂吗?结果昭然若揭,这些反倒是对女性的一种压抑与摧残。

与众不同的宋朝文化,从宋朝女子的日常生活,探讨宋朝的发展

 

 结语:

  宋代时期,因为程朱理学对妇女的限制受到了大家广泛的认可,但这对女性来说,裹脚,禁止再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一些惨痛的经历,却是历史上血迹斑斑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家范》

《福建通志•风俗志》

《朱文公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