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設崩塌,顏面何存


隨著疫情的好轉,輿論舞臺上公眾人物又粉墨登場了。過去的幾天時間裡,全網的熱搜關鍵詞都圍繞在“羅志祥”“周清揚”等周邊。


對於羅志祥這個名字,我們80、90後一定都很熟悉,作為“新四大天王”之一的他有魅力、帥氣、多才多藝....他的作品給我們的青春裡留下了許多難忘的經典畫面。


人設崩塌,顏面何存

但是,最近的一則微博足以讓人們顛覆對他良好的印象。


4月23日,與羅志祥談了9年戀愛的女友周清揚在微博上確認了先前他們“疑似分手的謠言”,隨後,還爆料了讓人們感到更加震驚的內料---戀愛期間多次劈腿、撩妹等。


消息一出,羅志祥馬上取代了肖戰、易烊千璽、王一博,這些頂級的流量明星的熱度,成為了人們工作之餘消遣的對象。


人設崩塌,顏面何存


不過,以這種方式登上熱搜,人們紛紛大呼:渣男,人設崩塌!


也是同一天,當紅小生彭昱暢被拍到與一位女性逛街的照片,立馬成為“超級話題”,隨後,彭昱暢發微博承認戀愛。眾網友第一時間送上祝福並誇道“好有責任感”。


前後兩位公眾人物的正負面評價對比,是公眾對他們展現出來的行為而產生重新認識的人設定位。


人設崩塌,顏面何存


“人設”一開始是形容二次元漫畫、小說、遊戲裡角色的人物形象、性格特點等,隨後擴展到娛樂圈,常常被娛樂經紀公司用來包裝明星的一個手段,好的人設能夠在粉絲群體中產生共鳴,達到快速吸粉,帶來熱點話題等好處,常見的有“國民弟弟”易烊千璽、“國民老公”王思聰、“老幹部”靳東等等,這些有涵養、帥氣多金、演技高超的人物設定的特點能夠讓他們迅速得到廣大粉絲的追崇。


人設崩塌,顏面何存


在生活中,人設不再是僅體現於明星們,如果你能細心發覺,你會發現身邊的人設比電視劇裡的角色還多姿多彩。


不信,你打開你的朋友圈,留意發動態的那些人,他們有的是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將崗位視為生命的“拼命三郎”,有的穿著打扮時尚,活在濾鏡底下精緻的“小仙女”;有的學富五車,好像文采飛揚的“大詩人”。


他們慣於在生活裡給自己精心設定人物形象,為謀得更好的發展之道。


人設崩塌,顏面何存


然而,最早深諳此道的還數姜子牙,“姜太公垂釣渭水,離水三尺,直鉤無餌,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不為銀鱗設,只釣王與侯。"說的是姜太公不為釣魚,只為得到王候的賞識,寧可正正直直的實現理想抱負,也不願委曲求全謀取官職。


周文王知曉後,頗感興趣,遂與太公長談,至此,姜子牙的理想抱負才能實現。


姜子牙這種“願者上鉤”的垂釣方式最終獲得了當時最高統治者的關注,這難道不是設定形象上的成功嗎?


人設崩塌,顏面何存


時至今日,這種人設套路已經氾濫。


在生活中由於自我設定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低,有時,還可以收穫豐厚的回報,致使許多人趨之若鶩,每個人都努力打造自己的人設形象。


比如我們在電視劇裡看到的某些公司員工,他們平日裡沉默寡言、壓抑想法的在電腦面各自忙活,也不加入任何“小集團”,老闆一出現,馬上化身為活躍分子,帶著小筆記本,老闆的每一句話都恨不得記錄下來,充當忠實的聽眾。


人設崩塌,顏面何存


在他們人設意識裡,同事知不知道我什麼人不要緊,老闆的印象才是最關鍵的。為了得到領導的點贊而表裡不一,這種人的存在,令一間小小的辦公室裡充滿人性的虛偽。


不過,電視劇裡一般都會安排這類人“人設崩塌”,這才符合觀眾心理期待值。


反觀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多多少少都有在人設的定義裡面,“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許我們沒有意識到,但一定存在,只不過我們有時候能平衡好人設與真實的比例罷了。


人設崩塌,顏面何存


而有的人就沉迷在人設的虛假的光環裡,無法自拔,朋友圈裡表面名牌包包,精緻打扮,背後卻是刷爆信用卡換來的風光,一條獲得點讚的網紅照片背後,滿屏卻充滿著濾鏡和柔光的特效....


一旦被發現,人設即崩塌。追求人設認同的當下,可不能劍走偏鋒,不要為了臉面,而丟了臉面。


人設雖好,但不要忘了自己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