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紅:美國會採行“雙重承認”的對華政策嗎?

唐永紅:美國會採行“雙重承認”的對華政策嗎?

唐永紅(資料圖)

作者 唐永紅(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面對中國大陸的不斷崛起並有超越美國之勢,美國近年來利用各種機會與條件不斷強化對中國大陸的遏制。近來,由於美國政府先前防疫作為不力,新冠疫情在美國蔓延,並給美國的人民健康、經濟發展以及特朗普的選舉帶來巨大沖擊。面對這一不堪承受之重的巨大責任,特朗普政府不得不不斷向外甩鍋卸責。美國一些政客揚言要問責中國。著名鷹派人物、前國安顧問博爾頓趁機重提20年前提出的針對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的“雙重承認”主張,聲稱要讓中國“付出代價”。

所謂“雙重承認”,即承認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是兩個“主權各自獨立的國家”。早在2000年前後爆發“臺灣海峽導彈危機”時,時任布什政府國際組織事務助理國務卿的博爾頓(John Bolton)曾撰文建議,美國應將全面關係擴大到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博爾頓認為,卡特政府在1979年與中國大陸建交併對北京讓步,對於美國的國家利益來說就是一個錯誤;為最好地滿足美國的國家利益,應該採行“雙重承認”的政策,明確地支持臺灣。

20年後,博爾頓再次通過社交媒體重提他的“雙重承認”對華政策主張,稱有鑑於臺灣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努力和成效,以及北京的隱匿疫情與防疫不力對美國的影響,美國應考慮給予臺灣全面的“外交承認”,才最符合美國利益。除博爾頓之外,美國國家利益中心資深主任哈里·卡齊亞尼斯(Harry Kazianis)也發表文章提出5個對“中國必須為處理疫情失當付出代價”的建議,包括考慮調整美國外交策略,與臺灣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以符合當前的時機。

筆者認為,美國若與臺灣建立所謂的正式“外交關係”,意味著要犧牲中美關係利益;信奉現實主義的美國不可能在巨大的代價下采行“雙重承認”的對華政策。事實上,針對上述“雙重承認”的政策主張,美國的學者也指出,美國國務院基本上希望維持“一中政策”,並不願意以中美斷交為代價。但問題在於,為何美國的鷹派人物不顧政治現實,依然重提“雙重承認”的對華政策主張呢?

眾所周知,美國雖然是一個多元體系與政黨政治的國家,但一直堅持與時俱進的國家戰略以服務國家利益;儘管各系統所採取的具體策略可能不同,但面對國家利益服務國家戰略目標是一致的。當前,美國把中國列為第一戰略競爭對手,對華政策發生重大改變,從先前的接觸與演變調整為接觸與遏制,採行既接觸(交流與合作)但更遏制的政策取向,並企圖通過強化遏制從接觸(交流與合作)中尋求更多利益。目前,美國之所以還維持對華政策的接觸面,就是考慮到現實中的巨大的中美關係利益是難以割捨的,在當前的諸多國際事務中又多離不開中國的合作。也因此,美國國務院中多數還是希望維持維持中美交流合作。

總之,雖然美國各個系統的言行看起來好像是矛盾的,但實際上是“有人唱紅臉,有人唱黑臉”,進行分工合作;企圖通過打“臺灣牌”,既遏制大陸發展,又迫使大陸在其他領域(例如交流合作)中做出讓步,從而達成維持美國的霸權地位並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的雙重目標。

有美國學者認為,在新冠病毒疫情過後,全球化生產線將停擺,美國對中國經濟依賴會減少,在互賴性降低後,可能會考慮承認臺灣而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更有許多人士認為,在中美戰略競爭的時代,美國的對華遏制戰略及特朗普政府的對華經貿政策(如貿易戰、技術戰)將會造成“中美脫鉤”,形成所謂的“One world,Two systems”。筆者認為這樣的推論未免誇大其詞、危言聳聽了。

特朗普政府的對外經貿政策的確有“逆全球化”的作用,這次疫情在客觀上也的確對全球化形成巨大沖擊。但從整個國際經濟發展走向來看,為實現利益最大化目標,基於比較優勢的分工合作而形成的全球化,乃是必然的趨勢,甚至是一種規律性的要求。它只是在前進中因一些衝擊及因應這些衝擊的各經濟體的政策的暫時調整而受到挫折,包括全球性貧富分化、美國的“退群”與新冠病毒疫情及其因應政策等。而這些衝擊與政策調整不可能從根本上逆轉全球化,各經濟體不可能回到完全自力更生、不相往來的狀態。畢竟封閉發展由於發展要素與市場等因素的限制是違背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的,無法實現利益最大化目標,也是早已被世界實踐經驗所否定的發展模式。當然,在因應疫情衝擊期間的政策調整可能會一定程度上減弱各經濟體的相互依賴性,但這只是暫時性的。

事實上,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負面問題無法否定全球化的必要性與正當性,只是再次表明全球性合作的重要性。中美經貿關係只不過是在疫情衝擊下,以及在特朗普的一些違背規律與趨勢的言行(如貿易戰、技術戰)的扭曲下,受到了一些負面衝擊。但這些負面衝擊無法根本性地改變中美經貿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賴互利格局與發展趨勢。和平發展時期的經濟脫鉤說其實是一種不懂經濟規律與趨勢的妄斷,當然戰爭時期則另當別論。美國對華鷹派人士的言行也更不意味著美國會願意犧牲其源於中美關係的巨大利益,去真正全面支持作為其棋子的臺灣。

眾所周知,美國是非常精緻的現實主義國家,在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下,美國當然知道利益的重心是在大陸這邊,而不是在臺灣那邊;美國與臺灣的合作,更主要的還是戰略、政治上的戰術性考慮,企圖利用臺灣來遏制大陸,並迫使大陸在中美關係利益中做出讓步;美國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為了臺灣這顆棋子,去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而面對中美關係的巨大現實利益,面對中國大陸的綜合實力及軍事實力,美國更不可能為了臺灣而去發動一場與中國大陸的戰爭,而讓中美脫鉤。

事實上,如果說美國真的要與臺灣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就意味著與大陸斷交,就意味著必須完全犧牲與中國大陸的外交關係及其利益。這對信奉現實主義的美國而言,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此,可以斷言,實踐中,美國是不可能真正實行“雙重承認”政策的,而只是做出一些“打擦邊球”的動作,在利用臺灣遏制大陸的同時謀求在中美關係中的更多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