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略解》《兵書接要》——能寫兵書的帝王或許只有他!

公元220年,一代雄主曹操去世,時至當下整整1800年。在文學作品裡,他的名字如雷貫耳、婦孺皆知,曹操的雄才、權謀、文采,大家都比較熟悉,但是其在武略方面的建樹,卻較少為人所知。接下來,我們就以《三國志》記載為依據,再次審視曹操非凡一生,重新認識這位會寫兵書的帝王。

《孫子略解》《兵書接要》——能寫兵書的帝王或許只有他!

曹操生平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曹操的生平。太祖武皇帝,是沛國譙縣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漢代相國曹參的後代。東漢桓帝的時候,曹騰擔任中常侍大長秋一職,爵封費亭侯。曹騰死後,其養子曹嵩承襲爵位,官至太尉,但沒有人知道曹嵩過繼前的身世底細。曹嵩是太祖曹操的生父。

《孫子略解》《兵書接要》——能寫兵書的帝王或許只有他!

曹操從小機警而聰明,且非常有謀略,又善於隨機應變,喜結交和幫助朋友,不受拘束,不喜修養操行從事學業,所以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不認為他有什麼奇特的地方;只有梁國人橋玄、南陽人何顒認為他不一般。橋玄對太祖曹操說:“天下就要大亂,沒有治國安邦才能的人是不能力挽狂瀾的,能拯救亂世力挽狂瀾的人,大概就是您了!”太祖二十歲的時候,因舉孝廉任郎官,並被任命為洛陽北部都尉,又升遷為頓丘縣令,後被召入朝中任議郎。

罷免八個縣的長官

靈帝光和末年,黃巾軍起義爆發。太祖曹操被任為騎都尉,負責征討潁川黃巾軍;後被升遷為濟南國相。

《孫子略解》《兵書接要》——能寫兵書的帝王或許只有他!

濟南國有十多個縣,各縣的長官大多好依附權貴,貪贓受賄,名聲不好,於是,太祖上奏朝廷罷免了八個縣的長官;又在國內禁止不合規定的祭祀活動,使得違法亂紀的人紛紛逃竄,國內的秩序得到安定。過了一段時間,太祖被徵召為東郡太守;他沒有接受任命,以養病為由回鄉閒居靜養。不久,冀州刺史王芬、南陽人許攸、沛國人周旌等人聯絡各方豪傑,圖謀廢掉靈帝,另立合肥侯為新帝,並且把這個計劃告訴了太祖曹操,曹操拒絕了。王芬等人終以失敗告終。

不與董卓為伍

金城郡人邊章、韓遂殺害刺史和太守,起兵叛亂,聚集了十多萬人,天下動盪不安,朝廷徵召大祖曹操為典軍校尉。恰逢這時靈帝去世,太子即位,何太后臨朝主政。大將軍何進與袁紹謀劃誅殺宦官,何太后不同意。何進便徵召董卓進京,想以此來脅迫何太后同意,達到誅殺宦官的目的。但董卓還沒到,何進已被殺害了。董卓一到京城,廢少帝,並封其為弘農王而另立獻帝,京城大亂。董卓上表推薦太祖曹操為驍騎校尉,想和他共同商議大事。

《孫子略解》《兵書接要》——能寫兵書的帝王或許只有他!

大祖便改名換姓,從小路向東逃回家鄉。出了虎牢關,路過中牟縣的時候,被亭長所懷疑,將他捉送到縣裡,縣中有人暗中認出了他,為其求情將他釋放。就在這時,董卓殺掉何太后和弘農王,太祖曹操到了陳留郡,分散家財,聚集義兵,準備以此誅討董卓。冬季十二月,開始在已吾縣起兵。這一年是漢靈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

奮武將軍

獻帝初平元年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勃海郡太守袁紹、陳留郡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郡太守袁遺、濟北國相鮑信紛紛起兵,他們各自領兵數萬,推舉袁紹為盟主。太祖曹操以代理奮武將軍的身份而入盟。

文韜武略

以上為《三國志》對曹操的記述,曹操除了在軍事、政治上創造了卓越功業,其在文學、著作方面依然令人欽佩。

《孫子略解》《兵書接要》——能寫兵書的帝王或許只有他!

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著作有《魏武帝集》。此外,他的《蒿里行》、《觀滄海》等詩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他還精通兵法,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