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發佈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2020)

​4月14日,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GDI智庫)發佈“‘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2020)”(下稱“‘雙一流’大學榜”),以人才培養指數、科學研究指數、社會服務指數和綜合聲譽指數四個一級指標構建綜合指數,對13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不含軍事院校,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實行“一個校名、兩地辦學”,分別進行評價)進行評價,同時推出“人才培養TOP100”、“科學研究TOP100”、“社會服務TOP100”和“綜合聲譽TOP100”等四個子榜單。“‘雙一流’”大學榜”重點關注大學的內涵發展,而不著重其發展的規模,這在國內外大學排行榜中特色鮮明。


長期以來,GDI智庫不斷拓寬和完善大學評價覆蓋領域,特色鮮明的評價體系不斷完善趨於成熟。“‘雙一流’大學榜”的發佈,標誌著“廣州日報系列大學排行榜”已形成成熟的“3+1”的評價格局,即三個綜合性榜單和一個單項類榜單:“‘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應用大學排行榜”、“高職高專排行榜”和“大學一流學科排行榜”。


廣州日報發佈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2020)

廣州日報發佈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2020)


廣州日報發佈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2020)


廣州日報發佈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2020)


廣州日報發佈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2020)


四大一級指標綜合評價“雙一流”建設高校


通過聽取歸納高校、教育專家等多方意見,在遵循數據可採集、易採集、具權威性的基礎上,“‘雙一流’大學榜”通過設置人才培養指數、科學研究指數、社會服務指數和綜合聲譽指數四個一級指標,對13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不含軍事院校,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實行“一個校名、兩地辦學”,分別進行評價)進行評價。


“立德樹人”的成效是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高校辦學的重心應放在人才培養上。人才培養指數的評價原則是“產出為主,投入為輔”,通過高校高考錄取分數、考生嚮往度、畢業生薪酬、僱主滿意度、人才卓越度和國家教學成果獎獲獎情況等二級指標,評價“雙一流”高校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

科學研究指數以“知識生產深度為主,廣度為輔”作為評價原則,聚焦高校的科研成果,在對高校學科基礎水平進行評估的基礎上,分類評價文科、理工科高校科研產出指數,研判高校知識生產的深度和廣度。

“雙一流”建設強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更加關注大學是否為國家尖端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的主要力量,是否為創造知識和產生新思想的主要源泉。社會服務指數理工科與人文社科並重,強化分類評價,衡量高校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的引領和服務功能。

高校的社會形象影響優質生源的吸納能力,綜合聲譽指數所反映的是“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社會認可度,從國內聲譽與國際聲譽兩方面分析和展示高校的社會聲譽。


廣州日報發佈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2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