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15】这些潜伏在不合格化妆品中的“毁容杀手”,有点狠

精致的妆容可以增强自信,又能给他人带去美的享受。化妆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在林林总总的化妆品中,一些不合格化妆品的存在让很多爱美人士难以淡定。不合格化妆品不仅起不到“美颜”效果,还会对皮肤乃至全身健康埋下隐患。

为了保障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国家及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定期对市面上的化妆品进行监督抽检。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发布46个不合格化妆品抽检公告,涉及不合格化妆品461批次。 那么,这些不合格化妆品主要包括哪些类别?我们将不合格化妆品数据进行汇总,绘制成条形图如下:

【关注3·15】这些潜伏在不合格化妆品中的“毁容杀手”,有点狠

该条形图显示,这461批次不合格化妆品主要包括防晒类、面膜类、宣称祛痘类、宣称祛斑/美白类、润肤膏霜类、香水/古龙水类、染发剂类、烫发剂类等。排名前五的不合格化妆品类型依次为防晒类、面膜类、宣称祛痘类、宣称祛斑/美白类、润肤膏霜类。其中的不合格项目分布如下图所示:

【关注3·15】这些潜伏在不合格化妆品中的“毁容杀手”,有点狠

如图所示,这些不合格化妆品的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化妆品生产企业非法添加禁用组分、标识成分与批件不一致或标签不符合规定。那么,这些不合格项目是如何对皮肤进行“毁容”式操作的?是否还会带来更严重的危害?这些不合格化妆品中暗藏着哪些“毁容杀手”?小编带你认识一下。

糖皮质激素

主要存在于面膜类化妆品中。使用含非法添加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后,因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收缩血管等药理作用,短期应用即可出现美白、嫩肤的效果,“诱导”消费者长期应用,从而形成事实上的糖皮质激素滥用。滥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俗称红血丝)、多毛等不良反应,并产生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表现为无法停用该不合格化妆品,如停用则很快出现红斑、丘疹、皮肤敏感等症状,临床治疗较为困难。

抗微生物药

主要存在于宣称祛痘类化妆品中。人体长期接触含抗生素的化妆品,易引起接触性皮炎、抗生素过敏等症状,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还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其为化妆品中禁用物质。

主要存在于宣称祛斑/美白类、润肤膏霜类化妆品中。汞可抑制黑素的合成而达到使皮肤变白的效果。但是汞可通过皮肤吸收,并蓄积在体内,长期使用含汞化妆品会引发慢性中毒,损害人体肾脏等器官,绝不能将其作为美白的主要功能成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汞的限值为1mg/kg(含有机汞防腐剂的眼部化妆品除外),但2017年公告中违规添加汞的化妆品最高超标31750倍。

防晒剂标识不规范

这里的防晒剂标识不规范,包括检出标签未标识防晒剂和未检出批件及标签标识防晒剂,主要涉及防晒类化妆品。

防晒类化妆品作为特殊用途化妆品生产上市前,除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毒理学检验外,还需进行人体安全性检验、防晒功效评价。以上检验均需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定的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机构进行。如实际产品与产品标识成分不一致,提示产品配方发生了重大调整,理应重新申请检验,检验合格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评审后方可生产。未经检验报批的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或达不到产品标识标注的防晒指数,消费者很可能会因此做了“假防晒”,威胁皮肤健康。

小编提醒

消费者在使用某一种化妆品后,如出现任何皮肤不适或异常,建议立即停用该化妆品,必要时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对化妆品中某种成分敏感以及环境改变等因素也会引起皮肤的不适或异常,因此出现问题也不能完全责怪化妆品,需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