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不吼做媽媽》:做好這5點,讓你的孩子擁有上進心

餘華說:一個人的童年是決定他一生的,決定命運的最好時機就是童年。

初為人母的我們是不是總是會有這樣的困惑,學懂了許多育兒的大道理,對孩子講了許多的大道理,可是孩子們依然我行我素的做著那些“偏離軌道”的事,甚至有時,還會強詞奪理地和自己唱反調。

比如,最近疫情期間,呆在家裡的藉著上網課而抱著手機、電腦不丟的孩子們,是不是著實令媽媽們頭疼不已。

媽媽們有沒有深刻地思考過,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聽話。明明我們是在為孩子們好,可孩子們卻總是覺得我們很煩,甚至一聽到我們說話,就起逆反心理。難道這些孩子們,非要自己撞了南牆才肯回頭?就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讓他們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聽取我們的意見?

身為孩子的母親,如果你有如上的困惑,不妨翻一翻《不急不吼做媽媽》這本書,相信在書中能讓你找到孩子不聽話的解決辦法。幫助你改掉焦慮易怒的毛病,和孩子一起快樂地成長。

作者山崎房一1949年赴英國倫敦留學,1972年創立陽光學院,1982年創立新家庭教育協會,就任理事長。

山崎房一曾多次開設“爸爸心理學講座”和“媽媽心理學講座”。其中“媽媽心理學講座”還被東京電視臺、朝日電視臺等日本知名電視臺報道,一度成為熱門話題。1991年3月,曾在日本五大全國性報紙的頭版刊載意見廣告,收到25000名熱心讀者的來信和來電,引起強烈反響。

《不急不吼做媽媽》自出版以來暢銷日本24年,重印達137次。該書深入剖析了媽媽們焦慮易怒的原因,引導媽媽們穩定情緒,有效實現對孩子的正面管教。

媽媽們做出改變,孩子們也會跟著改變。

01

放緩生活節奏,傾聽孩子心聲。

學會傾聽,是家長和孩子溝通的第一步。

書中一開始在自序裡便列舉了二胎媽媽巖本葉菜子的故事,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每天不管多忙,只要一開始和兩個孩子說話,便會把手頭的家務活撂在一邊,溫柔地注視著孩子們的眼睛,專心地傾聽他們的心聲。還一邊用類似於“是嗎?真了不起”“這樣啊!”這種溫柔的語氣隨聲附和著她的孩子們。

但是,之前的她可不是這樣子的。

之前的她每天總是忙忙碌碌的,和孩子說話也是急急燥燥的,總是用“媽媽很忙,快點兒說”來催促她的孩子們。有時,還總會忍不住急躁地發火。

她曾經問過她的孩子,媽媽生氣發火的時候,孩子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孩子們告訴她,本來放鬆的心情會被一下子抽緊。心裡會慌慌的,會想哭,想要媽媽抱抱。

而現在,聽取了孩子的意見,做出了改變的巖本葉菜子,和孩子的溝通慢慢地變多了,孩子遇到事情總是會第一時間和自己溝通,就連學習也變得主動了。她發現撫養孩子其實是件很開心的事情。

優秀的父母往往會認真地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朋友般平等的模式去和孩子溝通交流。比如,當孩子遇到難題向父母求救時,這種父母平等、認真、關心的態度會更好的讓孩子敞開心扉和父母一起討論確定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這種平等交心的家庭模式,不僅能保護孩子,能真正快速地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能讓孩子產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良性而平等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有更多的參與機會,有更多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有更多被信任的感覺。

02

You Can Do It!!!

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擁有巨大的潛能與豐富的靈魂,而作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喚醒孩子內在的潛能和良知。

孩子的內心世界就像是一個藏滿無數神奇寶藏的潘多拉魔盒,裡面富含了智慧、道德、理性、意志、人品、體能等生命能量,需要我們潛入到孩子的靈魂深處,去喚醒。

我們總是會在電影裡看到這樣的鏡頭,危險漸漸逼近主人公的身後,如果不跨越眼前的“深谷”就不會被身後的危險吞噬掉。

身後是“危險”,眼前是“深谷”,所愛之人早已一躍跨過了“深谷”,而主人公卻站在原地,被恐懼深深地包圍著,猶豫不決。所愛之人衝著主人公大喊:“跨過來吧,You Can Do It!”

最終,在所愛之人的鼓舞之下,主人公克服心理上的困難,縱身一躍,成功跨越“深谷”,逃離了“危險”。

原來,跨越“深谷”並沒有之前想象的那麼困難,而最終賦予主人公勇氣的正是所愛之人的那句“You Can Do It!”

我們自私給孩子們劃定了標籤,這個孩子學習好,那個孩子學習不好。其實,每個孩子在學習上都是一塊兒白紙。老師和家長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同樣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其實,老師和家長朋友們有沒有想過,對孩子們而言,特別是學習不努力的孩子,我們總是用自己偏激的想法,去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導致他的上進心陷入沉睡。

比如,孩子不愛學習,總是喜歡窩在家裡看電視、玩電腦,而生氣的家長們總是會一遍遍地訓斥他:“你怎麼又在玩電腦,你看你考的那點分,說出去都丟人。”

“成績考那麼差,還不好好去看書,還在這兒看電視,你有什麼資格在這兒看電視。”

……

家長朋友們有沒有意識到,我們反覆的對孩子說這樣的話,其實是一直在對孩子說:“你不行(You Can’t Do It!)”

正是我們的否定,讓孩子失去了自信心,變得破罐子破摔,他封閉起自己的心靈,變得不愛和大人交流,唯一能安慰他的只有電視、電腦裡那些讓他感興趣的東西。孩子們開始變得被動,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學習對他們而言只是應付家長和老師而已。

基於這種現狀,我們所能做的,不是去自責,也不是去責備家庭中的任何一員。而是,想辦法,喚醒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重新振作起來。

也許,在孩子迷茫,不想學習的時候,我們一句溫暖的:“You Can Do It!(你能行)”,往往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家長朋友們,不要總是做孩子學習的催促者與強行灌輸者,畢竟強扭的瓜都不甜。我們要從孩子的心靈深處去喚醒孩子沉睡的自我意識和生命意識,促使孩子價值觀、創造力、生命感的覺醒,以實現孩子自主學習的自我體系構建。

家庭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過程,是一顆心靈感召另一顆心靈的過程,是一個生命體點燃另一個生命體的過程,是人類心靈智慧活動的互動與參與。

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教育,而是為了引導孩子進行自我教育,當一個孩子學會了自我教育之後,他便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與生命成長的美好成長體驗中去,以自身親身的體驗去獲得知識,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孟子說: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而“智”,是來自生命體、自我與世界的深刻的體驗與反思。

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呵護好孩子明淨的心靈,讓他們見微知著、觸類旁通、自覺自悟,在成長中收穫自尊、自信,樹立生命的價值意識。

當那一天,孩子自身驚喜地感受到生命的激情與跳躍,感受到一種難以遏制的生命力量迸發的時候,教育也就昇華到了最深刻、最本質的階段。

喚醒!

這正是用心教育的精髓所在。

03

停止喋喋不休,做無壓力媽媽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顧慮,如何與朋友、同事藝術地說話、用心交往。甚至會化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學習人際口才技能。卻往往忽略了還孩子如何藝術地說話、好好地相處。

《禮記》中說: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大處難處看能力,小處細節看休養。我們往往在孩子面前,常常以家長自居,居高臨下地對孩子喋喋不休,甚至是命令式的語氣。我們總是給孩子規劃好他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學什麼不該學什麼,甚至考大學,報志願,興趣專業也往往是家長自己的喜好。

只是太多的關愛,會使孩子不知道珍惜;太多的嘮叨,會使孩子更加叛逆;太多的期望,會使孩子難以承受;太多的責備,會使孩子失去動力;太多的遷就會使孩子不知道約束;太多的在意,會使孩子變得喜歡要挾;太多的享受,會使孩子不知節儉;太多的溺愛,會使孩子不知成長。

不管你的孩子長到多大,對孩子的管教是你終生的事業,因為家長這個職業是終生不能退休的職業。孩子小的時候你不管教孩子,孩子大了以後回來對你找不清的麻煩。

日常生活中的母親,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照顧的事無鉅細,總是嘮嘮叨叨、喋喋不休。只是,孩子的成長變化你真的瞭解嗎?孩子的內心在想什麼你真的知道嗎?孩子真的會聽你無休止的嘮嘮叨叨,真的會和你用真心交流嗎?

(1)老話說的好,打蛇要打七寸。

母親們整日裡嘮嘮叨叨,泛泛地要求孩子們要這樣做,要那樣做,每天一見到孩子,就 “要好好學習”的不離嘴。說話總是抓不到點子上,總是不能說到孩子的心坎裡去。

作為母親,我們平時可以多細心觀察一下孩子,多用心感受一下他們的需求。那麼,一旦某天,我們和他的談話擊中了他的痛穴,他一下子就會在心裡湧起波瀾,就會明白真正關心他的,真正可以和他交心的,只有他的父母。

集中精力辦大事。

隨著孩子年級越來越高,學習的時間也相應地變的多了起來,和父母溝通交流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尤其是到了高中,每日早出晚歸,就連週末都得上課,真是學習緊,任務重。孩子在學校花的時間長了,課業壓力大了,自然是身心俱疲,回到家更是懶的聽家長們嘮嘮叨叨、喋喋不休地說些無關緊要地泛關心的話。

但是,初中、高中那麼關鍵的階段,你不和他交流學習和心裡狀況又不放心。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們至少每週找一個合適的場合、合適的時間點,集中起來,和孩子來一場有力度、有深度的心靈之旅的談話。

注意:一定要提前將談話內容想好,要麼不說,要麼一針見血,集中一兩個關鍵問題,對孩子的心靈進行突破性談話,不要喋喋不休地泛泛而談。

總之,家長們一定要停止自己的喋喋不休,多站在孩子的立場和角度去思考問題,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切忌與其他熟識的同齡孩子相對比,以理服人,既指出孩子的不足又給足孩子面子,最好整場談話可以風趣幽默、生動有趣。

家長朋友們一定要足夠地相信孩子,給孩子成長髮展的機會,你的孩子慢慢地就能理解你的良苦用心,對你敞開心扉。

04

多多發現和讚揚孩子的優點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他們總是乖巧聽話、品學兼優,不用催,不用吵,不用打就能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安排的妥妥帖帖。那麼,家長們,你們在羨慕別人家孩子的同時,有沒有想過,“別人家的父母”是怎樣的。

有一位班主任,給班裡的新生安排了一場極其簡單的入學考試,目的是想更多的瞭解這群新生們。當他把試卷收上來的時候,卻發現,許多孩子在“請寫出你的優點”這一題後面都是空白。

班主任選了幾個學生,問他們:“優點那一欄裡為什麼沒有填呢?”

“嗯……因為我沒有優點。”

“一個人怎麼可能會沒有優點呢?你在缺點那一欄裡為什麼又寫了那麼多,你有很多的缺點嗎?”

“嗯……我媽媽常說我學習成績差、做事磨磨唧唧……”

誠然,中華民族是一個謙遜的民族,但謙遜並不代表不自信。

家長朋友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走入一個誤區,總是過分地強調孩子的缺點,而忽視讚揚孩子的優點。

試想一下,當一個人總是被人說 “你不行”“你身上一無是處”,那麼他的心理會有怎樣的改變,會不會變得很自卑,從而喪失了進步的動力。要知道,一個人總是遭到挖苦和貶低,積累到一定程度,會爆發出他自己都控制不了的壞事來。而一個總是被人說很蠢的人,最終真的很容易變成一個蠢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的孩子做對了一件事情,哪怕是極小極簡單的一件事情,你都要及時地表揚他。也許,你的一句讚揚的話,會讓他開心好幾天,那幾天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充滿陽光,充滿鬥志。

在公開場合,當你和朋友、同事當著孩子的面談論孩子的事情時,請一定要摒棄孩子身上的不足,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優點。孩子們在外人面前得到這樣的肯定,往往會繼續堅持這些優點,會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樣去校準自己的言行,併發揚延伸,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那麼,當我們面對孩子的缺點時要怎麼做呢?一定要切記,當孩子出現錯誤時,不要總是嘮嘮叨叨地把他的缺點沒完沒了、翻來覆去地囉嗦個沒完,更不要連帶著翻舊賬。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正確面對孩子的缺點,錯誤的事情過去了就好,孩子改正就好,明早的太陽依舊照常升起,美好的生活還在繼續。

孩子的缺點改正了,翻篇就好,不要再喋喋不休,嘮嘮叨叨,更不要把負面的情緒過分地強調和延伸。

05

自信心的寬度,就是人生的高度

喬布斯說:自律則自信,自信則自由。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裡寫道:“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的主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俞洪敏說:“沒有自我管理,人生難以變得更好。”

每個人的人生高度,都和自律密切相關,而自律又和自信心緊密不可分割。

如果我們對一個老成世故的大人嚴厲地責罵,那對他來說或許會是一劑良藥。而我們一旦對一個孩子嚴厲地責罵,有可能會破壞到他的自信心。

孩子是一點點地慢慢長大,慢慢變得強壯的,而且在成長過程中,他們最希望得到的是父母的幫助。換句話說,父母的言語對孩子的自信心的培養或消失有著至關重要的導向作用。

那麼,怎麼樣讓孩子擁有自信心呢?下面這幾句話,也許會幫到你:

媽媽沒想到的你想到了,你真棒!

大膽去做吧,做錯了沒關係,重要的是你認真做了。

你很棒,用最簡單的方法解了這道難題。

媽媽喜歡你開心大笑的樣子。

你說的很有道理,接著往下說。

你已經很努力了,再堅持以會兒這個難題就能解決了。

孩子,加油,你一定行!

孩子,你真棒,今天幫媽媽做了不少家務活。

對不起,是媽媽誤解你了。

這個事情你怎麼看,你有什麼更好的解決辦法嗎?

你真有禮貌,爸爸媽媽都應該向你學習。

……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人生老師。爸爸媽媽們與其每天嘮嘮叨叨,老生常談,不如改變語氣,和孩子柔聲細語地溝通,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穫哦。

06

都說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支持他的偉大的女人。那麼,同樣的道理,一個成功孩子的背後,總是會有一個能讓他敞開心扉、安心生活的家庭。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永遠都不是孤軍奮戰的。

成功人士從來都不是天生的,都是通過後天的努力養成的。這種後天的努力,往往離不開家長的引導和陪伴。

一個好父母,往往是培養成功孩子的溫床。爸爸媽媽們,請放棄你們的焦躁忙碌吧,在孩子面前做一個慢節奏的傾聽者,也許下一個馬雲、比爾蓋茨、巴菲特、施一公……就是你家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