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这三件事,终会把孩子养成外人

各位父母好,这里是晶晶妈聊育儿,本文原创,欢迎转载与分享~

文/晶晶妈

别把你挚爱的孩子,养成“外人”

前几天朋友大晚上给晶妈打电话,说12岁的女儿要跟她“断绝关系”,还直接“离家出走”,住到姥姥家里去了。

晶妈也有点吃惊,因为这对母女在我的印象中一向是相处融洽,母慈子孝的,怎么突然就闹得这么不可开交?

原来,女儿马上就要参加小升初考试了,朋友心里着急,就规定这段时间不让她看课外书。

但晚上给女儿理书包的时候,发现她偷偷带课外书去学校看,朋友一着急一上火,就把她叫过来狠狠骂了一顿,还把书给当着面给撕了。

没想到一向乖巧的女儿嚎啕大哭,第二天早上没吃早饭就背着书包走了,晚上也没回家,朋友急得以为她离家出走了,幸好姥姥打来电话说,小姑娘眼泪汪汪地跑到姥姥家说,不喜欢妈妈了,以后也不想回这个家了。

父母做这三件事,终会把孩子养成外人


朋友很不解的一点是:“我是你妈,不就撕了你一本书吗,至于这样吗?我还不是为你好?是谁天天早上五点钟起来给你变着花样做早饭?是谁为了让你上你喜欢的兴趣班到处跑?就因为这你就不认你亲妈了?你说我心寒不心寒!好像我不是她亲妈!是一个和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

晶妈听完她的倾诉,反过来问她:你看,你女儿这样子,你一个成年人都受不了!那你站在你女儿的角度想想,她能受得了吗?

朋友这才恍然大悟:好像也对哦。

我们有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家长?辛辛苦苦地给孩子打理日常生活,可孩子却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就跟自己反目成仇,“六亲不认”!

其实,除了批评孩子的行为之外,家长也应该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省,尤其是一下这四种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越推越远,甚至变成“外人”!

不尊重孩子,性格专断

遇到过很多家长,和孩子发生矛盾时,从来不愿意蹲下身听孩子的声音,而是简单粗暴地一挥手:“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但是这种做法真的能让孩子乖乖听进去家长的意见吗?我看未必。

记得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讲过一件事:

有一次,尹老师带着女儿圆圆去外面玩,本来她们要到一个景点去玩,但是圆圆发现了“新大陆”——在天桥的斜坡上来来回回地玩,本来一分钟的路程,她硬是走了十分钟。尹老师也没有责怪她“快点走,我们快要迟到了!”而是非常耐心地看着女儿寻找自己的乐趣。

她说,我们出去玩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心,去看景点也是一种开心,孩子得到乐趣也是一种开心,都是殊途同归的开心,我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对她来说,可能在天桥上玩的快乐,要远远比去景点参观得来的快乐更充实,更能让她铭记于心。

父母做这三件事,终会把孩子养成外人

因此,我们做家长的,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鼓励他们自己做决定,其实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对父母有更加充分的信任,亲子关系也会更加融洽、紧密。

不在意孩子的感受

晶妈到现在都记得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天好像是周末,我老妈带我坐公交车,车上有一对母子,妈妈问孩子:“你喝水吗?”孩子摇摇头。

结果这个妈妈突然啪地打了孩子一巴掌:“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待人要有礼貌,别人跟你说话你也得说话啊,光摇摇头是想干什么?”

父母做这三件事,终会把孩子养成外人

当时我跟我老妈都惊呆了,我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替那个孩子感到心疼: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他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大人?

教孩子有礼貌,这点没错,但绝对不应该是用这种极端的方式,也不应该在公共场合。

孩子的自尊心都是脆弱又固执的,需要家长给予他们呵护和关爱,他们长大之后才能成为阳光自信的人。

认为“小孩子懂什么”“小孩子要什么面子”的父母,其实恰恰是最可笑的父母。

总是强迫孩子

晶妈觉得,很多时候咱们家长之所以和孩子有矛盾,也是因为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

如果你是孩子,你是不是也会对总是强迫你做这做那的父母心生反感?

其实,孩子们往往拒绝的不是家长的观念,而是家长的态度。

就像晶妈开头提到的朋友和女儿之间的案例,如果朋友能够换一种方式,和孩子沟通为什么喜欢看这类课外书,并和孩子达成一个约定,如果顺利考上理想的中学,暑假妈妈可以奖励一套你喜欢的书,随便看。

父母做这三件事,终会把孩子养成外人

你看,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更让孩子接受呢?

如果只是一味地采用逼迫的手段,是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的,同时,你越禁止什么,孩子就越好奇什么。

晶妈相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和孩子能成为好朋友,孩子有事愿意对你说,受了委屈愿意跟你倾诉。

但是我们不可能一方面对孩子摆出高高在上的气势,另一方面又希望他能和你无话不谈。假如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就真的会把亲生孩子养成和你冷漠、疏离的“外人”!

希望大家都能够在育儿之路上潜心修炼,成为让孩子认可的爸爸妈妈。

别让孩子对你的信任和依恋,随着时间一点点地分崩离析,别让本该亲密友好的亲子关系,被不得体的教育方法逐渐瓦解。

父母做这三件事,终会把孩子养成外人

寄语:

爱孩子,就要学会接纳孩子,包括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相信孩子一定能行!要有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静待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