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丨三個字,看前三季度湖南經濟“天天向上”的底氣

解局丨三個字,看前三季度湖南經濟“天天向上”的底氣

從上半年的1.3%扭負為正,到前三季度的2.6%加油換擋,湖南經濟增長的加速度愈發明顯。

經受疫情和汛情的雙重考驗,面對國內外複雜的經濟形勢,“大考”之下湖南仍然交出了這樣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實屬不易。

9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勉勵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言語間,不難感受到他對湖南的關心與肯定,厚望與囑託。

湖南要“天天向上”,就必須要“好好學習”。

紮實的基礎,靈活的應對,才是能出好成績的原因和底氣。面對疫情、汛情,湖南前三季度數據仍舊亮眼,這離不開長期以來湖南學習的底子穩,韌性足。

先穩才有增

在當前語境下,經濟社會發展一個穩字最為關鍵。

穩局勢,穩生產,穩保障,穩人心。

疫情之下,經濟復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是穩住經濟發展大局的“壓艙石”。

從疫情發生伊始,湖南的防控工作就足夠亮眼。湖南是全國少數幾個確診病例超過1000例的省份,但確是全國首個確診病例1000例以上清零的省份,從2月29日至今已連續7個多月沒有本土新增病例。

在2月10日召開的全省決戰脫貧攻堅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動員大會上,省委書記杜家毫就曾說,湖南要“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游泳中學會游泳。”

觀潮君認為,正是在疫情防控早期,湖南實踐的一系列防控舉措和防控策略,為此後的常態化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和參考。

疫情初期湖南這套機制有力的防控成效,無疑提振了湖南復甦經濟社會的信心,這也是湖南敢於在全國率先進行復工復產的底氣。而水情是湖南最大的省情,多年來湖南也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應對機制,湖南心裡是有底的。

正是得益於復工復產有力有序,“六穩”和“六保”落實到位,湖南在保障本省和支援其他省份抗擊疫情的同時,也為經濟的較好較快復甦埋下了伏筆。

比如今年的春耕生產,湖南的重視程度空前。

這一方面是因為湖南是全國13個主產糧省份,事關“中國飯碗”安全;另一方面,農業在湖南的地位特殊,農民群體數量龐大,農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盤”。

解局丨三個字,看前三季度湖南經濟“天天向上”的底氣

前三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比上半年加快1.1個百分點。夏糧、早稻產量分別增長4.3%和8.7%。蔬菜產量增長3.3%。生豬生產加快恢復,出欄下降9.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9.7個百分點;9月末,存欄增長30.2%。

觀潮君從湖南省畜牧水產事務中心瞭解到,8月中下旬以來,湖南生豬價格連跌9周,累計下跌15個百分點。截至10月18日,當週湖南活豬出欄均價33.76元/公斤,市場豬肉均價52.34元/公斤。

農業豐,直接受益的是農民,更重要的是保障了社會供給。“菜籃子”豐,“米袋子”滿,“油瓶子”足,老百姓就不慌、不急、不怕,社會發展就能有條不紊,消費者有信心,經濟恢復就能穩中向好。

重質自有量

疫情是一場大考,也是一面鏡子,幫助發展中的我們將一些高瞻遠矚的理論,提前照進了現實。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高質量發展”,這些聽起來可能需要十年乃至數十年才顯山露水的方向指引,一場突發的疫情之下,提前讓人對決策的前瞻性眼見為實。

前三季度,湖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5%,比上半年加快1.6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增長3.9%。重點行業中,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7.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6.2%,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1.7%,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8.8%。

從發佈的數據看,第二產業是復甦的主力軍,增加值為11075.86億元,增長3.2%,這是湖南製造業根基堅實的具體體現,在常態化防疫背景下,伴隨傳統制造業的升級轉型,產業鏈在補鏈、強鏈、延鏈上進一步全面提升,未來湖南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可謂步伐穩健堅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立足“一帶一部”,對接“一帶一路”,融入長江經濟帶,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在2016年11月舉行的湖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將湖南的發展定位進一步精細明確。

要“高質量”,要“綠動能”,是新時期湖南發展的定舵性共識。

長沙的“房住不炒”,株洲的“新舊動能轉換”,郴州、衡陽的承接產業轉移……湖南許多地方的新發展模式成為了全國典範,同時也為經濟發展夯實了牢固堅實的基礎。

解局丨三個字,看前三季度湖南經濟“天天向上”的底氣

株洲高新區。

近年來,為了“守護好一江碧水”,株洲以壯士斷腕的魄力自主關掉經濟的“半壁江山”,轉而以創新為驅動,努力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據觀潮君瞭解,株洲通過主動對接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和國防科技大學,與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等高校簽署合作協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上半年新獲批國省科技計劃項目57項,專利授權量增長21.9%,科技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90.8%,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1,全省科學技術獎勵獲獎數量創歷史新高。株洲的經濟在遭遇疫情影響後,也在二季度就實現了正增長。

“目前,株洲的數據還未公佈,但我們對三季度很有信心。”株洲市委政研室一位負責人告訴觀潮君。

今年6月,湖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關於進一步提升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意見》,明確到2025年,全省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產值突破2萬億元、佔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40%以上的發展目標。

而湖南對產業鏈發展最出名的,無疑是“鏈長”制度。

早在2018年湖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就印發了《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聯繫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分工方案》,彼時的14位省領導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兩年多來,湖南補鏈、強鏈 、延鏈,計算機及信息安全、工程製造、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農機裝備等等都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發展和提升。

解局丨三個字,看前三季度湖南經濟“天天向上”的底氣

華菱熱處理生產車間。

比如華菱鋼鐵,在去年啟動“5G+智慧工廠”以來,通過產品結構升級實現扭虧為盈。得益於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興盛優選在疫情期間迎來了井噴式增長,而聖湘生物靠著多年積攢的研發實力在抗擊疫情中“一戰成名”。眾多的湘企靠著經年的積累成功突圍,湖南經濟正是靠著深厚的沉澱奪取了“疫”外之春。

9月21日,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批,湖南人多年來的“夢想”終於照進了現實。而自貿試驗區獲批,從某種程度上,也透露出國家對湖南經濟發展質量的認可和肯定。

夠活方有變

“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是湘人性格中最顯著的特徵,這也是近代湘軍善於“扎硬寨、打硬仗”的秘訣。

回顧前三季度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不難發現,湖南始終在黨中央的領導部署下,“謀勢而動,順勢而為。”

從1月23日,湖南與浙江、廣東一道在全國率先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開始,湖南的科學研判、決策果斷、落實迅速就給全國人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而到了2月份,湖南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評估,在做好充分準備後,率先進行有序復工復產,並及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保障復工復產。

比如,在全國較早開展復產工人大規模核酸檢測,園區與企業聯動優化配置防疫物資,政府包大巴、高鐵送工人回崗,包酒店安置返崗工人確保重要項目工期等等。

進入常態化防控後,湖南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分區分級防控,“內防擴散,外防輸入”,在釋放經濟活力和抓好疫情防控上找尋最優平衡點。

解局丨三個字,看前三季度湖南經濟“天天向上”的底氣

10月3日,廟街美食街長沙五一廣場店人流如織。

“雙節”期間湖南省8天共接待遊客6173.6萬人次,同口徑恢復到上年同期的81.3%;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21.2億元人民幣,同口徑恢復到上年同期的89.2%。

在構建國際國內經濟雙循環的背景下,湖南也因為其疫情防控得力,文化輸出給力,經濟復甦有活力,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而巨大的市場前景在疫情防控階段也伴隨著巨大的防疫壓力。

在“雙節”期間,省委書記杜家毫曾連續調研部署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工作,準備相應應急方案,打有準備的“仗”。

而在上半年,湖南還先後推出“湘就業”“湘農薈”“湘消費”等線上平臺和小程序,保就業、保市場、保消費,電商平臺、5G、新基建等等正在加速為產業賦能。

以農業領域為例,今年,湖南在扛穩糧食安全責任,抓好春耕生產的同時,持續推進農業機械化,出臺了一系列措施補貼農民在早稻種植使用機插,而同時,鼓勵和支持農機制造企業的發展和創新。

市場為農機企業提供創新動能,質優價廉的農機提高了農民的農機使用熱情,可謂一石二鳥。

思路新則道路廣,道路廣則容錯高,容錯高則底氣足。

“2020年第三季度湖南經濟數據是非常亮眼的,也在意料之中,這不僅與我省的經濟結構相關,更與前期一系列超常規政策組合效用顯現密切聯繫,是全省各級各部門認真落實‘六保’和‘六穩’的初期經濟效果體現。”中共湖南省委黨校經濟部教授吳楠認為,湖南有經濟快速恢復的基礎和優勢,應繼續加強在應對疫情和突發情況方面的抗打擊能力,在國內國際形式複雜變化中,塑造和展現中部省份經濟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來源:時刻新聞

作者:觀潮的螃蟹

編輯:胡衝

【來源:時刻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