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南很多地名在中國有同名的?比如太原市等?

我國城市的名稱都很有深意,例如河東、重慶、太原、洛陽、安陽、長安等等,每個地名都有詩詞畫意的感覺。其實,這種類型的地名並非中國獨有。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對周邊各國的影響非常大,例如越南、韓國等等。尤其是越南,越南國內的地名與我國嚴重重疊,例如重慶、安陽、長安、河南等地名在越南都能找到。那麼,越南為何擁有與中國類似的地名呢?

一、越南深受中國文化的長期影響

  首先,我們講一下越南的歷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一了東方六國之後,並沒有停下腳步。在北方,從匈奴手裡奪回了河套地區。向南則派遣了大量的軍隊南下,征服了面積遼闊但人口稀少的百越地區。百越地區的面積很大,包括今天的廣東、廣西和越南的北部等地。換句話說,從秦朝開始,越南北部納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圖。在此以後,雖然越南曾經短暫脫離中原王朝的統治,但畢竟沒有泛起什麼太大的風浪。在東漢時期,出現了著名的二徵姐妹。在越南歷史上,這這對姐妹非常有名,反抗漢朝的統治。從秦朝到唐朝,越南北部地區一直在中原王朝的控制之下。在長達千年的時間裡,中華文化深深地影響了越南。越南地區使用漢字,幾乎和中原沒有什麼區別。在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越南趁機脫離了南漢政權的統治,這是越南走向獨立的第一步。

  

為什麼越南很多地名在中國有同名的?比如太原市等?

�q6  宋朝建立以後,逐步統一了割據的各國。由於主要威脅是北方的遼國,宋朝根本沒有精力重新平底越南地區。雖然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統治,但是在各方面仍有中華文化的印記,使用了科舉制度等一系列的相關制度。越南的服飾雖然與中原王朝出現了差異,但仍屬於中原王朝漢服的衍生品。與此同時,中原王朝的宗藩體系,越南也充分繼承。中原王朝一直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屬於宗主國,周圍的國家則是自己的藩屬國。例如琉球、高麗等國家,都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越南也是其中之一。越南屬於中原王朝宗藩體系的一員,同時自己也建立了一套“小宗藩體系。”越南國王對內稱皇帝,強迫周圍的部落和小政權稱臣,幾乎照搬了中原王朝的模式。除了宗藩體系以外,越南在地名、人名等各個方面,都大量借鑑了中原王朝。

  

為什麼越南很多地名在中國有同名的?比如太原市等?

  二、越南的地名與中國地名經常重名

  由於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越南很多地區的地名在命名的時候,借鑑了大量的儒家經典或者中華文獻。這樣的情況在越南北部尤為明顯,例如太原。在中國境內,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會。在越南也有一個太原市,而且也是地位重要的城市。河南省在中國內陸很有名,是中國的產糧基地之一。在越南北部,也出現了河南省。此外,還有重慶、西寧等城市,在越南北部都能找到。最經典的還是越南的省會河內,在《三國演義》中出現了“河內名將方悅。”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河內基本上指的是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的地區,有“黃河北岸,殷商畿內”的含義。越南的首都也叫河內,而且在歷史上有很多個名字。在宋朝統治時期,由於長安已經改成了雍州,越南的首都開始自稱“長安。”在明清時期,北京被稱為順天府。越南借鑑了這個說法,自己的首都被稱為承天府。言而總之,在各方面學習中原王朝。

  

為什麼越南很多地名在中國有同名的?比如太原市等?

�q6

  甚至包括官員制度、服飾制度等等,中國古代王朝出現的尚書、御史、巡撫等官職,在越南基本上都能找到。在行政區劃方面,越南的國土面積本來並不大,但也劃分了很多個省份。劃分省份的結果是一個省只管理兩三個市,一個市管理兩三個縣。其實從面積來說,越南的一個省可能還不如我們的地級市。去過越南的朋友,肯定發現了一個問題。在越南國內,北部和南部的地名差異很大,簡直是兩個世界。北部地區的地名漢文化氣息濃厚,南方地區則是正宗的東南亞風味。這是因為北部靠近中原王朝,受影響的程度比較深,南方地區受到的影響則比較小。在語言方面也有類似的情況,在越南北部,找一個會說漢語的路人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到了南方,這個密度已經大大降低,從北部人和南部人的口語發音上也能看出很大的不同。

之所以越南的很多地名在中國有同名的,跟根結底是歷史原因,北越在歷史上有一千多年是中國的藩屬國,因此與中國重名的主要集中在越南北部。

為什麼越南很多地名在中國有同名的?比如太原市等?

重名城市介紹

一、越南太原省。

太原得名自11世紀的李朝建立之時,而中國山西省的太原,根據《史記·秦本紀·白起傳》記載,秦昭王四十八年(前 259)“司馬梗北定太原”首次見到太原這個名字。秦莊襄王三年(前 247)“初置太原郡”,再一次確定了太原這個地名。

為什麼越南很多地名在中國有同名的?比如太原市等?

二、越南西寧省。

西寧處在越南西部高地與湄公河平原交接的地方,這個地方早期是水真臘的象城,後來被越南佔領。183 8年,越南成立西寧府,從那之後到現在一直沿用。西寧省在越戰期間是越南南部中央局所在地,現在是旅遊勝地。那裡有黑婆山,高近千米,是越南西南部最高峰,山上有金光洞與金光寺,是西南地區著名的佛教勝地。

為什麼越南很多地名在中國有同名的?比如太原市等?

三、越南廣南省。

廣南省緊鄰越南中部直轄市峴港,有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會安古城,還有佔婆國的遺蹟美山勝地。廣南得名先是16世紀外商把會安地區叫廣南,後於1806年設立了廣南營,為正式的行政區劃。現在的越南廣南省與雲南文山州的廣南縣差不多大小。雲南的廣南縣源自元代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設廣南西路宣撫司,駐所設在廣南縣。

為什麼越南很多地名在中國有同名的?比如太原市等?

四、其它重名地點。

如廣寧省的海寧(現芒街)與浙江海寧同名。廣寧海河縣與江蘇射陽的海河鎮同名。北江省的新安縣與洛陽的新安縣同名。越南有海陽省,山東有海陽市;越南海陽省有清河縣,中國河北的清河縣也是鼎鼎大名。越南富壽省有富寧縣,雲南省也有富寧縣。中國的富川在廣西,越南的富川就在河內邊上。中國的峨山縣在雲南玉溪,越南的峨山縣在清化省。

為什麼越南很多地名在中國有同名的?比如太原市等?

中國的五行山在山西晉城,越南的五行山在峴港,就在南海邊。越南的同春縣在富安省,中國的同春縣在雲南省,越南河內還有一個同春市場,是越南很有名的小商品集散地。福建的安溪是茶的勝地,鐵觀音世界有名。越南的安溪在西部高地,種植的是同樣提神醒腦的咖啡。中國的龍川在廣東北部,是秦始皇時候定的名,一用兩千年。越南的龍川在安江省,以前是1900年立的龍川省。

為什麼越南很多地名在中國有同名的?比如太原市等?

只能說越南人是中國人,他們可能是因為戰亂或者是改朝換代等原因,逃到越南並在當地建國,因為思念故國所以用太原等地名,以解他鄉的故國情懷了。

歷史上,漢唐興盛時期,山西河東的將領率領的軍隊曾經駐紮時起的地名~

番邦小國都喜歡模仿,這也是對華夏先進文化文明的一種嚮往。

再說,以他們番邦的智商是不會取名字的。東邊的南高麗還將高大上的“漢城”改了個沒有文化意義的“首爾”就是例子,就是由於古代嚮往的自豪隨著現代西方思維的灌輸逐漸演變為現代的自卑,妄圖擺脫自卑的陰影。

我們國內很多地方名稱也是重複相同的,越南很久以前本來就是我國部分,風俗習慣、地名、姓名和我們一樣,重複不奇怪

在咱們國家,叫三交、東南西北崖底的也有很多,有的是巧合吧。名字這東西還不是人起的,

中國也有很多重名的,近現代做了一些處理,確保縣及縣以上的不重名。國外的就管不了了。比如江蘇南通,本來就叫通州,為了和直隸通州區別,才改名南通(南通州也)。還比如雲南省祥雲縣,以前叫雲南縣(雲南省雲南縣),大概民國成立才為了去除省縣同名而改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