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老板女儿出一对联,却难死了赶考秀才,病逝后才暗示出下联

对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春节的时候,人们会在门上贴对联,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景,对联是诗词文化和书法文化的结合体,好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在读音、词意等方面都要对得上,很多皇帝都很喜欢对联,像是乾隆,以给人出对联为乐,关于对联文化,也演绎出了不少佳话,比如说这位秀才。

客栈老板女儿出一对联,却难死了赶考秀才,病逝后才暗示出下联

在古时候的岭南之地,有一个叫做封于修的秀才,他从小就很喜欢学习,熟读四书五经,有着很高的才学,在他们当地非常有名气,他的父亲也是一个有才华有文化的人,是一个坐堂的大夫,不管是医术还是医德,都非常高,所以颇受当地人的欢迎,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对学习非常感兴趣。

封于修十六岁左右的时候,他的父亲开始教给他一些医道,没有想到的是,儿子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一点就透,不需要多用功就可以学会,就像是那句古话说的:“秀才学医,如泥脱皮”

客栈老板女儿出一对联,却难死了赶考秀才,病逝后才暗示出下联

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中国传统医学来自于阴阳五行,封于修又深受《易经》的影响,在这方面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一点就通也不是不可能。到了十八岁的时候,封于修也和其他的读书人一样,走上了进京赶考的道路。

习得经纬艺,卖货帝王家”,这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朴素梦想,他这么做倒也很正常,他拿了盘缠以后,就离开了家乡,踏上了寻求功名的道路。

某天天色已晚上,封于修找了一家客栈休息,第二天醒来后打算起身继续赶路,没有想到天降大雨,封于修只好在客栈内多待一天,闲来无事,他便到门口看雨,却发现老板的女儿也是喜欢读书的人,她在看一本叫做《黄帝内经素问》,封于修来了兴致,就和老板的女儿攀谈了起来。

客栈老板女儿出一对联,却难死了赶考秀才,病逝后才暗示出下联

姑娘听到有人和自己谈论医道,非常的高兴,只谈论了一会儿,她就知道封于修是很有才学的人,就问到,“您是秀才,我想出了一幅关于药材的上联,却怎么也想不出来下联,先生可以一试么?”封于修认为,自己那么博学,怎么可能怕的了一个小姑娘呢,满口答应了下来。

客栈的女儿说出了上联:“秦艽草,八条腿,九条腿,十条腿。”

这个对联真是绝了:开头的秦艽是药材,那么为了对仗工整,下联的开头也应该是药材,而且这三个字的下边,分别是8、9、10这三个数字,封于修真是低估了对联的难度,他想了很久很久,也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一时间就有点迷茫,一向认为自己才华过人,可以考取一个功名,没有想到走出了家乡,连一个小女子都比不过,怎么能够进京赶考呢?这样也能够取得好成绩么?

客栈老板女儿出一对联,却难死了赶考秀才,病逝后才暗示出下联

越是这么想,他的心理压力就越大,急火攻心,整个人都快要崩溃了,竟然一病不起,在客栈去世了,去世之前,他还留下了遗言,让人把这个对联刻在自己的墓碑上。

之后,不少才子慕名去祭奠秀才,他们也想给出下联,结果都铩羽而归了,某一年的夏天,那客栈老板的女儿去拜祭封于修,只见到坟墓的东边,长满了一片丁香花,西边有皂荚草,风儿吹动,花朵随风摇摆,非常好看,姑娘知道这两种植物都是可以用来入药的,于是就想出了下联:“皂荚草,七支脚,八支脚,十支脚。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萬字头。”

客栈老板女儿出一对联,却难死了赶考秀才,病逝后才暗示出下联

可惜的是,当初那个和他一起钻研对联的秀才,再也听不到了,姑娘跪在秀才的墓前,说道:“没有想到你死后还在想下联,是我输了”。

古时候的人,对这种事情真的很执着,所以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秀才的行为或许有点愚蠢,但是在那个时候的人看来,这种为了才学而殒命的人,是很值得敬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