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揚州瘦馬到上海拼團式名媛,區別是1500兩銀子與500元?

最近,魔都上海又上演了魔幻的一齣戲劇。花500元入會費加入上海名媛群,開啟拼多多式的名媛之路。

看完相關新聞後,讓我頗為感慨:人類社會不管如何進步,總有一些東西像幽靈一般陰魂不散。

明朝江南地區曾流行“養瘦馬”,幾百年後同為江南地區的上海出現了拼團式的名媛訓練班。

古時之瘦馬與今日之名媛,到底有何異同呢?

1.名稱

從詞彙角度看,瘦馬指的是嬌小瘦弱的女子,具有明顯的物化女性的意味,將女性看作一件交易的物品。

而名媛則是上流社會的女性,一般指出身名門,有才有貌,多才多藝,出入時尚社交場所的美女,具有明顯的褒義色彩。

從揚州瘦馬到上海拼團式名媛,區別是1500兩銀子與500元?

2.被動到主動

“瘦馬”是被牙公牙婆從貧寒之家買來的面貌姣好的女孩,她們是被動走上這條路,可以說是無奈之舉。

上海名媛群裡的人都是主動入圈的,她們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凹造型,建人設,嫁入豪門,實現人生逆襲。

3.學習內容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瘦馬”,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呢?清代丁耀亢在《續金瓶梅》一書中對“瘦馬”也有描述。

從揚州瘦馬到上海拼團式名媛,區別是1500兩銀子與500元?

一等資質的女孩,將被教授“彈琴吹簫,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及精細的化妝技巧和形體訓練。

二等資質的女孩,也能識些字、彈點曲,但主要則是被培養成財會人才,懂得記賬管事,以便輔助商人,成為一個好助理。

三等資質的女孩則不讓識字,只是習些女紅、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爐食、擺果品、各有手藝”,被培養成合格的主婦。

可見,要做一名合格的“瘦馬”,不僅要懂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還要敲得了算盤,下得了廚房。

“天王嫂訓練營” “嫁入豪門預科班”等各種所謂的名媛培訓班都教啥呢?

從揚州瘦馬到上海拼團式名媛,區別是1500兩銀子與500元?

印象中,名媛的日常是出行私人飛機頭等艙,人均豪宅超跑名牌包,每天在五星級酒店的大床上醒來,然後穿的美美的和姐妹去吃精緻的下午茶。

從揚州瘦馬到上海拼團式名媛,區別是1500兩銀子與500元?

而課程一句話概括就是打造男人理想中的老婆。因此,要有內涵,愛好豐富並且熱愛生活。相應的,做飯、滑雪、高爾夫、插花、畫畫、唱K,打碟等都是需要學習的內容。

4.投入產出比

牙公牙婆花很少的錢從貧寒人家買來小女孩,等“瘦馬”養成後就被賣給有娶小妾需求的富商,因此,“養瘦馬”的牙公牙婆(或者說是人販子)可以大賺一筆。據文獻記載,一等的“瘦馬”可以賣到1500兩銀子以上的價格。

而“名媛們”則要主動交高額的培訓費,努力營造名媛淑女形象,為的是有朝一日釣得金龜婿,嫁入豪門翻身把歌唱。

據說真正實現目標的人,因為先前和培訓機構有合同在先,所以需要在三到五年內持續給培訓機構匯錢。

當然,如果真的實現“逆襲”,那麼這點錢並不算什麼,也是性價比高的支出啦。

5.結局

“瘦馬”們最好的結局不過是做權貴與富商的小妾,基本不會有成為正室的可能,即便如此,也可能會像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而不好的結局則是淪落於風塵女子。

“名媛”們也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行業,畢竟能成為天王妻子、豪門貴婦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可能會成為不光彩的小三或者外圍女,甚至操起皮肉生意。

從揚州瘦馬到上海拼團式名媛,區別是1500兩銀子與500元?

為了營造名媛光環,女孩們開啟拼團式炫富拍照打卡,從豪車名包到高檔酒店等,不一而足。

李子要說:技能有可能速成,氣質卻絕非一朝一夕可養成。網紅們抱著一個迷幻的名媛夢,在名利場中前仆後繼,自己或許已經分辨不清真和假的界限。

最後,不禁感嘆一句:陽光之下,並無新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