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海拔410米小山,有72泉108景,还有个古井喝了能升官

前几天从徐州到日照公干,在岚山下高速之后顺着烟沪线一路奔向日照市区,途中发现一个磴山喜鹊谷的景区指示牌,看看天色还早,而日照周边山又少,猎奇胜过了疲惫,于是驱车直奔景点。


日照海拔410米小山,有72泉108景,还有个古井喝了能升官

日照是一座著名的海滨城市,也是河南、苏北、山东等地最喜欢的避暑旅游地之一。去日照旅游我们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万平口、灯塔、任家台渔船等海滨风情之地,蔚蓝的的大海永远都是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

日照除了海还有山,在连接日照市区和岚山区的烟沪线(或同三高速)距离岚山约10公里左右路西是一片绵延的山脉,山不太高,最高处海拔只有410米(主峰大旺山),此处面积虽然不太大,但大小山峰也有近百座,山上树木葱郁,有苍松翠柏,也有竹影摇曳,山脚下则是茶园环绕,此山就是久负盛名的磴山了。

日照海拔410米小山,有72泉108景,还有个古井喝了能升官

磴山因山势清奇、幽谷怪石、清泉石瀑而被称为黄海九寨沟,自下而上沿着小路登山可以欣赏72泉108景;峡谷清幽又有潺潺小溪相伴,深谷之中鸟语花香,宛若人间仙境;谷中多鸟,是万鸟汇集之地(其中灰喜鹊尤甚),故有喜鹊谷之称。登临山巅四望则景色斐然,东望可俯瞰黄河海天一色美景,缘由于此,磴山春晓曾是古日照海曲八景之一。

日照海拔410米小山,有72泉108景,还有个古井喝了能升官

虽然磴山不大,但也是岚山区周边较为宏伟的山峰了,故因磴山而衍生的历史故事和留下的文化遗存众多,其中尤以红云寺、许瀚刻石、二百顶子古村落遗址闻名。

日照海拔410米小山,有72泉108景,还有个古井喝了能升官

说起红云寺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据传为明朝初年有一个从东海(今连云港地区)来的寂藏和尚在此始建,自此成了周边香火最旺盛的寺庙,历经数百年沧桑,寺庙有损毁,但也曾重修,至今依然红墙碧瓦,巍峨屹立于磴山山畔,或许如寺内庄严的佛祖塑像默默守护着黄海岸畔的民众。古寺之内至今依然保存着和尚塔、开山寺碑等文物古迹,亦有仙人桥、仙人池、阴阳井等古迹可循。


日照海拔410米小山,有72泉108景,还有个古井喝了能升官

山东日照黄海九寨沟风景区

在明朝倭寇泛滥时期,日照也曾遭受倭寇侵扰,为了抗击倭寇周边村民自发聚集磴山躲避战乱,并建有山寨用以御敌,山寨用磴山之名称为磴山寨(磴山村、八卦村)。古村落现在虽然已经没有人居住,但山寨遗迹尚存,依稀可辨的石墙,依旧保存完好的寨门、垛口等仿若不朽的丰碑,诉说着古老而悠远的故事。

日照海拔410米小山,有72泉108景,还有个古井喝了能升官

磴山寨有一大清朝的名人,而附近有其刻石遗迹,上书“羡君堪作王家瑞,愧我徒为食禄臣,不是未酬忧国恨,愿披蓑笠结东邻””,刻石题于同治年间。这就是被称为国学大师的清代著名朴学家、书法家许瀚所题,昔时许瀚为避战乱而隐居磴山寨,直至病亡于此,而此刻石则是其真迹。

日照海拔410米小山,有72泉108景,还有个古井喝了能升官

在磴山主峰下,距离红云寺不远处还有一个古村落遗址,如今只有散乱的石屋地基和残破的石墙犹存,告诉游客此处曾有先人居住于此。这个村落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名字——二百顶子。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有着一个神奇的民间故事,据说清朝时期当地的村民日常饮用的是红云寺的阴阳井之水,这个水可是沾了佛气的,于是一个小小的村落产生了200个顶戴官人,于是后人就称其为二百顶子了。不过这个传说是否属实不得而知,想要验证,我们可以尝尝红云寺的泉水,或许也能混个一官半职,那样的话就能证明这个神奇的传说了。

日照海拔410米小山,有72泉108景,还有个古井喝了能升官


磴山距离黄海仅有两公里的样子,地处岚山区和东港区交界处,加上山上古迹众多、清泉石瀑,日照海滨空,登高望远之地本就不多,因而它本是市民最佳的休闲度假之处,只是因为景区原来经营者荒芜了多时,而如今重新开门纳客,圆了周边市民寻古探幽、登高望远之期盼!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磴山不高,但古韵悠悠,如此就去磴山登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