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工作後個人所得稅APP如何操作銜接?


導 讀

很多人離職後,除了正常的離職工作交接、離職證明等手續辦理之外,頂多再關心一下下發薪的工資能否按時到賬,然後倆手一拍腳一跺,就拍屁股走人了。其實,離職真沒你想的那麼簡單。以下這幾點需要在我們離職後進行重點關注:

一、換工作,個稅APP如何操作專扣銜接?

二、前單位繼續使用我的信息,怎麼辦?

三、離職補償金與個稅?

四、競業限制補償與個稅?

五、換工作導致個稅斷繳怎麼辦?

六、換工作導致五險一金斷繳怎麼辦?



一、換工作,個稅APP如何操作銜接?

1、離職後換到新單位

(1)由新單位在申報系統中採集並報送你的個人信息,一般最遲3天內APP中會自動添加上任職受僱信息,之後打開APP一常用業務一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查詢一選擇需要更改的項目一修改一修改申報方式。更換扣繳義務人原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變更工作單位即可,之後和單位確認下是否能在申報系統中下載到你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如下圖1-6所示。

換工作後個人所得稅APP如何操作銜接?

換工作後個人所得稅APP如何操作銜接?

換工作後個人所得稅APP如何操作銜接?

注意:這裡的操作圖示只以“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修改申報方式為例,其它如同。(2)直接向新單位提交紙質或電子版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2、離職後,未就業 原扣繳義務人應當自納稅人離職不再發放工資薪金所得的當月起,停止為其辦理專項附加扣除。所以在剩餘月份的專項附加扣除,可以在彙算清繳時一併辦理扣除。



二、前單位繼續使用我的信息怎麼辦?

1、已經離職但是企業未作離職處理,但並沒有給您再繼續申報收入。

(1)您可以就任職受僱信息發起申訴。(提示:若您離職還未超過兩個月,可能是單位辦理離職手續時間較長原因導致,建議先與扣繳單位核實。)

操作步驟:

①登錄個人所得稅APP,打開【個人中心】-【任職受僱信息】。如下圖7-8:

換工作後個人所得稅APP如何操作銜接?

②點擊需要申訴的任職受僱信息的任意區域,進入“詳情”頁,在“詳情”頁右上角點擊【申訴】按鈕。如下圖9-10:

換工作後個人所得稅APP如何操作銜接?

③跳轉至“申訴原因”頁,選擇“曾經在職”是指曾經在被申訴單位任職過,現在已離職。在發起申訴時一定要根據真實情況選擇申訴原因,不可隨意選擇,否則將被視為申訴不實。如下圖11-12:

換工作後個人所得稅APP如何操作銜接?

2、離職後原公司仍給您申報了收入,您需要區分情況處理。

(1)如果是單位為您補發收入並申報個人所得稅,則屬於正常情況,無需處理。

(2)如果是您未取得收入,而原單位進行虛假申報的,這時您可以就這筆虛假收入進行申訴。具體操作如下:

①登錄個人所得稅APP,打開“首頁”,在“常用業務”板塊中找到“收入納稅明細查詢”。也可以在“我要查詢”中找到“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如下圖13:

②打開“收入納稅明細查詢”,進入收入納稅明細查詢頁,選擇查詢年度、所得類型,進行查詢。如下圖14:

換工作後個人所得稅APP如何操作銜接?

③點擊【查詢】按鈕,查詢出所選年度的收入明細納稅記錄。如下圖15:

④按月申訴:選擇需要申訴的月份,進入收入“納稅明細查詢詳情”頁。如下圖16:

換工作後個人所得稅APP如何操作銜接?

⑤點擊【申訴】按鈕,進入“申訴原因”頁。如下圖17-18:

換工作後個人所得稅APP如何操作銜接?



三、離職補償與個稅?

1、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的經濟補償金指什麼?

企業在改組、改制、減員增效過程中解除職工勞動合同支付給被解聘職工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以及因其他原因被僱主辭退或自行辭退個人領取的經濟補償金或退職費(指不符合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的退職費)。 《北京市地方稅務局轉發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京地稅個〔1999〕685號第一條。

2、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什麼?

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 依據:《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第五條。

3、一次性補償收入,怎麼免徵個稅?

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依據:《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第五條。

4、稅小咖舉例離職補償金計算個稅

某公司員工蓋小茨,在公司任職10年,2019年11月依法與公司解除勞動關係,獲得公司一次性補償金28萬元,張某離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為10000元,當地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80000元。蓋小茨的離職補償應納多少個人所得稅?解析:

可免個稅的部分:80000*3=240000元;

按照規定要繳納的部分:280000-240000=40000元;

應納稅所得額=280000-80000*3=40000元;

應納稅額=40000×10%-2520=1048元。



四、競業限制補償與個稅?

稅法沒有明確表述關於競業限制補償金的個稅,個人取得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計稅,各地徵管有差異。目前各地在徵管實踐中有3種觀點:

1、適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向個人支付不競爭款項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覆》(財稅[2007]102號),按偶然所得計稅,稅率20%計徵; 2、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按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計徵(此法規自2019年1月1日起全文廢止); 3、併入工資、薪金收入計徵個稅。用人單位在涉及競業限制補償時,應諮詢當地12366,以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的回覆為準。



五、換工作導致個稅斷繳怎麼辦?

1、離職後,個稅斷繳會帶來哪些影響?

目前最主要的影響是購房和購車的資格申請。大部分城市要求個稅繳納的連續記錄,如果一旦斷繳,可能就要再等幾年。 如果說斷繳之後補繳是否有效呢?即使部分用戶認為斷繳之後再補繳即可,但是部分車管所有明確規定,補繳的個稅記錄是無效的,具體規定建議諮詢當地的相關部門。

2、離職後,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個稅斷繳?(1)換工作:要注意上一家單位最後申報的個稅記錄的稅款所屬期與新單位申報的個稅記錄的稅款所屬期對接上。建議分別和兩家單位的財務確認下。(2)待業中:依稅法,沒有收入就沒有個稅。但為保證個稅記錄的連續性,市場上有第三方機構可以為他人代繳個稅(合規性有待考量)。 (3)單位原因造成的斷繳:及時溝通單位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補繳。



六、換工作導致五險一金斷繳怎麼辦?

1、離職後,五險一金斷繳會帶來那些影響?

五險即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養老保險,一金即住房公積金。在實際中,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跟養老保險斷繳的影響其實並不大。 如果說醫療保險斷繳帶來的影響比如有:無法報銷醫藥費、商業醫療保險費上漲等影響;生育保險斷繳帶來的影響亦是如此。 當遇到買房時,我們會發現公積金貸款應該是能借到的最便宜的貸款了,因為它的利率一般是商業住房貸款的七折左右。要想申請公積金貸款,是需要有公積金連續繳納記錄的,具體每個城市規定不同。所以公積金斷繳對於想申請公積金貸款的人來說還是非常有影響的,錯過了房價可能就漲了。

2、離職後,我們應該如何避免五險一金的斷繳?(1)企業一般為員工繳納五險時不會分開繳納其中的某一險種,所以如果斷繳時便會出現五險同時斷繳,如果打算換工作,應該提前規劃好,順利過度。(2)隨時關注社保繳納情況,可到各省市、社保網站查詢繳費記錄,不因企業欠費而斷繳。


本文來源:本文由「和稅科技」和「個人所得稅」公眾號聯合出品。其他媒體平臺轉載或引用,請標明來源與出處。


換工作後個人所得稅APP如何操作銜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