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指數13年大三角調整結束

國企指數13年大三角調整結束


作者:臥龍

來源:股市動態分析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今年首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6萬億,按年下跌19%;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按年下跌16.1%,私人投資下跌18.8%;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2萬億,按年下跌7.7%,商品房銷售面積按年下跌26.3%,商品房銷售額2.04萬億,按年下降24.7%,表明首季度樓價同比上升;發電量1.58萬億度,按年下跌6.8%;原油加工量1.49億噸,按年下跌4.6%;原油產量4857萬噸,按年增長2.4%;天然氣產量483億立方米,按年增長9.1%;原煤產量8.3億噸,按年下跌0.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下跌8.4%。初步核算,今年首季中國國內生產總值20.6萬億,按年下跌6.8%。此前華能國際公佈首季發電量按年下跌18%,廣州市市長指廣州首季度發票開票金額按年下跌12%。中國季度GDP按年下跌6.8%,創1961年以來最低值。數據對股市並無重大影響,中國股市跟隨美股期指大升而出現反彈。


國企指數13年大三角調整結束

相信極少有人對GDP增長率走勢作技術分析。1998年本刊第31期拙作《股災與第三次浪潮(五)》中,筆者對中國GDP增長率作技術分析:“若情況如預料一樣,宏觀經濟果真在第三季度見自1993年以來底部,則99年下半年開始,中國GDP增長就會向三角形的上軌衝擊。”事實上,中國GDP增長率於1999年見底,2007年觸及三角形上軌,絲毫不差!誰說圖表技術分析無用?2016年2月20日拙作《經濟期待刺激 上證圓邊見底》又再度對中國GDP增長率走勢作技術分析:“2008年之後,中國GDP增長率跌破此三角形,持續向下。此等情況正反映中國經濟增長受到嚴重挑戰,加上通縮通脹並存(上游通縮,下游通脹),不採取刺激經濟政策,GDP增長率恐有機會跌回1990年代初低點水平附近。”該文中筆者已經使用較溫和預測,1990年初GDP增長率最低3.8%,其時人人皆稱中國經濟為L型,然而在疫情影響下,今年首季GDP增長率按年下跌6.8%。


2020年GDP增長率低點距離上一個非常重要低點1961年59年時間,大約是一個甲子跨度,即所謂甲子週期。若以GDP增長率作為觀察指標,可以看作一個完整康波週期。


上個月底,中國人民保險集團(01339)舉行2019年業績發佈會。會上,人保董事長繆建民回答記者時大吐苦水:“我們H股低得不像話了。”當日收市價港幣2.4元。此前3月19日最低見2.07港幣。人保2019年業績每股人民幣0.5元,摺合港紙約0.55元。以最低價計算,市盈率僅3.8倍,每股派息高達0.13港幣,派息率超過6%。


難怪今年以來保險機構11次舉牌有9次是在H股市場。4月7日太保壽險增持錦江資本,舉牌後,太保壽險持有錦江資本2.1億股,佔香港流通股15.1%。增持錦江資本主要看中其派息率高,2019年錦江資本每股派息7.7港仙,以本週四收市價1.34港幣計算,派息率5.7%。中國人壽、太平人壽今年不約而同增持農業銀行H股,增持後兩者均持有農行H股15.4億股。農行去年每股純利0.59元人民幣,派息0.2港幣,以週四收市價3.08港幣計算派息率高達6.5%。


H股之所以派息率高,主要原因乃AH股股價差距愈來愈大。119只H股中,A股相對於其H股溢價最高是浙江世寶5.6倍,最低青島銀行溢價1.2%,無一折價,中位數是廣汽集團A股相對H股溢價77.9%。換言之,H股相對於其A股股價低43.8%。假設一隻股票A股股價10元人民幣,每股派息0.3元,則派息率3%,普普通通。但其H股低43.8%,只有6.17港幣(摺合人民幣5.62元),則派息率立馬提升至5.3%。保險資金最喜歡此類高息股。


講到H股,我們再分析恆生國企指數走勢。國企指數於1993年12月份曾經高見9452點,當年大摩(摩根士丹利)唱好紅籌股,H股跟隨而上,到1993年底,大摩唱淡港股,國企指數自然大跌。跌至1995年初,國企指數低見2921點,跌去69%,此時大摩亞洲董事總經理卓百德看好港股,1995年2月份大摩唱好新興市場,國企指數見底回升。1997年香港迴歸,市場憧憬利好出臺,投資者熱炒國企股及紅籌股,一些股票升幅數以十倍計算。隨著香港迴歸,題材兌現,股價見頂,同時亞洲金融風暴出現,國企指數自7742點跌至1998年9月993點,跌幅高達87.2%!當年紅籌之父梁伯韜旗下百富勤投資印尼債券爆跌而於1998年1月宣佈清盤。國企紅籌風光不再,連2000年科網股熱潮國企指數亦只是自993點升至1999年7月2807點。其後浮沉不定形成三角形走勢,至2001年9.11事件後結束。


國企指數13年大三角調整結束

2014年12月27日,筆者以《國企指數循環浪V牛市降臨》為題撰文分析國企指數。當時認為,2001年9.11之後低位結束III浪(4),此後展開III浪(5)上升。III浪(4)自1993年底高位至2001年10月低位結束,時間長達8年。III浪(5)由2001年10月升至2007年10月,1、3、5浪一浪比一浪長。2002年6月結束(5)浪1,跌至同年10月完成(5)浪2,(5)浪3升至2004年1月5408點,(5)浪4則調整至5月份3501點,(5)浪5出現延伸,一直飈升至2007年11月20609點,20609點結束整個循環浪III。


2007年11月20609點之後進入循環浪IV,再次以水平三角形方式行進,而今國企指數則出現大三角型態,《國企指數循環浪V牛市降臨》中認為循環浪IV已經於2014年10月17日10097點結束:


“浪(A)由2007年11月20609點跌至2008年10月4792點,其後反彈至2010年11月14219點為浪(B);浪(C)則由14219點反覆跌至2011年10月8058點;此後的浪(D)則反彈至2013年2月12354點。三角形最後一跌浪(E)再次出現延伸局面,以小型三角形方式行進,子浪A跌至2013年6月8640點,子浪B反彈至同年12月11638點,其後子浪C再跌回今年3月9160點,子浪D又回升至9月11440點,子浪E最後一跌是11440點至10月17日10097點,至此整個循環浪IV宣告結束。循環浪III的浪(4)最低點1008點結束,而循環浪IV的終點則是10097點結束,頗有趣味性。”


事實是2015年5月29日國企指數最高見14962點,之後便隨著A股市場見頂崩盤而大跌。14962點僅僅成為IV浪B高點。14962點跌至2016年2月7498點,跌幅近五成,為IV浪C。7498點反彈至2018年初13962點,反彈86.2%。IV浪E則跌至近期冠毒肺炎Covid-19低點8290點。


國企指數13年大三角調整結束

IV浪E中,2018年初13962點下跌至2019年初9761點為E浪(a),之後反彈至4月11881點乃3浪結構,再跌至8月9731點仍然是3浪結構,此時可以預期一個三角形(b)浪即將誕生。果然國企指數後市持續震盪,至今年2月17日結束E浪(b)。3月9日冠毒肺炎疫情全球惡化跳空向下,進入E浪(c)下跌,3月19日最低見8290點,清晰5浪推動。

筆者認為大致上E浪結束,亦即整個循環浪IV結束,目前已經展開循環浪V上升。此乃首選數法,次選數法是若基本面不允許展開推動浪,則2018年初以來的IV浪E可能再次形成一個更小規模之三角形。其中2018年初跌至8290點為E浪(a),目前展開E浪(b)反彈。


今年是中國股市股災5週年紀念,適逢冠毒肺炎肆虐,導致經濟增長重大下挫,各類資產價格下跌,是時候逐步唱多矣!儘管A股市場仍然存在繼續調整可能性,但作為投資者,精挑細選股票入場,正是時候。


《股市動態分析》週刊2020年徵訂火爆開啟!

歡迎點擊下方圖片訂閱!


國企指數13年大三角調整結束


往期回顧:

11月30日文章:中國經濟增速未見底 巴西持續減息股仍憂

12月7日文章:黃金價格處於長期熊市反彈期(上)

12月14日文章:黃金價格處於長期熊市反彈期(下)

12月22日文章:經濟週期與投資時鐘(上):PMI中期低點基本對應股市低谷

12月28日文章:經濟週期與投資時鐘(下):股市通常領先經濟3-6個月


1月16日文章:2020年代前瞻展望(上)

2月15日文章:2020年代前瞻展望(下)

2月22日文章:以史為鑑:庚子疫情對股市影響有限

3月10日文章:一九九八而非二零零八

3月24日文章:CRB指數或轉折 港股見底在即

4月7日文章:病毒致原油暴跌 人棄我取中石油



(編輯:小股)

版權聲明:股市動態分析除發佈原創財經文章以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聯繫方式:0755-82075959;微信原文留言等(微信號:gsdtfxv)。


國企指數13年大三角調整結束

關注《股市動態分析》,獲取更多投資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