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給我們發來一個警告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

疫情之下

讓我們重新思考

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處


人類是大自然的“傑作”,人類因自然而生,人類與自然萬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離開這一生物圈,人類不可能長期生存。

對於這一點,中國古人早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智慧。

老子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孔子則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地球給我們發來一個警告

圖為成都市全景

為此,中國古代提倡根據四季變換,合理安排人類活動,不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

孟子說: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這些觀點,意思都是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規律。

地球給我們發來一個警告

圖為江西省贛州市文峰鄉廢棄礦山修復後新貌

1866年德國生物科學家海克爾提出了“生態”概念,從西方科學的層面揭示了地球有機體是一個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

在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中,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以“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阿爾卑斯山的意大利人”把“樹林砍光用盡”等事例,告誡人們——

“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

地球給我們發來一個警告

圖為江西省萍鄉市略下村昔日老礦山重披新綠江

在人類享受文明的同時,對大自然的破壞也日益嚴重。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荒漠化、大氣汙染、水體汙染接連出現。一次次災難,都是發人深省的提醒。比如歷史上著名的英國“倫敦煙霧事件”、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歐洲“萊茵河汙染事件”等等。

病毒,則以另一種方式,向人類發起警告。埃博拉病毒、非典和新冠病毒都是人類無節制的獵食野生動物,使得病毒從叢林走向人類。甚至有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對自然的過度“侵擾”,可能釋放、激活冰封萬年的微生物和古老病毒。

地球給我們發來一個警告

圖為整治後的青島濱海風光

雖然生態系統本身有一定的自我調節的能力,但大自然本身的力量更為強大。一旦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大自然就會以她那驚人的破壞力給人類一次慘痛的教訓。

大多數時候,人類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思考其他生物的價值。

地球給我們發來一個警告

圖為四川省廣元市蒼溪

這次疫情,讓我們重新反思。當人類因疫情受困,有些其他生物卻因此得到更大的自由度。有新聞稱,意大利封城以後,有人在推特上傳了威尼斯的照片。闊別60年的海豚重新出現在水城了。而在泰國,遊客的減少讓猴群大搖大擺走上了街頭。

地球給我們發來一個警告

圖為浙江洞口廟水庫東側邊坡生態治理工程 邱丹攝

“自然是生命之母,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

人類必須

敬畏自然、尊重自然

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與自然和諧共生

地球給我們發來一個警告

♦ 女報評論〡保護孩子,沒人能置身事外

♦ 閱讀憑什麼高級?

♦ 你聽說過讀書還能養“三氣”嗎?

來源/經濟日報(ID:jjrbwx 記者 黃曉芳)圖片、視頻均由自然資源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