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围棋热象棋冷?

黄应秋


围棋以出神入化般的天女下凡,令人遐想万千,时而楚楚动人,时而无影无踪,想我的时候不期而至,媚态百生,难舍难分。在最佳时间遇到了你,却又不辞而去,如云里雾里,只见彩衣不见汝。

象棋则是一个武士,披甲执锐,永不后遁。在战斗民族的字典里,没有一个逃兵,都战斗在第一线,除非阿斗"乐不思蜀",否则两军相争勇者胜。

仙女赢得了格格爵号,被请进皇官,列为贵族四大家族"琴棋书画"之一,成了阳春白雪,高端优雅,爱者众,近者寡。

武士征战,四海为家,成了大众之友,大街小巷老少竟相邀请登门入室,余暇相互切磋。下里巴人,大众情人。

历史上,陈毅、粟裕新四军围棋成风,连勤务兵老陈转业在食司,独领风骚,我们皆尊为陈老总。

而八路等全军,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喜欢象棋,全军上下皆莫以为楷模。当然,大国总理更是象棋高手,抗战中逼和象棋天王谢侠逊,轰动中外。

我爱仙女围棋是国粹。

我也敬武士象棋是国宝。


夏雨风


在民间,实际上是象棋热;在竞技方面,才是围棋热。

这是因为,中国象棋的行棋规则很固定,炮翻山,马走日,象飞田等等,只要记住了,对任何人都不是难事。

而围棋的行棋规则,看起来很简单,然而,就是一个死活定式,也有先后手和点眼的各种妙着。因此,学会怎么走围棋太容易,但要想走好围棋,又比象棋难得多。

我们可以看到,大街小巷上都有下中国象棋的各类人群,不分老少,不论地位品级,三教九流皆可乐于其中,而且不乏高手,更有摆地摊赢残棋的骗子,可谁又见过摆围棋残棋的骗子呢?

中国的围棋热,大概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那时候的宋祖德、聂卫平、马晓春等等,其名气不亚于现在的美女影视名星。当时,不仅国内有各种名目繁多的赛事,中、日、韩三国的赛事也不少,可谓围棋人才辈出。二十一世纪后,也许是人们的社会活动面更大,生活节凑更快以及生活内容更丰富多彩,下围棋的人反而减少,而下中国象棋的人却仍然很多。

中国过去的士大夫阶层,除了道德文章,还要懂琴棋书画,不一定全懂,至少也要懂一两样,否则算不上士大夫,也被人轻视。那个时候的棋,也就是围棋。帝王将相们,文人雅士们,一边品茶,一边对弈,在休闲博弈中谈论国事,褒贬人物,策划谋略,议论诗文。

围棋之所以能够走上高雅殿堂,是因为围棋行棋的思想,更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

其一,黑白二子无等级之别,当位之时便有其势便有其用;

其二,输赢不在谁吃掉谁,而在占地多少,生存空间才是取胜之道;

其三,行棋没有平局,哪怕胜四分之一也是胜,也就是时间概念亦不可忽略;

其四,行棋的先后有补差,执黑先行有利,便须贴子。等等。

由此可见,围棋的行棋思想源于《易经》思想,还有老子思想。她体现了一种公平竞争,体现了一种无为而为,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为什么围棋在东亚国家能够生存并且流行,而在欧洲国家推广不开?主要原因,就是东亚国家的思想文化受中国的影响很大,而欧洲国家与中国思想文化相差甚远。



一夫82


围棋起码在东亚普及了,中国不是独大,又有许多世界大赛,奖金又高。当然这只是我们看到的现实,欧美肯定是没关注的。中国象棋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没有对手,世界上就没人陪你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