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大事年表之四(941年-950年)

五代十国(907-979)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是对五代(907-960)与十国(902-979)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武平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五代十国大事年表之四(941年-950年)

天福六年(941年)

正月,王延政修建州城,请王曦以建州为威武军,并以其为节度使;王曦以威武军一向在福州为由拒绝,而以建州为镇安军,以王延政为节度使并封为富沙王;王延政改镇安军为镇武军。二月,后蜀罢节度使典禁兵。四月,王曦怀疑汀州刺史王延喜与王延政相勾结,派人将王延喜押回福州;四月,后晋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反,请后蜀、荆南支援,遭到拒绝。

五月,吐谷浑大酋长白承福率麾下念虎里、赫连功德等入晋朝见。六月,王曦赐死泉州刺史王继业。七月,王曦自称大闽皇、领威武节度使,与王延政互相攻战,各有胜负,福州、建州之间,尸骨遍野;八月,吴越钱元瓘卒,其子钱弘佐袭位;闽铸“永隆通宝”大铁钱,以一当铅钱百。十月,王曦即大闽皇帝位,王延政自称兵马元帅。

十一月,南唐派使者分别按民田,以田肥瘦定其税额,民间称平允;安从进攻邓州,晋郑王石重贵派张从恩将其击败。十二月,南汉高祖刘龚病重,于是刘龙取“飞龙在天”之义,更名刘龚(音yan);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被杀;后晋命荆南、楚出兵会讨安从进。同年,后晋宰相王定保去世,时年71岁,著有《唐摭言》十五卷,详载唐代贡举之制,流传至今。

五代十国大事年表之四(941年-950年)

天福七年(942年)

正月,闽国铸“天德通宝”大铁钱,以一当铜钱一百,另铸有“天德重宝”,亦铁钱。四月,南汉高祖刘龙去世,长子刘弘度即南汉帝位,改名刘玢,改元光天元年,是为南汉殇帝。六月,后晋高祖石敬瑭去世,石敬瑭兄长石敬儒之子石重贵继位,是为晋出帝。

七月,闽王延政大败王曦军;南汉循州爆发农民起义,县吏张遇贤为首领,号称“中天八国王”,建元永乐;南汉以越王刘弘昌、循工刘弘杲领兵镇压,战于钱帛馆,南汉军败。义军围二王,并占领了番禺以东的许多州县。八月,晋军破襄州城,安从进举族自焚。九月,南唐颁行《升元删定格》。十一月,后晋重征食盐钱。

天福八年(943年)

正月,后蜀以宦官宣徽使兼宫苑使田敬全领永平节度使;后晋加沙州留后曹元深检校太傅,充沙州归义军节度使;闽富沙王王廷政于建州称帝,国号大殷,改元天德。二月,南唐先主李升服丹药,疽发于背而死,秘不发丧,以齐王李景通为监国。三月,李景通即南唐帝位,更名李璟,改元保大,即南唐中主;南汉晋王刘弘熙杀死殇帝刘玢,刘弘熙即位,更名刘晟,改元应乾。即南汉中宗。七月,南汉军于循州打败义军,张遇贤率十万众翻越大庾岭占据南唐虔州。

八月,夏州牙内指挥使拓跋崇斌与夏州定难节度使李彝殷之弟绥州刺史李彝敏、李彝俊等人谋作乱,李彝敏被杀。十月,南唐派洪州营屯将严恩率军讨伐南汉起义军,义军数战失利,张遇贤被部下李贤执送南唐处斩。十一月,南汉改当年为乾和元年。十二月,宁州酋长莫彦殊以温那等十八州附于楚;后晋河阳节度使杨光远派兵劫淄州刺史到青州,晋迁杨光远之子杨承柞为登州刺史,杨光远献策契丹,邀契丹南下攻晋。

五代十国大事年表之四(941年-950年)

天福九年、开运元年(944年)

正月,南唐与殷绝交,契丹军耶律德光屯于元城,赵延寿屯于南乐,晋出帝则进军澶州。二月,后晋大破契丹军。三月,闽拱宸都指挥使朱文进、閤门使连重遇弑杀闽景宗王曦,朱文进自称闽王,殷王延政闻讯后派兵征讨;后晋抽点乡兵。每七户出一兵,另六户出装备,至四月共得七万多人,称武定军。四月,后晋以泰宁节度使李守贞领兵二万讨杨光远,契丹曾发兵救援杨光远,为后晋齐州防御使薛可言击退。

五月,朱文进派人到南唐,南唐囚其使者,准备发兵征讨。七月,后晋封朱文进为威武节度使、知闽国事;后晋改当年为开运元年。十二月,朱文进兵败,遂向吴越求援;南唐大军在建阳附近为殷军所阻;杨光远兵败投降。闰十二月,杨光远被杀,后晋以杨光远之子杨承勋为汝州防御使;连重遇、朱文进先后被杀,殷军占领福州。

开运二年(945年)

正月,殷王延政改国号闽,因南唐大军压境,仍以建州为都城,以福州为南都。二月,南唐大举增援南侵部队;闽人李仁达又杀福州都督王继昌。三月,李仁达迎雷峰寺僧人卓岩明为帝,称藩于后晋,称当年为天福十年;后晋大败契丹于阳城。五月,李仁达又杀卓岩明自立,称威武留后,用南唐保大年号,向南唐称蕃,同时也遣使入贡于后晋。南唐以李仁达为威武节度使,赐名李弘义,编入宗室属籍。而李仁达派使节与吴越修好。

五代十国大事年表之四(941年-950年)

六月,后晋撰成《旧唐书》。七月,南唐攻下镡州,王延政向吴越称臣,请求吴越出兵。八月,王延政投降,南唐军入建州后,纵兵大掠,宫殿焚烧殆尽。九月,闽除福州外,汀州、泉州、漳州相继降南唐,南唐于建州置永安军,迁王延政入南唐。十一月,后晋册权知高丽国事王武为检校太保,玄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封高丽国王。同年,恒安撰《续贞元释教录》。

开运三年(946年)

三月,因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元深已卒,后晋以瓜州刺史曹元忠兼沙留后。七月,契丹卢龙节度使赵延寿有意回归中原。八月,后晋北面行营都部署李守贞在长城以北打败契丹骑兵,后晋调李守贞回澶州;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贪图白承福等人的财产,以谋叛罪杀白承福及吐谷浑酋长白铁匮、赫连海龙等,籍没财产。九月,后晋河东击退了契丹的进攻;彰德节度使张彦泽也相继于定州以北、泰州打败了契丹。

十月,后晋以杜重威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向北进发。十一月,南唐围攻福州;后晋大军到瀛州,不敢入城,杜重威派梁汉璋追击契丹,梁汉璋败死,晋军南撤;契丹耶律德光大举南下,切断了晋军的粮道与退路。十二月,后晋大军与朝中联系被切断,杜重威投降后,恒州、代州、易州先后降契丹。十二月,契丹前锋后晋降将张彦泽入大梁囚禁石重贵,后晋亡国。

天福十二年(947年)


正月,耶律德光入大梁,废东京,降开封府为汴州,降石重贵为负义侯,遣送北方。二月,契丹建国号辽,改元大同元年,以镇州(河北正定)为中京;原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以辽灭后晋,中原无主,于太原即皇帝位,即是后汉高祖,不改晋国号,以当年为天福十二年。三月,耶律德光以中原南治为由,率部北还;吴越派水军到福州,与城中军内外夹击,大败南唐军,李仁达归附吴越,从此吴越领有福州。

五代十国大事年表之四(941年-950年)

四月,后蜀复前蜀疆土;党项折从远入朝,避刘知远讳改名从阮,后汉于府州置永安军,以折从阮为节度使;辽太宗耶律德光北归途中病死于栾城杀胡林,为防尸腐,被做成“帝耙”,人皇王耶律突欲(李赞华)被拥立称帝,即辽世宗。五月,楚王马希范去世,对继立何人,楚大臣分为两派,久而不决。六月,刘知远入洛阳,杀死耶律德光所立的后唐许王李从益,随即进入大梁,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述律太后闻知辽世宗自立,另立辽太祖之子耶律李胡为帝,发兵拒辽世宗一行;吴越王钱弘佐去世。遗令以弟丞相钱弘家继位。

七月,后汉以马希范之弟马希广为天策上将军、武安节度使、江南诸道都统兼中书令、封楚王;后汉迁杜重威为归德节度使,杜重威又拒不迁镇,举兵反叛。闰七月,辽世宗返上京,述律太后、耶律李胡降,辽世宗幽禁述律太后于辽太祖之墓。八月,后汉以钱弘倧为东南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中出令、吴越王。

九月,南汉刘弘熙大杀诸弟及功臣;辽世宗上尊号为天授皇帝,大赦,改元天禄;后汉天雄节度使杜重威叛,高从诲乘机发水军袭襄州,被后汉山南东道节度使晏审琦所败;又攻郢州,复大败。高从诲遂绝后汉,附于南唐、后蜀。十一月,邺都城中粮尽,杜重威开门出降,后汉以杜重威为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十二月,后汉诏天下诸州府和买战马;吴越内衙统军胡进思囚禁钱弘俶,拥立其弟钱弘倧为王。

五代十国大事年表之四(941年-950年)

乾佑元年(948)

正月,后汉大赦,改元乾佑,后汉高祖刘知远更名为暠,同月去世;苏逢吉等秘不发丧,以诏杀杜重威;晋昌节度使赵匡赞、凤翔节度使侯益投降后汉。二月,立皇子周王刘承佑即皇帝位,即后汉隐帝;后汉以王景崇兼凤翔巡检使。三月,后汉护国军节度使李守贞自称秦王,派兵守潼关,以赵思绾为晋昌节度使。四月,后汉以郭从义领兵讨赵思绾,为防备王景崇,以保义节度使赵晖为凤翔节度使,迁王景崇为邠州留后。

六月,王景崇降于后蜀,同时又接受李守贞的官爵。七月,河中、凤翔与永兴三镇相继而叛,后汉先后发数军分别征讨,因将帅不和,久攻不下。八月,南汉中宗刘弘熙派人求婚于楚,楚王马希广不许。十月,荆南节度使、南平王高从诲去世,其子高保融知荆南留后。十二月,在王景崇的一再催促下,后蜀命安思谦再度出兵救援,后中途因军粮食尽退兵;南汉攻楚,楚军大败而还。

乾佑二年(949年)

正月,后汉准许李彝殷以静州归定难军。四月,李守贞几次突围均为郭威所败;禅宗五宗之一、云门宗创立者文偃禅师圆寂。七月,李守贞为人所劝请降,后汉以其为华州留后;赵思绾被杀,后汉先后平河中、长安二镇。八月,马希萼调朗州的全体丁壮为乡兵,号称静江军,造七百艘战舰,攻长沙。马希广以岳州刺史王赟迎战,大败马希萼,楚静江节度使马希瞻因二兄相争,忧惧而卒。十二月,王景崇举族自焚,后汉经近二年时间平定三叛。同年,吴越王钱弘俶自即位以来,下令募民垦荒田,不收税。自此,不纠民,不增赋,境内无弃田;南唐以留从效节度泉、南二州。

五代十国大事年表之四(941年-950年)

乾佑三年(950年)

二月,南唐永安留后查文徽兵败福州。四月,后汉以郭威带枢密使镇邺都以捍御辽;南汉宦官女宠当道。六月,马希萼败归后,以长沙宝货为诱饵,邀长州、溆州及梅山蛮共击长河,连续于益阳、迪田打败楚王军队。九月,后汉赐诏楚王劝其兄弟和睦,马希萼遂称藩于南唐,请南唐出师相助,南唐加马希萼同平章事,并派楚州刺史何敬洙率兵相助。

十二月,马希萼入赐死马希广,自称天策上将军、武安等军节度使、楚王,以马希崇为节度副使,判军府事。十一月,后汉杀权臣杨邠、史弘肇、王章等,密令啥王殷、郭威;郭威举兵南下,以汉太后之命,立后汉高祖之侄、河东太守刘崇之子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太后临朝听政,不久郭威废刘赟为湘阴公,监国摄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