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地栽平菇,如何把握平菇品相,做好2選2預防3管理是關鍵

#頭條青雲“叫好又叫座”作品徵集#

地栽平菇,是平菇的一種植方式。就是像種地一樣把菌種放進地裡,覆蓋上土壤,菌種在土壤內完成養菌、形成原基,在地面現蕾、成長,最後成熟採摘。這種種植方式,讓平菇在自然環境中生長,更接近原生狀態。與室內種植相比,加入的人為影響因素更少,平菇味道更鮮香,營養更充實,還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營養,降低種植成本。但地栽平菇也存在短板,處於自然環境中,子實體外觀往往生長得不美觀,並因此影響商品性,出現價格低、銷售難。要想解決,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自然環境地栽平菇,如何把握平菇品相,做好2選2預防3管理是關鍵


第一點,2選。

2選,就是2個選擇。一個是選擇種植地點,一個是選擇適合品種。

【1】選擇種植地點。

▪地栽平菇,在自然環境中種植,平菇菌絲體和子實體在自然環境中生長,種植地點的選擇尤為重要,種植地點環境因素必須最大程度接近平菇生長習性,平菇的生長才能保持正常狀態。

▪平菇,好氣、喜清潔、喜水但不能澇、喜陰涼又離不開陽光,選擇種植地點時必須從這方面出發。選擇地勢平坦開闊、有水源、能排澇、通風良好、能半遮陰的地方。同時應遠離養殖場、垃圾堆放地點和垃圾處理廠。從管理角度出發,還要加上通電,交通方便的地方為最好。

【2】選擇適合品種。

▪品種的選擇,要根據種植地的氣候條件及種植地點的小氣候的實際情況進行。平菇的溫型分為低溫型、中溫型、高溫型和廣溫型,不同的溫型適合於不同的溫度條件下出菇。選對溫型很重要,否則帶來的後果是不出菇,即使少許出菇也會是畸形菇 ,這將給種植帶來大的負面影響。

▪在北方,平菇的地栽只能春天開始,經夏季,到秋末結束,氣溫較為波折,從低到高,又從高到低,所以選擇廣溫品種最適合。

▪所謂的廣溫品種,其實就是中高溫品種,它在8℃條件下可以出菇,最適宜出菇溫度為16~20℃,21~28℃,出菇質量不是很好,28~30℃條件下仍可以出菇,但出菇質量較差。北方地區,由春到秋,16~20℃的溫度條件持續時間最長,對平菇的生長最有利,產量會最大化,採取一定措施,提高質量即可。

▪切記,平菇種植一定根據種植實際條件,特別是氣候條件,選準溫型。

自然環境地栽平菇,如何把握平菇品相,做好2選2預防3管理是關鍵


第二點,2預防。

2預防,就是2個預防,一是預防病蟲害,另一個就是預防異常性天氣。不論是病蟲害啃食、吸咬,還是大風、冰雹、連雨天等異常性天氣,都能對子實體的外觀造成大的影響,嚴重的影響子實體正常生長,也影響子實體的外觀,進而影響其商品性 。

【1】病蟲害的預防。

地栽平菇的病蟲害預防,主要從種植前和種植後的周邊進行。

⑴種植前的病蟲害預防。

前期的預防,主要是對種植區域和周邊的預防。方法是,挖好用於種植的菌畦,經過1周左右充分的晾曬後,菌畦底部、四周立面和菌畦周圍4~5米內,布撒生石灰,同時撒入薄薄一層敵百蟲粉劑,用於滅殺蟲卵和防蟲 。這樣基本能夠阻隔土壤中的雜菌向菌畦內的滲透,也能殺滅土壤中的蟲卵和害蟲,起碼能保證平菇生長的前期,不受病蟲害的干擾。

⑵種植後的病蟲害預防。

▪種植後的病蟲害預防,主要是藥劑噴灑和布撒預防,不能直接相對平菇子實體,只能在菌畦周邊或子實體採摘後進行。藥劑噴灑主要以綠黴淨、百菌清、多菌靈等滅菌劑,菊酯類、敵百蟲粉劑等殺蟲劑為主,一定注意噴灑或布撒是的小心造作,不能直噴子實體,也不要濺落到子實體。免得使子實體遭受傷害,也能有效避免食品安全問題出現。

▪藥劑的噴灑是從預防性出發,要定期經常性的進行,一定把雜菌和害蟲阻擋在種植區域之外。才能達到保護子實體外觀完美的效果。

▪除了藥劑噴灑外,也可安放沾蟲板,滅蟲燈等物理滅蟲設施,但在露天環境中進行,有作用,效果不大。

自然環境地栽平菇,如何把握平菇品相,做好2選2預防3管理是關鍵


【2】異常性天氣的預防。

異常性天氣的預防,以搭建極為簡易的防護設施為主,主要用竹、木棍搭建高度不過1米的塑料棚,塑料上可設置遮陽網,平時塑料布和遮陽網捲起,一旦有異常性天氣,立即使用,阻擋風,雨等,可有效保護菌畦內的平菇子實體,不受外界不利因素的襲擾和傷害。這樣的設施,對外部飛蟲過多時,也有一定的阻擋作用。

自然環境地栽平菇,如何把握平菇品相,做好2選2預防3管理是關鍵


第三點,2管理。

3管理,是3方面的管理。一是覆土管理,二是光照管理,三是通風管理。

【1】覆土管理。

覆土管理分為覆土處理、覆土操作、覆土加溼三個部分。

⑴覆土處理。

覆土土質要求團粒結構好,透氣性、持水性均佳,最好是未使用過的新鮮土。顆粒要細,要與生石灰拌和,PH值調節在5.5~6.5之間,要經過使用殺蟲藥劑殺蟲處理。這樣就能有效的預防土中含有雜菌或蟲卵,是平菇菌絲體和子實體免受其害,能保證外部品相。

⑵覆土操作。

覆土操作就是把土覆蓋到接好種的培養料之上,掌握厚度在2~3釐米,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太厚菌絲不易扭結和形成菇蕾,影響出菇。即使出菇,菇柄也會過長,外觀畸形。太薄起不到保溼作用。為了子實體採摘時不沾泥土,覆土上還要覆2~3釐米的鋸末,也可以用碎草代替鋸末,可隔離子實體和覆土面接觸,採摘時,鋸末或或碎草容易抖落,不影響子實體外觀。

⑶覆土加溼。

覆土加溼管理主要體現在加溼水量和均勻程度。要求加水量要適宜,並且分佈均勻,不能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水能透過覆土層,又不能在覆土層底部形成水流,流入培養料中,使培養料含水量加大,不利於出菇。水量太小,覆土層乾燥,其吸收培養料中水分,降低培養料的含水量,培養料變幹,不容易出菇或容易生成畸形菇。

自然環境地栽平菇,如何把握平菇品相,做好2選2預防3管理是關鍵


【2】光照管理。

▪地栽平菇,處於自然環境中,即使出菇場地有自然樹木等遮擋物存在,也容易出現陽光對子實體的直射。平菇子實體在強陽光的直射狀態下,容易使菇蓋發黃,邊緣出現裂隙,再嚴重的情況下,能菇蓋邊緣乾枯反捲,子實體外觀極差,影響商品性。

自然環境地栽平菇,如何把握平菇品相,做好2選2預防3管理是關鍵


▪所以,管理中必須重視光照強度的適度。光照弱時,利用自然光照條件。光照過強時,要利用簡易塑料棚上的遮陽網,進行遮擋,使子實體免受陽光直射,影響生長和生長的品相。

地栽平菇,只要抓住上述要點,並在種植過程中,嚴格執行管理,使以上要點得以完整、妥善、不誤時機的予以實施,平菇的生長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也能保證平菇很正常的外觀,不至於因外觀不完美而對商品性產生大的影響。另外,地栽平菇,和野生平菇相比除菌種具有人工因素外,其它生長條件和因素幾乎沒有大的差別,在口感與營養上均優於室內做種植的平菇,很受大家歡迎,也能給種植者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我是初始農人。食用菌種植者。個人經驗分享,不妥之處,請指正。歡迎關注、轉發、點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