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與武當山的非常事4:均州小哥陰曹地府"快遞"夢幻之旅

本頭條號上篇文章揭示了整個西遊故事是個巨大的"局",局中有局、套中有套,唐太宗雖然貴為皇帝,但在西遊取經大局中也不過是一枚棋子。本文將講述武當山腳下的一個小人物陷入的"生死套路",這是86版電視劇、張紀中版電視劇省略掉的精彩情節之一。

唐太宗招募"快遞小哥"去陰曹地府送瓜果

話說太宗皇帝被勾魂到了陰曹地府,向閻王說明了魏徵夢斬龍王一事,閻王即差崔判官、朱太尉二人送太宗還魂。那太宗道謝:【"朕回陽世,無物可酬謝,惟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處頗有東瓜西瓜,只少南瓜。"太宗道:"朕回去即送來,即送來。"】在還陽的路上,太宗還經歷了一番驚嚇,在崔判官"點化"之下,太宗許諾辦一場水陸大會以超度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煙塵以及李建成兄弟等冤魂(見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這就是西遊取經大圈套的核心——"水陸大會"的來由。

太宗還陽之後卻也說話算數,大行善舉,赦免罪犯、放歸宮女,並御製榜文,號召天下百姓行善——【自此時,蓋天下無一人不行善者】。

然後,太宗皇帝又出”招賢榜”(好個招賢榜!),招人到陰司裡去進獻瓜果。

"快遞小哥"劉全到陰曹地府走了一遭,並賺個御妹當"老婆"

去陰曹地府送快遞自然是個死,居然還真有揭榜者:【有一赴命進瓜果的賢者,本是均州人,姓劉名全,家有萬貫之資。】身本富豪,卻願意去死,還不計報酬,劉全這是什麼人生邏輯?

細讀小說,這劉全情願以死進瓜的理由,竟然是李氏自縊而死後【撇下一雙兒女年幼,晝夜悲啼。劉全又不忍見,無奈,遂舍了性命,棄了家緣,撇了兒女。】你不覺得這死的理由很牽強?!

卻說那劉全揭了黃榜,來到京城,開始了他的夢幻之旅:

首先,他見了唐王,頭頂一對南瓜,袖帶黃錢,服毒而死。

然後,魂靈進了鬼門關,見了閻王,【將瓜果進上道:"奉唐王旨意,遠進瓜果,以謝十王寬宥之恩。"閻王大喜道:"好一個有信有德的太宗皇帝!"遂此收了瓜果。】

按說劉全的使命已完成,無論沉淪地獄還是投胎轉世,該按照陰曹地府的規矩辦了。但此時閻王似乎多事,居然和劉全拉起了家常。聊天中閻王居然動了惻隱之心,命鬼使將李氏魂魄牽來與劉全相會,那夫婦二人自然十分感謝閻王恩宥之恩。那閻王居然又讓人檢看生死簿子,居然發現【他夫妻們都有登仙之壽,急差鬼使送回。】更令人吃驚的是,鬼使上奏說:【"李翠蓮歸陰日久,屍首無存,魂將何附?"】閻王居然

這樣安排道:【"唐御妹李玉英,今該促死。你可借他屍首,教他還魂去也。"】——這一大堆的"居然"背後,面目猙獰的閻羅王似乎成了個"熱心腸"的“隔壁老王”,你不覺得有些反常嗎?

《西遊記》與武當山的非常事4:均州小哥陰曹地府

閻羅王

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唐御妹苦逼了!於是,那鬼使【將翠蓮的靈魂,帶進皇宮內院。只見那玉英宮主,正在花陰下,徐步綠苔而行,被鬼使撲個滿懷,推倒在地,活捉了他魂,卻將翠蓮的魂靈,推入玉英身內。】於是唐御妹李玉英就這樣被無端取了性命,於是劉全夫妻就各自還魂。

經過一番周折,劉全終於和借唐御妹玉英宮主身體還魂的妻子李翠蓮相認。那唐王便【將御妹的妝奩、衣物、首飾,盡賞賜了劉全,就如陪嫁一般,又賜與他永免差徭的御旨,著他帶領御妹回去。他夫妻兩個,便在階前謝了恩,歡歡喜喜還鄉。】文中還不願其煩地提到:【他兩個辭了君王,徑來均州城裡,見舊家業兒女俱好,兩口兒宣揚善果不題。】

一個恐怖的故事以一個美好的結局而結束,卻留下了無窮疑問——李翠蓮為何而死?劉全為何執意揭榜求死?他夫妻二人為什麼能還魂重生?

劉全去陰司送瓜果故事背後的秘密

關於李翠蓮為何而死?書中寫到:【只因妻李翠蓮在門首

拔金釵齋僧,劉全罵了他幾句,說他不遵婦道,擅出閨門。李氏忍氣不過,自縊而死。】請注意這"拔金釵齋僧"五個字,要緊的很!

沿著這個線索,經仔細梳理整個故事情節,發現故事背後隱藏著這樣一個因果鏈條(見下圖):

《西遊記》與武當山的非常事4:均州小哥陰曹地府

通過分析這個邏輯鏈條,我們發現:

  • 這個故事直接的"因"只有一個:李翠蓮拔金釵齋僧被劉全責罵。
  • 故事的"果"也只有一個:劉全兩口子還魂返回家鄉後開始"宣揚善果"。

把這因、果放到一起"串"起來,故事背後真正的邏輯是這樣的:劉全對佛教三寶(佛、法、僧)不敬(責罵妻子齋僧)就要遭到報應(必須去死);而劉全替皇帝完成承諾、行了善,又得到福報(還陽);經過這一番生死"教育",夫婦二人開始宣揚佛法(善果),這就是觀音菩薩"設計"劉全揭榜去陰曹地府送瓜果這一橋段需要達到的目的。

於是,故事背後隱藏的"秘密"就浮出了水面:劉全、李翠蓮夫婦死而復生只為佛界需要一個"典型"的人去宣揚佛法,更準確地說劉全夫婦是佛界在基層選來宣揚佛教因果善惡思想的一個"典型",正如唐太宗被選為南贍部洲弘揚佛法最高階的一個"典型"一樣,劉全夫婦死而復生是佛教東傳大"局"的一部分。至於可憐蟲--皇御妹李玉英,只不過是被拿來配合故事情節、隨時取其性命的一枚棋子,這就是這個故事的冷酷的一面。

吳承恩安排這麼一段與取經毫無關聯的故事情節,看似離題千里,似無必要,實則用意深遠,目的是通過劉全去陰司送瓜果、死而復生這一情節,宣揚佛教"善惡有因"、"因果輪迴"的思想,配合大局。

吳承恩選擇一個武當山腳下人去陰曹地府送瓜果,值得玩味!

關於劉全夫婦的家鄉,小說中交代【有一赴命進瓜果的賢者,本是均州人】。還陽之後,【他兩個辭了君王,徑來均州城裡,見舊家業兒女俱好,兩口兒宣揚善果不題。】都點出二人是均州人。

  • 資料鏈接:古均州,也就是現在的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歷史悠久,春秋屬麇,戰國屬韓及楚,稱均陵。秦置武當縣,因境內武當山得名。隋開皇五年(585年)改為均州,因境內均水而得名,轄武當、均陽兩縣;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武當郡為均州;貞觀八年廢淅州復均州,領武當、鄖鄉、豐利3縣;民國初年改均州為均縣;1950年屬湖北省鄖陽專區;1983撤銷均縣,設立丹江口市(縣級)。丹江口市是道教名山武當山、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太極湖)所在地。
《西遊記》與武當山的非常事4:均州小哥陰曹地府

淹沒前的均州古城(上世紀五十年代)

  • 資料鏈接:均州古城,號稱"鐵打的均州",古城原址在丹江口市均縣鎮東、漢江南岸,傳說均州古城為真武大帝降生地。明初大修武當時祭祀靜樂國太子及其父母的的淨樂宮(武當山八宮第一宮)就位於均州古城內,舊時有"一座淨樂宮,半座均州城"的說法,明朝廷管理武當山的提督內臣(太監)也駐均州城。古均州也是楚地流傳久遠的《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的發祥地,古城江對面山崖建有滄浪亭。上世紀六十年代隨丹江口水庫蓄水,淨樂宮、滄浪亭隨千年均州古城一起被淹沒於水庫上百米的水面底下。
《西遊記》與武當山的非常事4:均州小哥陰曹地府

上:均州城(畫)、下:水下故宮(均州城淨樂宮)

據《均州志》記載:“武當山,一名參山,一名太和山,在縣南八十里。高二千五百丈,週迴五百里”。因此,這劉全夫婦就是武當山腳下人。

吳承恩選擇武當山腳下人去陰曹地府送瓜果,我猜想可能有以下用意:

  • 均州是明朝"皇帝家廟"所在地,武當道教與明皇室淵源頗深。由於嘉靖皇帝寵信道教,武當道教已被抬升至"國教"地位,作為湖廣行省直轄的直隸州,均州被打上了明皇室與道教的特殊烙印,均州在明中期具有某種"符號"意義。
  • 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沉浸於道教祭祀活動和煉丹,以至於全國神祀成風、寵道抑佛、奸臣當道、民不聊生,老百姓怨聲載道,因此國人遷怒於道教,對道教頗有微詞。
  • 設計一場"歷經一番生死後,受明朝國教道教薰陶的武當山下士民轉而積極宣揚佛法"的大戲,在現實(明中期)的"寵道抑佛"與小說的基調"尊佛貶道"對比下,吳承恩如此用筆,不無揶揄調侃成分、貶低道教心態。

後記:

這個系列文章的誕生,純屬偶然。2019年7月我們全家上武當山看日出,在登山的路上,小女妞妞纏著要我講故事,我就講了兩個有關孫悟空與真武大帝、武當山的故事。當時突發奇想,覺得可以寫成頭條文章。@小宇兒 甚至幫我選了兩個"吸引眼球"的文章名:"孫悟空與武當山不得不說的故事"、"孫悟空與武當山二三事"。後來講《西遊記》成了我們"餐廳故事會"的固定節目,為了講故事我只好不斷地翻看原著,利用跑步時間收聽有關《西遊記》的節目,持續了小半年,有了些積累和思考。但由於慵懶,我遲遲沒動筆。直到春節防疫封城,才決定完成心願。沒想到一動起筆來,居然剎不住,越寫越多,整成了一個系列。如今抗疫已取得勝利,這些文章就權作2020年這個特殊春天的紀念,送給我的家人!尤其是要送給促成我寫作此文的倆寶貝女兒:妞妞和@小宇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