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潤13.1%增速創五年新高的背後:重慶銀行打造“強引擎”金融科技從“支撐”走向“引領”

淨利潤13.1%增速創五年新高的背後:重慶銀行打造“強引擎”金融科技從“支撐”走向“引領”

2019年是重慶銀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總資產、淨利潤、貸款餘額等方面都實現了明顯提升,其中總資產邁上5000億臺階,達到5012.32億元;實現淨利潤43.21億元,同比增長13.1%,增速創近五年新高。貸款餘額2473.49億元,同比增長16.4%。存款餘額2810.49億元,同比增長9.6%。,各項經營指標呈現穩中提質、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在這背後,重慶銀行正在以矯健的步伐擁抱金融科技,著力進行數字化轉型,並不遺餘力地加大科技賦能業務,成為全行發展的“強引擎”。

金融標準化穩步推進 創新發展成效深度凸顯

標準決定質量,質量決定品牌,品牌決定信譽,信譽決定效益。近年來,重慶銀行積極貫徹落實重慶市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將金融科技創新納入全行發展戰略,推動金融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重視全行金融領域標準化建設,重慶銀行作為起步較早城商行,正在奮力地高速奔跑……

據瞭解,以大數據智能化項目為“引擎”,以數據治理、金融標準化為“抓手”,以全行數字化轉型為“靶向”,四者緊密結合,統籌管理,重慶銀行深入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創新與產品研發、風險管控、信貸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進一步突出業務導向,共計納入該行行級重點項目14個,覆蓋業務、運營、風控、內控、營銷等領域,為全行數字化轉型、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的創新動能。並有5項入選市級重點項目庫,其中2項入選市屬重點企業智能製造和智能應用項目庫,3項入選市屬國有重點企業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重點項目。

科技興行,規劃先行。近年來,重慶銀行持續強化資源、人才、組織、文化保障。並整體規劃,統一視圖,統一框架,建立了科學有效的金融科技發展路徑與人才庫儲備,為金融標準化轉型提供有力的動能,不斷提升核心能力,努力擴大領先優勢。

電子渠道多點開花 線下交易替代率再創新高

在年報大量的數據中,“電子渠道對網點、櫃檯、機具等線下渠道的交易替代率達到 81.8%。”這點令人眼前一亮。

在渠道創新上,重慶銀行積極踐行“以客戶為中心”服務理念,以交叉營銷、聯動營銷、精準營銷提升客戶信任度和體驗感,電子渠道建設多點開花。上線新一代現金管理系統,更新小微金融2.0,升級手機銀行4.0,打造企業網銀4.0,推出手機號支付功能,打造可靠、方便、快捷的服務體系,電子渠道客戶超過203萬戶,增長25%,手機銀行月活客戶35萬戶,在線交易量超過5100億元,電子渠道對網點、櫃檯、機具等線下渠道的交易替代率達到 81.8%,再次創下新高。

本質上講銀行屬於服務業,是實實在在為大眾服務的機構。以“企業網銀4.0”為例,經過不斷創新和優化,2019年11月上線以來,可為客戶提供“更便捷、更智能、更安全”企業在線金融服務,具有以下三大特點:

——功能豐富,安全性高。提供7*24小時全天候服務,提供賬戶管理、支付結算、投資理財、國際業務、現金管理、銀企對賬等企業基礎業務服務,並支持供應鏈金融、投資理財等特色服務;還提供隨時隨地辦理賬戶管理、交易授權、銀企對賬、企業預約開戶等業務,並採用業內通用的藍牙KEY安全策略,安全等級與企業網銀保持一致,時刻保障企業客戶資金、信息安全。

——界面友好,易用性高。充分考慮客戶體驗效果,界面展示簡潔明瞭、業務操作步驟簡單,並支持三種登錄方式,滿足不同客戶多樣登錄方式的需求。

——管理靈活,操作便捷。支持常用的一級審核、二級審核模式、雙管理員模式,也支持客戶定製模式,定製模式客戶可按角色、支賬戶、功能、交易金額、交易限額等維度任意搭配,實現企業資金及企業內部管理需求。

金融智慧回饋社會 創新貸款業務成效顯著

發展普惠金融,既是金融機構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更是大有可為的戰略選擇。近年來,重慶銀行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積極將金融科技應用於經營與管理,持續推動金融服務體驗提升,為普惠金融插上數字翅膀,有效提升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和客戶服務水平,走出一條差異化的普惠金融之路。

截至2019年末,個人條線存貸款規模向2000億元闊步邁進,個人存款餘額突破1000億元,達1008億元,增長超200億元,增幅25.3%,規模排名重慶市第6位,增量排名重慶市第3位。個人貸款餘額達907.8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消費類貸款餘額679億元,增長超160億元。個人客戶共計890萬戶,增長超100萬戶。

重慶銀行積極構築線上線下結合、靈活便捷的個人貸款產品體系,更新升級“薪e貸”“捷e貸”等線上產品,個金部自營類線下傳統貸款推陳出新,成功推出了針對高端客群的“人才貸”,向重慶市持有人才服務證的引進人才發放信用或自然人保證擔保貸款;完成了針對優質民營從業人員的“民優貸”產品設計。以“上連精英、下接民營“的理念雙向拓展客群,帶動個人消費貸款佔比超過70%。

“好企貸”貢獻度持續提升,銀稅互動優勢領先。2016年上線至今,以“銀稅互動”在線小微貸款產品創新為切入點,通過挖掘應用稅務等場景的核心數據、探索大數據為驅動的風控模式、以及互聯網化的小微金融服務流程再造,用三年時間奠定了重慶銀行普惠金融創新發展的基石。

截止2019年末,重慶銀行小微網貸業務累計受理申請5.75萬筆,累計投放88.43億元,累計投放1.46萬筆,餘額39.50億。產品全面迭代,“好企貸”品牌下包括稅信貸、稅抵貸、個體工商戶、政採貸、房抵貸、助農貸等10個子產品在“三省一市”(四川、陝西、貴州、重慶)運營,形成多場景、跨區域、多擔保方式並存的創新貸款業務體系。

擁抱改變簡化繁雜 服務渠道再次延伸

近年來,客戶體驗與場景化營銷成為了消費市場的必爭之地。為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進一步提升客戶服務體驗,結合“移動終端+可擴展設備+APP”三位一體理念的數字化移動展業平臺應運而生。

據瞭解,重慶銀行數字化移動展業平臺靈活融合“移動終端+可擴展設備+APP”三端設備,具備開放性、便攜性、移動性、低成本、可擴展等顯著的數字化特徵,作為支持多業務場景的綜合性管理平臺,為一線人員提供涵蓋客戶營銷及客戶關係維護的全方位服務。通過業務辦理與協同流程的全面再造,大幅提升業務辦理效率,實現大堂經理與客戶經理多崗位融合,極大優化外出辦理業務人員和資源配置,有效促進全行網點轉型升級。

該平臺將重慶銀行的服務渠道延伸至社區、企業、商圈、專業市場和農村地區,使大部分業務辦理不再受網點、櫃面、櫃員的限制,實現了銀行從“坐商”到“行商”的轉型,在提高業務辦理效率的同時有效提升了客戶金融服務體驗,讓重慶銀行服務客戶的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風鈴智評”實現風控 網絡可視化、智能化升級

重慶銀行研發了依託大數據與知識圖譜技術的智能化數據產品——“風鈴智評”系統,並榮獲2019年度中國電子銀行“最佳智慧金融平臺”金榜獎。

近年來,現代企業逐漸朝著規模化、市場化、多元化方向發展,銀行對企業客戶的風險評價與管理早已不能侷限於單一企業客戶本身。對於企業的社會關係識別、群體特徵分析與異常風險監測,成為當今商業銀行公司業務風險防控的關鍵與難點之一。

基於此,重慶銀行全新組建了數據治理專職團隊並理順了全行內外部數據服務歸口管理機制,啟動並推進企業級數據治理體系建設,研發了基於知識圖譜的“風鈴智評”系統,該系統為全行用戶提供以穿透識別企業之間複雜隱蔽的關聯關係為核心的企業全風險視圖,為重慶銀行公司授信業務風險防控提供了有效的輔助決策工具,後續還將更加廣泛、深入的應用於該行各層級機構的客戶盡職調查、潛客挖掘、風險審查、授信管理、貸後管理、內部審計、反洗錢風險識別、招標採購風險排查等諸多領域。

站在朝天門的碼頭,看兩江相匯,中流擊水,方知時代大潮,浩浩湯湯。傳統銀行觸網的時代浪潮中,作為城商行轉型的領跑者,重慶銀行堅守初心,繼續紮根本土,深耕巴渝,正以勇立潮頭的決心和擔當積極擁抱金融科技,在高質量發展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