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眾生萬相,情懷不同,人生際遇不同,嚮往的地方也不同。有人痴迷江南水岸、冷月梅花的清越,有人貪戀大漠風沙、蕭蕭易水的蒼涼。有人喜歡在老屋的窗簷下做一場潮溼的夢,也有人卻願意背井離鄉,去探尋古老荒原埋藏的因果故事。那一天,那一刻懷著一顆探尋的心走進神奇魅力的西藏,腳步隨著心的指揮追尋著岡仁波齊的足跡。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岡仁波齊位列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八大雪山之一、藏教四大神山之一,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很突出,在宗教意義上的地位尤為重要,被藏傳佛教和印度佛教視為世界中心,神山之王。寂天菩薩說:在人生的某一個時刻應該義無反顧地去幽靜的地方行走,這會把我們帶向覺悟的道路。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因此就有了芸芸眾生會在五千六百米的高海拔上,一步一步,用腳步丈量心靈的靜土,來岡仁波齊轉山,帶著靈魂、感受生命輪迴之美!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藏區這片神奇的土地裡,太多太多讓人驚豔的湖泊和高山,岡仁波齊則是其中一座。它沒珠峰的海拔、也沒有梅里雪山的雄偉,但是它卻被認為是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中國西藏雍仲本教,印度教、藏傳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崗仁波齊並非這一地區最高的山峰,但是隻有它終年積雪的峰頂能夠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奇異的光芒,奪人眼目。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據說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也就是指岡仁波齊。印度人把它奉作神山,它是恆河、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阿里地區一般外國人是不允許進入的,但是每年也允許400印度佛教徒進入中國境內轉山。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聽當地藏民告訴我一個佛教徒、朝聖者一生最大的夙願莫過於去岡仁波齊朝聖。他們認為,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十圈可免受輪迴之苦;轉百圈者便可以今世昇天成仙。雖然不是一名佛教徒,但是與佛教也是挺有淵源,到西藏的阿里地區能去轉神山一圈也算是沒白來一趟。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塔欽是轉山的起點,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村莊。我和同伴開車來到塔欽後便離開了偏離了公路的小路走進村莊……

天還沒亮我們便開始轉山。五彩經幡:在西藏,隨處可見掛在山頂山口、江畔河邊、道旁以及寺廟等各處被認為有靈氣地方的五彩經幡。轉山一圈是五十多公里,途中景色在西藏實屬平常。但是來這裡轉山的人多數不是為了風景,大多都是藏民與奉神山為世界中心的教徒,他們都是虔誠的朝聖者。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藏區的餐食我們還不大習慣,所以為了我們的胃,我們每個人都帶了足夠的水和乾糧還有帳篷和一些裝備,剛開始還沒有覺得累,可是沒走多久就發現這完全是負累,到最後想把包丟了的心都有了。有經驗的藏民勸我們慢慢走,小心一些!避免高反!轉山途中平均海拔高達5000米。阿里地區是高原上的高原,世界屋脊的屋脊。很多平時住在三四千海拔的藏民到這邊也會有高原反應。在平原上揹著二十斤的東西到了高原感覺就似背了五六十斤的東西一樣重。每走一步都是一種挑戰,缺氧的程度讓人難受的要死!但是我們還是堅持下來了。這是我們最值得高興的事。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轉山過程中,會有野狗一路跟著你....我也不知道它們轉了多少次山,是不是已經超越了輪迴.....一路被關心的感覺,真會讓你覺得揹著重裝轉山是很值得的。在這裡的藏民不像拉薩等大城市,很多來自藏區深處不會說漢語。交流多有不便,我們基本上只用一句“扎西德勒”轉完了整座山。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是的!每次“扎西德勒”都是一次跨越語言的交流。蒙面藏民們總是會用眼睛告訴你,他們對你的善意。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他是印度人”當迎面走來的藏地嚮導小哥用較為成熟的漢語對我說時,我的表情是驚訝的……“原來印度人那麼白”在我的印象裡印度人應該很黑才對,但是那一刻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

“我來自……韓國......”72歲的韓國大爺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對我說。

應該是藏族小哥分不清楚韓國人和印度人,畢竟來這兒的外國人真的很少,除了印度人基本看不到他國友人,所以我.......瞬間有被雷劈的感覺..........

西藏不是不接受外賓和臺灣同胞嗎?也不知道這位外國友人費了多少功夫!才到了阿里地區。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翻埡口時,這裡是經幡的海洋。剛翻過埡口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了,由於地理位置,阿里天還是亮的。翻埡口時都是小石頭,埡口的高度有5700米,轉山大本營塔欽的海拔只有4700。我們的上升高度大概在1000米左右。在這樣的海拔負重走了十多個小時、五萬多步、三十多公里。這個時候我們的體能已經到了極限,所以決定在這裡紮營,也許這個決定對我們來說有點冒險,但是就當時我們身體的那種情況,已經沒有多餘的體力在往前走了,周圍都是石頭,我們找了唯一的空地搭帳篷....這時的海拔是5600多,比珠穆朗瑪峰大本營還要高500米。第二天藏民們看到我們都很驚訝!我們在這樣的海拔睡覺.....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還沒等天黑,我已經迷迷糊糊進入了夢鄉。在這樣的海拔你連搖頭都會頭暈,但是睏意來襲,難以抵擋......

我迷迷糊糊從夢中醒來,看著帳篷已經被夜幕籠罩。我很慶幸我還是活著,聽說很多人在高海拔缺氧的地方一睡就再也沒起來...胡思亂想的我,又望向熟睡的夥伴,我很怕要和一個死人在一起待到天亮...

“強哥.....醒醒...” 我拍著他的臉

被一把推開的那一瞬間,我的心終於放下了.....我拿出手機,屏幕上顯示著凌晨3點四十五分。輾轉反側,難以入睡....77天裡的主人公在羌塘無人區遇到狼的畫面突然在我眼前循環播放。

“扎西德勒,有人在裡面睡覺麼....”由於帳篷就在過道旁,我們便被這一句句的扎西德勒叫醒。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5600的海拔,稍有動靜就高反...收拾個睡袋都會喘氣,收拾好帳篷繼續轉山。翻過埡口基本上都是平路,下山途中健步如飛......

這個時候朝拜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五步一跪,十步一拜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步磕一個長頭,也就是五體投地。許多人的身上都是傷痕累累,額頭上也悉數磕出了淤血的痕跡。他們就這樣圍繞著神山,一路磕頭....他們一絲不苟,絕沒有想過用偷懶的方法來減輕勞累。

藏族是一個全民信教的民族,很多民眾一輩子都是在朝佛,他們磕頭轉山,或是磕頭去聖地拉薩,或是掛經幡,或是壘瑪尼堆。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只有從土生土長的藏民的行為中和他們交流過程中你才能體會到信仰二字....或許這種播種虔誠,在很多人眼中只是一生又一生卻勞而無獲的儀式,哪怕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終究將會是一種歷史現象。但是這無怨無悔的信任與真誠,怕是心中只有金錢利益的人,一輩子也無法表達的心境,身為一個旅行者,一個揹包客,在轉山的過程中的體會自然與藏民不同。對於我來說更多是身體上的極限和對高原的不適應。但是轉山對於藏民、對於佛教徒是個神聖的儀式,特別是每當藏曆馬年的時候,轉山就是個盛會,參加的人數相當的龐大。因為藏曆馬年轉山一圈,相當於其他年份的十三圈。所以一般信徒是不會錯過這個轉山機會。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阿里地區馬年會限制人數進入。有機會你路過世界的中心,我希望你也能徒步轉一圈。也許五十多公里下來你真的可以洗淨一些煩憂....

轉山的路徑:

塔欽—色爾雄大經幡—曲古寺小橋—格薩爾馬鞍石—馬頭明王石—止熱寺—卓瑪拉山口—第三不動地釘—空地母秘道出口對面—環山道東段茶館—仲哲普寺—宗堆茶館—塔欽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轉山的技巧與適應人群:

1天:適合當地多次轉山者或少數徒步悍將們(15-18h)

2天:適合無高原反應和體力充沛者

D1 塔欽-止熱寺(22km,6-10h)

D2 止熱寺-塔欽(34km,9-14h)

3天:適合不慌不忙的漫步者或帶著老人、兒童的轉山者

D1 塔欽-止熱寺(22km)

D2 止熱寺-尊珠寺(22km)

D3 尊珠寺-塔欽(12km)

內轉

從塔欽北側河谷逆流而上,到江扎寺。從江扎寺翻過西側山坡,到色龍寺。繼續前行,繞過因揭陀山,就可到達岡仁波齊山下的止貢噶舉派的十三金塔,再返回。岡仁波齊外轉轉夠十三圈才可以內轉。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轉山的路,是一條艱辛又讓人心動的路!

驢途時代戶外俱樂部專業組織西藏、川西、新疆自駕遊,為你提供最新路況信息,幫你瞭解西部各地民族風情,小編聯繫方式:LTSD318 電話:18081176718

不為虔誠,只為懂你,不為跋山涉水;只為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