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鄉找故鄉的感覺,是怎樣的心酸

故鄉是每個人心中的牽掛,從古人的“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到魯迅的《故鄉》:“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

在他鄉找故鄉的感覺,是怎樣的心酸


而到了這個發展迅速的時代,很多人的故鄉已經和記憶中的完全不一樣了,之前和小朋友們一起奔跑過的原野已經是高樓林立,以前大片的麥田也被一個個的工廠覆蓋。很多人也都越來越嚮往城市的生活,來到大城市裡獨自拼搏,但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還是會想起兒時的歡樂,心中的感慨也會油然而生吧。

​小時候的玩伴、小時候媽媽的飯菜、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生活,這都是長大的我們嚮往的吧。在他鄉奔波的我們發現了一處和家鄉感覺相近的地方就激動不已,這樣的自己隱隱有一些心酸的感覺吧,只能在他鄉找尋一些家鄉的感覺。

在他鄉找故鄉的感覺,是怎樣的心酸


我們生活在這樣祖國發展迅速的時代,長大的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與小時候的不一樣。而這個時代出生的孩子,生下來就是接受刻板的教育,從小就要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甚至家裡都是一些高科技,孩子根本沒有和大自然有過什麼接觸。當然我不是說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這樣從小培養孩子的能力自然是好的,但是孩子的能力都是後天訓練的,而不是孩子真的擅長什麼,而是練習什麼就是什麼了。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是一個優秀的人,但是孩子應該有的幸福的童年、無拘無束的童年可以得到保障嗎?

在他鄉找故鄉的感覺,是怎樣的心酸


魯迅在《故鄉》中寫到了從小就認識的夥伴閏土,家鄉有的不僅僅只有景,還有家鄉的人。我們在他鄉苦苦找尋故鄉的感覺時,不如暫時放下手頭的事回到家鄉看一下,也學小時候的孩子已經不在了,但是父母還在,家的味道還在;也許與小夥伴一起奔跑的原野不在了,但是小夥伴們還在,只是大家都長大了;也許麥田不見了,但是之前在麥田裡勞作的累卻快樂的記憶還在。

在他鄉找故鄉的感覺,是怎樣的心酸


故鄉雖然變了樣子,但是也要看你看待它的心態。不要僅僅因為故鄉的外在變了,就覺得故鄉再也不是之前的感覺了,即便外在變了,內在的溫馨還是在的。多回家鄉看一看,陪陪父母和朋友,也讓自己偶爾放鬆一下,如果可以,給孩子講一些自己小時候的趣事,鍛鍊一下孩子的探索大自然的能力。

​所以,不要再懷著心酸在他鄉找尋故鄉的感覺了,故鄉一直都在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