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看懂詩仙一生

說起李白,頭腦中便會躍然上貴妃研墨,高力士脫靴典故,“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其狂放不羈的形象便躍然紙上。

今天,便是以時間軸的方式解讀李白詩仙。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謫仙人,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其人爽朗狂放,嗜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的一生,分為四個階段。本腦圖從經歷軸、地點軸、朋友軸、時代背景軸四個維度去解讀李白的一生。



一圖看懂詩仙一生

丹菡腦圖

  • 一、天才少年,嶄露頭角

長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於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青蓮鄉。

5歲發矇讀書,誦六甲。15歲,已賦詩多首,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開始從事社會幹謁活動。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喜任俠,好劍術。

十八歲,隱居四川省江油讀書。往來於旁郡,先後出遊江油、劍閣、梓州等地,增長閱歷和見識。

  • 二、辭親遠遊,尚不得志

724年,24歲。離鄉遠遊,再遊成都、峨眉山,舟行重慶。25歲出蜀,26歲春往揚州。秋,病。冬,離揚州北遊河南臨汝縣,至湖北安陸縣。途經陳州時與李邕相識,結識孟浩然。

727年,有詔令民間文武高才者,可到朝廷進行自薦。秋,全國六十三州水災,十七州霜旱。李白27歲。居於安陸壽山,與故宰相許圉師孫女結婚,安家於安陸。

728年,土蕃屢次入侵。李白28歲。早春,出遊武漢,與孟浩然相會。29歲在安陸。是年八月五日,唐玄宗四十歲生日盛大的慶賀活動。

30歲,春在安陸。遭人讒謗,上書自白,終被拒。初夏,往長安,結識宰相張說之子張垍。寓居玄宗御妹終南山玉真公主別館,謁見其它王公大臣,均無果。

731年,玄宗多寵高力士。十月,玄宗駕幸洛陽。李白31歲,窮愁潦倒,自暴自棄。初夏,離長安,經河南省開封,到宋城。秋到嵩山中嶽,起隱居之意。暮秋,滯留於洛陽。

732年10月,玄宗出巡,令地方官員可直接舉賢。十二月,歸洛陽。李白在洛陽結識元演、崔成甫。秋,返安陸。途經河南南陽,與崔宗之結識。冬,元演自洛陽到安陸相訪,二人同遊隨州。歲未,歸家安陸。

  • 三、獻賦謀仕,供奉翰林

733年正月,唐玄宗親注老子《道德經》。李白三十三歲,在安陸白兆山桃花巖構石室。每日在此開山田,以耕種、讀書為生活。

734年正月,李白為玄宗獻上著作《明堂賦》,盛讚了明堂的宏大壯麗,寫出了開元盛世的雄偉氣象,也藉此表達了他的政治理想,目的也想謀求官位。

735年,李白正在西遊,趁玄宗狩獵,藉機獻上《大獵賦》,以期博得玄宗的賞識。當年,李白進長安,結識衛尉張卿,通過他向玉真公主獻詩,詩曰“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開始一步步接近統治階級上層。

去紫極宮時遇見賀知章,即刻上前拜見,呈上袖中的詩本。其瑰麗的詩歌及其瀟灑出塵的風采讓賀知章萬分驚異,特別欣賞他的《蜀道難》和《烏棲曲》。說他非人世之人,是太白星精,是謫仙人。

三年後,李白感嘆“行路難,歸去來”,離開長安。

742年因玉真公主和賀知章舉薦,玄宗觀李白詩賦後,十分欽慕,召李白進宮,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玄宗對李白學識大為讚賞,令李白供奉翰林,每有宴請郊遊, 必命李白侍從。李白認真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得此寵信,縣令同僚不勝豔羨,但招至嫉恨之心。

743年初春,玄宗行樂於宮中,李白奉詔作《宮中行樂詞》,賜宮錦袍。暮春,玄宗與楊玉環於興慶池同賞牡丹,李白奉詔作《清平調》。

但李白對御用文人的生活漸生厭倦,與賀知章等人結“酒中人仙”之遊,開始縱酒,玄宗呼之不朝。此間借酒讓貴妃研墨,令高力士脫靴,惹宮中人恨之,在玄宗前讒謗,玄宗終疏之。

  • 四、李杜相識、惺惺相惜

744年夏天,李白在東都洛陽遇到杜甫,雖此時李白已名揚天下,杜甫風華正茂,因其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倨傲於杜甫。性豪也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也並沒在李白面前一味稱頌。兩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平等相交,給下深厚友情。同年秋天,兩人再次相如約於梁宋相見,抒懷遣興,借古評今。還.遇到了詩人高適,三人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為國隱患擔憂,暢遊甚歡。秋冬之際,李杜再次分手。

李白到齊州,寫完《上陽臺帖》,到紫極宮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道士。又赴德州安陵縣,蓋還為他造了真籙。李白的求仙問道得到了完滿的結果。

745年秋天,李杜東魯三次會見,一起尋訪隱士高人,並於濟州拜訪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冬天,李杜分手。

  • 五、安史入幕,闔然病逝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白與妻宗氏避難於南奔。春在當塗。聽聞洛陽失陷,中原橫潰,便自當塗返宣城,避難剡中,到溧陽和張旭相遇。夏至越中。聞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大勝,又返金陵。秋,聞玄宗奔蜀,遂沿長江西上,入廬山屏風疊隱居。

757年,五十七歲。正月,在永王軍營中作組詩《永王東巡歌》抒發其建功報國情懷。永王兵敗。李白在潯陽入獄。得宋若思、崔渙營救。為宋若思的幕僚,受其重視,隨其到武昌。宋再次向朝廷推薦,希望再得朝廷任用。終以參加永王東巡被判罪,長流貴州桐梓。

758年李白五十八歲。於潯陽出發,開始長流桐梓,途經武昌縣東,至江夏,訪李邕故居,登黃鶴樓,眺望鸚鵡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峽。

759年,關中遭遇大旱,朝廷大赦,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終獲自由,隨即順長江疾駛而下,書《早發白帝城》。至江夏,訪老友良宰。乾元二年,與被謫貶的賈至泛舟賞月洞庭,賦詩抒懷。後回到宣城、金陵舊遊之地。此後兩年,往來於兩地之間。

761年,李白病,返金陵。在金陵,生活窘迫,不得已,投奔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

762年,李白病重,交手稿於李陽冰,賦《臨終歌》,與世長辭。

李白之死,還有傳說是醉死,或溺死。結束其傳奇而坎坷的一生。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兼長五絕與七絕,且同臻極境,天下唯李白一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其詩極富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有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是李白狂傲不羈的自喻,有其清高傲岸的一面,也有庸俗卑恭的一面,有報國之志,但終難成,於是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寄情於仙境、醉鄉、山林之中。

最後覺得《尋李白》很為貼切: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