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救贖:一朝託古改制,大刀闊斧終換個徒勞無功

戰國到西漢時,文字有古文和今文兩個流派,戰國大篆在秦國統一六國之後,經過秦始皇之手改為了小篆,又在漢代結束了秦始皇的暴政後漢武帝將其改為了隸書。

以戰國時文字為古文,漢代文字為今文。大篆和隸書分別為今古文二流派兩派學者所繼承,古文派王莽崇尚古風,以為商業將帶來道德的破壞,於是進行了制度上的改革,最終引起的改革以王莽的失敗告終,後商業之路一直順風順水,對漢末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貢獻作用。使得漢朝國力迅速強盛,人民的生活質量日漸提高,社會結構更加鞏固。

王莽的救贖:一朝託古改制,大刀闊斧終換個徒勞無功

被征服的農業氏族

在時代進行變化後,原始氏族的社會結構被徹底打亂,舊時的階級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商業的興起,商人地位直線上升,工匠比較原始社會的待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私人產業的興起促生了許多大地主,王莽對古風的崇尚使得他站在被剝削的農民的角度來看待這些改變。

農業氏族,以採集開始逐漸衍生為主要的生存方式,採集本來是女性在男性出獵時的小型工種,自稷這種穀物被訓化為可以提供能量的食物後,農業受多個部落重視,女性地位顯著提高,後部分男性也因有利可圖加入了農業種植。農業氏族開枝散葉後囤積了許多資源,而那波沒有加入農業的遊牧氏族看到了更大的利潤,入侵農民的領土,侵佔農民的資源,強行將農民轉換為農奴。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關係從這個時候開始建立,統治階級改變了原始農民氏族的制度,農民成為了被剝削的對象。新統治階級的形成也對文字進行了相應的改革,今文派是文字改革的執行者,制度在進行改革後社會出現了很多新的階級,農民自一個平等的生存狀態跌進了社會金字塔的末流,僅僅次於奴隸。

王莽的救贖:一朝託古改制,大刀闊斧終換個徒勞無功

古風派崇尚的生活

  • 王莽所在的古文派所崇尚的原始社會的生活狀態因為歷史的變革而一去不回,那麼農民在原始氏族時的生活面貌是怎樣的?

原始氏族講究講信修睦,譬如老弱婦孺無能力生產無法養活自己的人,都有公室的農民提供生活物資,而工匠與農民通常也不是以買賣建立關係,古時候人想要獲得工具,只要農民提供工匠生活物資,工匠就會提為他們準備工具。氏族的公室之中提供校室,古老的私塾供兒童接受教育以及婦女織布。更改後的時代對農民的生活影響如何?

據《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農民在講修信睦的的鄰里之間關係融洽,不分你我。祭祀無牛羊,鄰居送其牛羊肉,祭祀無米,鄰居幫其種地。

王莽的救贖:一朝託古改制,大刀闊斧終換個徒勞無功

新時代商人帶動了商業發展,商業的壯大引起的是貨幣的出現,這也等於農民獲得物資需要買賣,而其勞作也有了價值,商人可以使貨幣來買農民為其勞作。另外社會條件的發展,農民需要的私人物品越來越多,自制的物品已經無法全面支撐生活,市場的打開,新商品的流通也讓其獲得了原始氏族沒有的滿足感。

而站在農民的角度,商業也為他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因為貨幣的出現不僅使新生事物流通,農民的時間和精力也變得值錢起來。既然市場上流通的貨物需要花貨幣購買,那麼為何農民肯白白付出精力給鄰居呢?這個時間和精力在農田可以收穫果實,賣掉之後換取貨幣,可以獲取更多的物資和自由。

新生階級的翹楚

時代變革後出現了很多新的職業組成了新時代的階級金字塔,階級金字塔裡出現的新職業分別為工、商、士,原先舊氏族的部落工具由工匠做製造,至今文派流行之後工業技術進步,農民因物資豐富人數增加,而工匠的技術只有極少的人接受到傳承。工人成了炙手可熱的稀缺品,工匠收入高過農民的很多倍,私人工匠逐漸成為了大工商家,自制自販。

商人是今文制度中最為險惡,得益最多的職業;為什麼這麼說?農民作為生產者,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田地中,工匠同他一樣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工具。商人無需做任何努力,但憑藉一張巧嘴,四處尋找貨源,以最低的價格壓下貨物,再投入市場,以最高價格販賣給消費者。

  • 說消費者和生產者是商人盤中的兩塊肉並不誇張。
王莽的救贖:一朝託古改制,大刀闊斧終換個徒勞無功

土地從公室時代是公室所有,山川,田地都是國君下放,農民種植後抽取部分利益,剩餘的交給公室。今文制度時代的公室已經不復存在,山川森林被富農買下搖身一變為大地主。在畜牧、種田獲得更大收益後更是甩手給無地的或者要提高收入的農民,收取地租。

農業在古代奉行的是一種普遍單調的生存方式,在經過歷史的變革後,商業的興起催生了很多新的職業,而私人觀念的普及也使農民的勞作擁有了其價值,社會的變革帶來的不僅是舊時代的質樸的丟失,還有新時代的人民觀念的改變。

貴族們的巧取豪奪

當然不新時代帶來的不止是部分階級的得勢,農民的價值的提高,還有的是大企業家圖謀商業發展而忽略道德,因此導致農民階級被剝削的情況,王莽便是以農民的立場來進行度制度的改革。

遊牧民族的貴族均依靠社會底層的資源過著優越的生活,而古文派的改革也就自然的觸發了不同階級之間因為利益而產生的矛盾,在下層階級表達了不滿後,貴族們仍然依靠制度變相的剝削農民的財產,明面不表,但是制度的權力完全掌握在了貴族的手中,以此來巧取豪奪,完全沒有難度。

  • 原始制度的有效恢復

平均地權原名為井田制,顧名思義就是將井裝的田地均衡的分配到農民的戶下,以農民的勞作產生的利潤,部分抽入國庫,農民也可以留下一些財產,作為日常生活的開支。

井田的觀念是因田地的基礎單位為一井,田地為井字形,分為九塊土地,這九塊田地分給九戶農民,以此稱為井田。商業的興起,新階層的出現,使得下層階級的農民飽受剝削,原本的井田制度在商業興起後國政則完全清除了井田之間的界限,以此發展經濟,將本來涇渭分明的田地完全整合成為了一整塊田,田地之間的間隙消失,可以種植的土地便增加了,這塊田地的地主可以獲取更多的利潤。

井田制度在經過了今文制度的改革,因農民的田地間沒有了間隙,出現了農民間因為私心而侵佔對方土地的情況。因此古文派決定以改革的方式來解決兩個階級的矛盾,恢復了一段時間的井田後,因為官商勾結,井田名不副實,不久之後就完全被破壞了。

王莽的救贖:一朝託古改制,大刀闊斧終換個徒勞無功

  • 王莽的著手點

王莽作為古文派的忠實擁護者欲以恢復舊時的井田制度來挽回失落的民風,以一個完全竹籃打水的方向進行了改革。農民和上層階級的矛盾本來是因為上層階級藉著制度剝削農民才產生的,而王莽卻沒有選擇和農民站在同一戰線,推翻這個制度,而是以制度本身的條件下,進行了恢復井田制度這個糟糕的選擇,由此而生的改革依然是將農奴的命運交給了上級。壓迫與被壓迫的關係,在歷史上很多的社會初期都是非常普遍的情況,而解決的方式通常是爆發起義來建立新的時代,王莽沒有這個勇氣將國政推翻,也沒有清晰的視角將問題看的透徹。

王莽的救贖:一朝託古改制,大刀闊斧終換個徒勞無功

  • 對奴隸的憐憫

這一切實際上是對商業的憂慮和奴隸的憐憫,平均地權並不是王莽為恢復古風做的唯一的努力,其對時局的觀察使他發現了另外兩個著手點,王莽就奴隸買賣和農民人數在制度上進行了改革,希望新改變新時代奴隸的生存地位,也欲將商業帶來的負面影響按下。奴隸買賣的市場的打擊,是古文派王莽的第二個切入點。

據《尉繚子•武議》:"殺人之父兄,利人之貨財,臣妾人之子女。"戰敗為奴是古代的特色,舊時遊牧民族在替代了農業民族後,俘虜在新的社會成為奴隸,奴隸市場在今文派的支持中異常火熱。

在商業的帶動下,農民白手起家,很多都成為了貴族或者大商人。富農開始購買大量的奴隸奴隸支持大型商業的興起,工匠價格的昂貴更是使得奴隸市場受到刺激,奴隸買賣熱火朝天。

而奴隸被商人買下後,以商人好利的特性,以最小資本換取最大利潤,奴隸從日升到日落,從事著非人的苦役;王莽對這一現象做出的改變是將奴隸私人化,原本的奴隸是奴隸市場中流動的資源,經過改革,奴隸只能隸屬於一個僱主,而奴隸的生存狀態卻沒有因為改革而出現絲毫的變化,仍然是從年頭忙到年尾,只是環境不再變革,而從事的勞動更加熟悉一些。

王莽的救贖:一朝託古改制,大刀闊斧終換個徒勞無功

  • 超生帶來的憂慮

限制農民生育是王莽的最後一個策略,商業使得經濟發展的使農民的生活壓力重重,朝夕之間從事勞作,以適應社會改變影響的生活節奏。另一方面足夠的資源也使農民採用了製造更多後代來面對壓力;王莽認為人數的增加將促使商業以更快的速度發展,道德觀念也因此越加腐化。

所以他推崇的改革則是限制農民的生育,將農民的田地進行了裁剪,每個農民的土地不可以超過一方里,而每家的男丁不得超過八個。這樣一來整體農民的人數下降,幾代過後就可以恢復古代的風氣。王莽的這一部分以限制生育來為人數做減法,力求以節省資源的方式將整個時代氛圍拉回過去。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新時代建立後,貴族階級多年來一直努力使經濟發展而促生新的社會結構,這些努力使得基本社會系統已經十分鞏固,且仍然有帶動商業發展的空間,王莽復辟的制度改革已經無法適用於這個新的時代;

比如他在商業上推行的"五均"法也受到了重重阻力。

"五均法"以每個季度的最中間的一個月的商品價格作為基數,使全年的商品都定在這個基數之下。本是王莽是欲給農民以實惠的,卻遭到了商販的強烈牴觸,而且貴族官員們也對此有很多不滿,這使每年的稅收直線下降,商業難以盈利。

於是商人對官吏進行賄賂,商官勾結,將王莽的制度全部放在腦後。商人故意囤貨,致使奇貨可居的局面出現。王莽想要改變市場經濟,然而這股勢力一經反彈,反而使得商品價格波動更大。官吏在受到商人的賄賂後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久後這次改革就以失敗告終。

據《史記》:"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王莽的救贖:一朝託古改制,大刀闊斧終換個徒勞無功

結語

王莽的改革對商業市場幾乎是以卵擊石。商業為社會做出的貢獻在經濟角度上是利大於弊的,王莽對奴隸市場的改革和對人數的限制,與其平均地權的策略如出一轍,被歷史的大手扔到了垃圾桶裡。雖然是以卵擊石,但是王莽對於改革所做出的努力和其決心也使得當時被剝削的農民境況也有了一段時間的短暫改變。

新生時代的改變促使階級間出現矛盾,於是發生了改革來使體系更加均衡,有共同利益的政治團體結合社會資源阻止了改革的發展。王莽後兩次制度的改革依然存在著方向的誤差,資本節制的制度是以時代的倒退為代價的,已經處在優勢地位的階級在獲得既有好處後,為鞏固其地位,利用制度的漏洞對下層階級進行剝削,資本節制的失敗,是時代的巨輪在向前轉動,古文派的改革與螳臂當車無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