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就是合理,不合理是否就不存在

這個提問中有幾個關鍵詞:存在,合理,有違天理。有兩個疑問,一是存在就是合理嗎?一是有違天理的存在也合理嗎?每個疑問都有三種不同結果:合理,不合理和無所謂合不合理。

存在就是合理,不合理是否就不存在

清秋過爽,絲絲寒意,恰逢週末。閒來無事不從容,如果置一碟瓜子,沏一杯茶,迎著太陽嘮嗑更好。

很多發問者的發問是非常有意思的,隨機發一個問題,不提供背景,讓你答,累死你沒商量!沒有背景的問題算是什麼問題呵?是沒有產地的一堆無頭緒的亂麻,慢慢理去。比如:先有蛋還是先有雞?比如:人生七十古來稀,放在今天就不合適了。

如果說,存在就是合理,很快會召開罵聲,一句話可以嗆死你,就如同某位作家反擊高點擊量等於高人氣:黃色小說點擊量一直很高。

存在就是合理,不合理是否就不存在

如果說存在未必合理,也同樣引發反駁:萬物都有天敵,存在當然是合理的。如果不合天理,怎麼會滋生繁衍下去。公婆都有公婆的道理哈!這時,也有人會大喊:要一分為二的看問題,凡事有正面就有反面,既然存在,有其合理部分,也會有其不合理的部分,如同人性中的優點和缺點一樣。的確如此,不過,如果我們加上背景,會分析得更徹底一些。

存在就是合理,不合理是否就不存在

先說“存在”哈,萬物存在,有正義的,有邪惡的,有強大的,有縮小的,有量多,有稀缺。總之,只要能適應環境,應時而生,觸土而長,就能存在下去,與合不合理好像沒關係哈!先得存在下去,方能談合不合理,皮之不存,毛將附焉。因此,存在就是合理,原則上說得通,先有存在,後有合理。合理的意義在於對存在方式的衡量和界定,如果一物存在是合理的,自然,它很受歡迎,可以長期存在下去。如果它不受歡迎不是很合理,則她存在的週期就會大大縮短。所以說存在就是合理,從概念上是相互制約的。

存在就是合理,不合理是否就不存在

有存在,才會有合不合理的辯論,有合理的意義才會有存在的延續性。但即便如此,不加以背景,依然不能讓存在就是合理的概論大行其道。比如在非洲草原上,猛獸橫行,牛羊遍地,牛羊吃草,猛獸吃肉,實行末尾淘汰制,形成了一個圓滿的產業鏈。說他存在就是合理完全正確。各安天命,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這是一個靠天收靠天養的洪荒背景。當把畫面切換成人類生活的文明圈子,會發現這句話不太好理解了。條條款款,規章制度,給後面加了個問號。以前合的是天理,現在不僅要合天理,更要合人理,不合人理的存在以難以久存。因此,存在就是合理,其實,內涵多多。在動物界,要合天理,在人倫界,要合人理。合天理未必合人理,合人理也未必合天理。存在就是合理,從立意上需要區別對待,狼吃羊是合理的,吃圈外黃羊合天理,吃圈內綿羊則難合人理,會被消滅掉。可見,一種行為方式的存在,要看他產生的背景是什麼,才能斷出合不合理。現在詩人再寫一句“人生七十古來稀”,只怕要鬧笑話的。

存在就是合理,不合理是否就不存在

一種行為方式的存在是合理的,從短期看,立意正確。有需求才會存在,能夠存在說明獲得了支撐。從長期看,這種需求帶給社會是正面的多,還是反面的多。如果反面的東西太多,自然,它就無法長期存在,也是不合理的,從而會遏制或者壓縮它的存在。比如毒品,比如戰爭,再比如棋牌室。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自然的對立性的無限意義,一切都在變化,包括真理。合理的東西因為變化,而導致不合理和不存在。在外延上說明“存在就是合理”的邏輯是相對的,存在著時間差。

自然界很多物種的消亡,最為人知的就是恐龍了,恐龍為什麼會消失?是不是因為不合理而不存在?也未必,在無法預知的自然的力量面前,一切生命都是脆弱的。已不能用合不合理來說明了,故古人說:知天命,盡人事,不做他想,順應自然。

題主二問的“有違天理”一詞,在自然界的洪荒法則裡,動物們憑本身吃飯,沒有有違之說,只是在人類文明社會,違反了公知良德,有違天理的存在,肯定不被包容,不被接受,也談不上合理了。

不能寫了,不然1.5的視力難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